會計電算化發展歷史
把電子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會計工作,實現會計數據處理的電子計算機,被人們通稱為會計電算化,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會計電算化發展歷史,歡迎參考閱讀。
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歷程
把電子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會計工作,實現會計數據處理的電子計算機,被人們通稱為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也被稱為財務電算化、電算化會計或電腦會計。會計電算化可以通過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記賬、算賬、報賬以及部分代替人腦完成對會計信息的分析、預測、決策的全過程,它是一門容電子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和會計科學為一體的邊緣科學。
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末期由國外引入會計電算化理念,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管理革命、會計改革等多重因素影響,特別是從1998年以后,國家財政部先后出臺了《會計核算軟件管理的幾項規定(運行)》、《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關于大力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意見》等多項政策法規,極大的促進會計電算化的推廣普及,使得這一起步較晚的應用軟件產品得以快速發展,目前財務軟件業已成為應用軟件領域中除操作系統以外營銷量和客戶量最大的產品。
我國財務電算化也曾經歷了不斷變革和發展的過程。目前業內公認的會計電算化發展三階段,可以反映出二十余年我國會計電算化的變革。
(一)以自我開發為主專用會計軟件階段:最初計算機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是由行業主管部門或大型企事業單位自己開發和使用的專用財務軟件。鑒于當時懂計算機技術和財務業務的雙棲人才奇缺,造成這類軟件開發普遍存在周期長,投資大,水平低的弊端。特別是當時的會計人員大多沒有能力進行技術更新,軟件長期停留在原開發時的水平。
(二)以專業廠商開發為主的通用會計軟件階段:1988年8月在吉林市召開了的“首屆會計電算化學術研討會”上提出了實現會計軟件通用化和商品化的設想,并明確按工業、商業、科貿、金融、保險、機關、學校、科研等特點,分別開發設計出適用于各類單位不同的通用化會計軟件。隨后,一批適用于不同類型企事業單位的通用會計軟件運用而生,上百家專門開發與營銷通用會計軟件的企業相繼成立、商品化會計軟件的出現孕育了日后龐大的會計軟件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促進了我國會計軟件水平不斷提高和計算機在我國會計工作中的推廣應用。
(三)以最新科技成果為支撐的“管理型”會計軟件階段:經濟改革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以事后核算為主要內容的會計軟件已不能適應管理上的需求。在1996年4月北京召開的“會計電算化發展研討會”上,與會者一致同意,在進一步提高我國“核算型”會計軟件水平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我國“管理型”會計軟件。許多會計軟件專業公司以吸收國際高科技最新成果(如網絡、硬件、數據庫等)和國外先進管理思想為契機,在開發“管理型”會計軟件和實施“管理型”會計系統方面投入了巨大力量。隨著“ERP”(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等大型管理型會計軟件系統的逐步成功,使我國會計電算化又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研究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發展歷程,我們清楚的看到,是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春風細雨孕育了會計電算化這顆奇葩的茁壯成長,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越來越多企業已經認識到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會計電算化的企業覆蓋面和升級率在急速擴大。而另一方面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普及,會計電算化軟件在安全、穩定前提下,軟件功能也在不斷擴大??梢哉f,會計電算化現在已經為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到目前,我國已有幾百萬家企事業單位在會計工作中使用了會計電算化,即使是很多民營企業也普遍實現了會計電算化。通過會計電算化使得企業財會業務信息處理更加迅速和規范,使廣大財會人員從繁瑣的抄寫計算手工勞動中解脫出來,為加強財會管理和實現企業管理的現代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我國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會計從業人員知識結構不合理,應加快培養復合型財務人員。會計電算化工作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一定的會計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相關的計算機、財務軟件操作以及相關設備的保養和維護知識,企業培養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的會計人員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會計電算化要求企業培養出不僅能掌握扎實的會計知識和技能,還應對計算機和財務管理知識有比較深刻的認識的財務人員。只有掌握了比較豐富的管理知識,才能利用電算化會計的特點,為單位預測、決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務。
(二)會計電算化過程中的安全保密措施相對落后,應進一步加強相關管理制度建設。由于電子數據高度集中,高度依賴電腦,且受電腦病毒入侵、人為操作失誤、機器故障、非法毀損等因素影響,數據很容易被破壞。我國會計電算化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風險:會計業務數據被丟失或破壞,導致正常核算中斷的風險;商業間諜盜竊經濟情報,利用掌握的經濟情報犯罪的風險;不法分子非法修改會計應用軟件、篡改會計業務數據、偷竊或貪污資金的風險;網絡病毒破壞會計電算化應用軟件系統的風險。因此,會計電算化工作必然要求加強信息安全管理,一方面制定各種嚴格的管理制度,加強風險控制與管理,在會計信息系統中,對一些須嚴格控制操作的環節,設上“雙口令”,只有“雙口令”同時到位才能進行該操作;建立嚴格的數據存儲措施,另一方面加強對會計人員的信息安全教育,嚴禁未經授權人員上機操作;不能連接與業務無關的終端,禁止與互聯網連接;采用先進的加密技術,安裝“防火墻”,嚴防電腦病毒入侵;防止人為非法破壞數據等。實踐證明,嚴格、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信息安全的最好保障。
看了會計電算化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