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重大歷史事件 夏朝經典歷史故事
相信大家了解夏朝的一些故事比較少,那么大家知道夏朝有哪些著名人物和著名故事嗎?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夏朝重大歷史事件,希望你喜歡。
夏朝重大歷史事件一
這場涂山之會后不久,當時的“第一繼承人”皋陶突然死去,原因不明,這樣,禹的麻煩就去了一個。但“第二繼承人”伯益仍然存在,他在禹治水和平定三苗的時候一直都是做為禹的副手,威望和能力僅次于禹,讓他“突然死去”有點困難,禹于是就開始暗中讓自己的兒子啟培養自己的勢力。
禹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歲月里又組織了1次茅山之會,茅山在今天的浙江省一帶,這已經超出了禹的直接管轄范圍,禹想借此再試探下天下諸侯對自己的態度,為防萬一,他這次還帶了大批軍隊前來。
浙江和河南不同,地處東南,結果就苦了那些中國西部和北部的諸侯們,跑的累死累活地趕到了浙江。到了開會的那天,禹看到臺下那些累的半死的諸侯,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可當他點完名后,臉開始沉了下去,因為離會場很近的防風氏偏偏沒來。
過了幾天,那個倒霉的防風氏到達了會場,他向禹說自己這段時間有事,事情一忙完就立刻趕來了,禹靜靜地等他說完,然后一揮手,命令手下把防風氏砍了頭,同時又派自己帶來的軍隊把防風氏這個部落順便給滅了。
某個諸侯因為遲到幾天就身死族滅,這在以前還沒有前例,天下諸侯嚇的目瞪口呆,這也標志著君主依靠自己的威望和品德控制天下開始向君主依靠武力和刑罰控制天下轉變。
不久,禹就病死在浙江了,被埋葬在浙江的會稽山,禹死后,伯益學著禹的樣子,先治理了一段時間天下,然后假裝把天下讓給啟,自己則躲到1個地方,等著群臣們來接自己復位順便再說禹之子啟“不肖”的消息,當年舜和禹就是這么做的。
可惜,時代不同了,伯益等了半天,等到的卻是啟笑瞇瞇地正式繼位的消息,伯益這次傻眼了。
伯益氣不過,組織了自己的軍隊決定找啟去“說理”,可惜啟這時候已經羽翼豐滿,輕易地擊敗了伯益并將他處死,伯益用他的血為“父傳子,家天下”的政治制度拉開了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伯益的子孫后來逃到了陜西一帶,后來在周朝被封為諸侯,就是秦國,在伯益被殺的2000年后,他的子孫終于統一了中國。
夏朝重大歷史事件二
禹依靠治水之功得了江山,開創了中國史籍里記載最早的朝代---夏朝,下面,出國留學網小編就來把這個傳說中的朝代有記載的重要事情給大家來說一下, 同時通過史實思考世襲制能夠取代禪讓制的原因以及表現!
禹把當時的天下劃分為九州,同時鑄造了九鼎。這里介紹一下鼎,鼎最早是人們煮飯煮肉的器具,鼎有三只腳,三足鼎立這個成語就是由鼎的形狀引申來的。鼎到了后來就慢慢成了國家權力的象征。
史書上記載禹是用青銅鑄造了九只鼎,但很遺憾的是其實這只是個傳說,目前我們尚未挖掘出夏朝任何1只鼎,甚至那個時期的青銅器都沒有,而中國更是到了商朝的時候才進入青銅時代。
史書記載東周末期的“羞愧之王”周赧王為了組建軍隊討伐“虎狼之國”秦國,而把九鼎鑄化了賣錢,由此可見九鼎還是存在的,但卻不大可能是禹鑄造的,很可能是商朝的某位天子鑄造,假托此鼎是傳說中的“圣王”禹鑄造,以此來在民眾中灌輸自己是受命于天的。
不管如何,當時的天下據說在禹的治理下是民眾生活安康,社會治安大好。禹看到這種情況,心里很滿意,于是,就決定舉辦一次盛大的諸侯大會,他傳檄天下,命令當時天下的“萬國諸侯”都來朝拜。
可別以為這“萬國”是夸大,其實當時的中國就是由一個一個的大小部落組成的,最大的當然是禹直接控制的華夏部落,而其他小部落,有的甚至只有幾十個人就可以算做一“國”了,他們中不少部落都只是名義上歸屬禹,禹和后來的夏朝歷代帝王其實都只是部落聯盟的盟主,“天下共主”只是個虛號,中國歷史上事實上的第一位“天下共主”是吞并六國的秦始皇。
禹把會議的地點選在了今天河南省的涂山一帶,當時禹的地盤其實也就大半個河南省和南部山西省,不過這已經是當時中國第一大勢力了。
這次涂山之會,禹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當時天下的諸侯驚嘆于華夏族的經濟文化技術的先進,紛紛心悅誠服地表示從此唯華夏族馬首是瞻,這極大地促進了當時中國各民族的融合過程,當然,同時也使禹的地位更加崇高,他獲得比當初堯和舜更大的權力。
看到天下諸侯跪在自己腳下朝拜的樣子,禹的心理別提有多愜意了,可當他的眼睛掃向身邊的重臣加“戰友”皋陶和伯益,心立刻沉了下去,權力的感覺真是給人太美好了,禹從內心深處希望以后自己的位置就由自己的子子孫孫繼承下去,可皋陶和伯益這兩家伙眼巴巴地盯著自己的位置,而群臣也公推他們2個為自己的繼承人,真麻煩!
