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镠的歷史評價
錢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少年時曾為私鹽販,后投軍,唐乾符年間為石鏡將董昌的部校,后漸由偏將而升掌一州之兵。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錢镠的歷史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錢镠的歷史評價
《吳越備史》對錢镠評價非常高,稱贊道:
王少時,侗儻有大度,志氣雄杰,機謀沉遠,善用長槊大弩,又能書寫,甚得體要。有知人之鑒,及通圖緯之學,每處眾中,而形神有余。純孝之道稟于天性,每春秋薦享,必嗚咽流涕。
王挺命世之才,屬艱難之運,奮臂起義,所向披靡。以寡敵眾,黃巢不犯其封;仗順伐逆,漢宏至于授首。誅逐帥之薛朗,遂申屬郡之禮;平作偽之董昌,不違本朝之命。加以御淮戎以耀威,奉梁室而示略,回江山之深險,致都邑之宏麗,七德克備,五福是臻。故八輔地圖,三授天冊,總四海之戎柄,為一人之父師,威名赫然,霸業隆矣。然后內敦恭儉,外正刑賞,安民和眾,保定功勛。文臺崛起于江東,玄德雄據于巴右,比之全德,固不足同年而語哉!
《舊五代史》認為錢镠不是節儉之人,但還是承認錢镠的功績:
镠在杭州垂四十年,窮奢極貴。錢塘江舊日海潮逼州城,镠大庀工徒,鑿石填江,又平江中羅剎石,悉起臺榭,廣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會,江山之雕麗,實江南之勝概也,镠學書,好吟詠。……镠雖季年荒恣,然自唐朝,于梁室,莊宗中興已來,每來揚帆越海,貢奉無闕,故中朝亦以此善之。
自唐末亂離,海內分割,荊、湖、江、浙,各據一方,翼子詒孫,多歷年所。夫如是者何也?蓋值諸夏多艱,王風不競故也。洎皇宋之撫運也,因朗、陵之肇亂,命王師以遄征,一矢不亡,二方俱服。遂使瑤琨筱□,咸遵作貢之文;江、漢、雎、章,盡鼓朝宗之浪。夫如是者何也?蓋屬大統有歸,人寰允洽故也。惟錢氏之守杭、越,逾八十年,蓋事大勤王之節,與荊楚、湖湘不侔矣。
《新五代史》認為錢镠嚴刑酷法,對百姓非常苛刻,對其評價很低:
錢氏兼有兩浙幾百年,其人比諸國號為怯弱,而俗喜淫侈,偷生工巧,自镠世常重斂其民以事奢僭,下至雞魚卵鷇,必家至而日取。每笞一人以責其負,則諸案史各持其簿列于廷;凡一簿所負,唱其多少,量為笞數,以次唱而笞之,少者猶積數十,多者至笞百余,人尤不勝其苦。又多掠得嶺海商賈寶貨。當五代時,常貢奉中國不絕。
蓋其興也,非有功德漸積之勤,而黥髡盜販,倔起于王侯,而人亦樂為之傳歟?考錢氏之始終,非有德澤施其一方,百年之際,虐用其人甚矣,其動于氣象者,豈非其孽歟?是時四海分裂,不勝其暴,又豈皆然歟?是皆無所得而推歟?術者之言,不中者多,而中者少,而人特喜道其中者歟?
后世一般對錢氏評價較高,認為他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保障了民眾安居樂業的局面。
〔宋〕趙拚:時維五紀亂何如?史冊閑觀亦皺眉。是地卻逢錢節度,民間無事看花嬉!
〔明〕朱國楨:錢立國,置營田數千人于松江,辟土而耕,…民老死無他纏累,且完國歸朝,不殺一人,則其功德大矣!
〔明〕馮夢龍:用人如韓滉、錢鏐,天下無棄才,無廢事矣。
錢镠后代
吳越錢氏家族是指吳越國開創者錢镠(Liú)及其后裔,主要生活在現在的浙江、江蘇東南部、上海等地。著名的后裔有錢穆、錢鐘書、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錢其琛等。
北宋時編寫的《百家姓》第一句就是“趙錢孫李”,由于趙氏為帝,所以“趙”姓排在第一位;“錢”姓排在第二,卻是因為當時的老百姓擁戴錢氏國王為和平統一中國而做出的抉擇。
錢镠的后人不僅人才輩出,而且遍布世界五大洲。據統計,當代國內外僅科學院院士以上的錢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個國家。
錢氏后裔為何經久不衰?據史書記載,錢镠曾立有家訓,在臨終前還給子孫留下“心存忠孝,愛兵恤民,勤儉為本,忠厚傳家”等十條遺囑,這些家訓和遺囑世代相傳,激勵著錢氏后人。
看了“錢镠的歷史評價”還想看:
1.歷史上錢镠的故事及簡介
2.庾文君的歷史評價
3.關于評價歷史人物的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