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解體的原因
編者按:南斯拉夫解體首先由經濟危機引起的。20世紀80年代,南斯拉夫的人均住房面積已達18平米,平均每8人就有一輛轎車,市場看上去很繁榮,但繁榮背后隱藏著危機
南斯拉夫解體的原因
約瑟普·布羅茲·鐵托(1892年5月25日-1980年5月4日),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南斯拉夫政治家、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曾任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總統、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南斯拉夫人民軍元帥。1918年,他加入了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南斯拉夫支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反抗德國法西斯侵略、贏得國家獨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戰后與印度尼赫魯、埃及總統納賽爾推行“不結盟運動”,反對蘇聯的干涉。在20世紀反對霸權主義、提高第三世界國家地位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跡。1980年5月4日鐵托在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逝世,享年88歲。
鐵托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簡稱南聯盟,是在1992年到2003年期間存在于東南歐巴爾干半島中部的一個聯邦國家,其前身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0年代初期,隨著東歐劇變,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也趨于瓦解,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馬其頓四國宣布獨立。1992年原南斯拉夫的兩個組成部分—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組建了南聯盟。南聯盟成立后長期處在戰爭泥沼中,先后直接參與了克羅地亞戰爭、波斯尼亞戰爭和科索沃戰爭,2003年南聯盟重組為塞爾維亞和黑山這一松散的聯盟國家。
南斯拉夫解體首先由經濟危機引起的。20世紀80年代,南斯拉夫的人均住房面積已達18平米,平均每8人就有一輛轎車,市場看上去很繁榮,但繁榮背后隱藏著危機,如通貨膨脹,最高時曾達2400%,各種罷工事件不斷。政治權力過分下放,中央政府幾乎只剩下外交和國防的權力。1980年鐵托逝世后,南斯拉夫聯邦政府實行了國家元首集體輪流的做法,無法形成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鐵托經濟政策的失誤在于沒有按照經濟規律辦事,沒有建立國內的統一市場,而是各個共和國均衡發展。工人與管理層之間、各共和國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企業之間都是以各種協議形成“自治”。這種關系不是市場的、有機的,而是人為的、行政的,因此,離心力大于向心力。在民主化的浪潮中,知識界以為只要采取西方的政治制度,南斯拉夫的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1990年,南斯拉夫通過《政治結社法》實行多黨制,南斯拉夫的人口只比上海多一些,但一下子出現了200多個政黨,那些贏得選票的政黨都是高舉民粹主義大旗,1991年,從斯洛文尼亞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共和國宣布獨立。內戰隨即全面爆發。
第一個承認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獨立的是德國。德國又游說歐共體成員國承認這兩個國家獨立。而這兩個獨立國家是德國的近鄰,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犧牲別國的利益,正是西方外交的慣例。隨后,南斯拉夫境內的戰爭就像多米諾骨牌,一場接一場發生,最終導致了20萬人喪生,無數殘疾,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南斯拉夫的解體表面上看是實行多黨制的結果.而實質是在南斯拉夫特定的國情下,推行西方政治變革導致了國家的解體和戰爭。南斯拉夫共產黨長期的政治教育敵不過民粹主義者煽動的民族主義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