夏朝重大歷史事件三
夏朝那時候人的平均壽命一般在30歲左右,夏啟即位后,過了段時間就死去了,繼承他位置的人是兒子太康,這位可敬的“太子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昏君”,他不理政事,最大的樂趣就是打獵,日后中國還有許多的昏君們也都和他有著同樣的愛好。
那時候中國的河南地區還處于亞熱帶氣候,有著大片森林湖沼,大象,猩猩,孔雀,犀牛,這些動物當時在那里一抓一大吧,簡直就是打獵者的樂園。
太康如此不把他爺爺爸爸辛辛苦苦得來的江山當回事,就好比一個孩童捧著塊黃金在鬧市里行走,任誰都要起搶奪之心了。
最先對夏朝江山下手的是當年“射日英雄”后羿的后人夷羿,不過很多時候他也被人稱為后羿,他的箭法也很高明,不弱于祖先,他看到太康這么廢,覺得再不出手去把天下奪過來也實在對不起自己的才能,于是,他帶著心腹寒浞等東夷族人,組成了一支軍隊,從山東趕往河南,準備利用太康出去打獵的機會一舉拿下夏朝的都城。
夏朝那時候的都城也就百十來間簡陋的房子,外面圍道墻,有地位的人會在房頂上加點稻草以便顯示自己的身份,而當時夏朝也只是天下名義上的共主,地方諸侯在夏朝前2代統治者有能有威的時候服從夏朝指揮,可如今的夏朝天子實在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因此不少諸侯都已經開始不把夏朝的號令當回事,一旦首都被拿下,就相當于一個人被斬了首,而其他諸侯是不會出動1根指頭來救援的。
不知死活的太康此時還在洛水一帶打獵,等他準備返回京城時候,被后羿帶人堵住了回家的路,還算后羿厚道,沒有殺死這個無能的昏君,太康只好往南逃,最后死在外頭,他死的地點以他的名字命名,就是今天河南省的太康縣。
太康一逃,群龍無首的夏朝國都輕易就被后羿拿下,太康的5個弟弟被趕到了洛水一帶,他們流著眼淚,做了首《五子之歌》,表達對故國的哀思。
考慮到自己是東夷人,統治華夏族實在不方便,后羿就把太康的弟弟中康拉來做了傀儡,而國政則由后羿一手包辦,就這樣,后羿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日后,曹操,司馬昭,劉裕,高歡等人也有樣學樣。
不過中康這個人比哥哥太康也強不到哪里去,后羿控制了他一段時間,覺得有他沒他都一個樣,索性把中康給廢了,自己當起了天子,對此,華夏族各部落也沒做什么異議,他們也實在被那幾個荒唐的華夏天子給搞煩了,懶得替他們出頭。
后羿當了幾天天子后,感覺渾身不自在,他開始懷念當初自己在田野里自由自在打獵的日子,而不是整天忙著處理民眾的雜事,他最后實在忍不住了,索性拿了把弓箭也學著太康去打獵了。
你不喜歡領導的職能,自然有人喜歡,后羿的心腹寒浞就是這樣的人,他利用后羿不理政事的機會籠絡了一大批人,利用后羿1次打獵的機會刺殺了他,自己做上了天子的位置。
同時寒浞把后羿的妻子也順帶“笑納”了,同時生下了2個兒子---豷和奡,都是力大無窮的勇士,豷的意思是野豬,他可以“力勝十牛”。而奡就更厲害,據說他能把船放在草地上,然后自己拿漿劃著走,是為“旱地蕩舟”。
看過夏朝重大歷史事件的人還會看:
1.夏朝糜爛的后宮生活故事
2.夏朝《禹刑》歷史簡介
3.夏朝的官職制度介紹
4.歷史學界關于夏朝發源地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