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滅亡
夏朝(約公元前2146~前1675年),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王朝。那么這個王朝是如何滅亡的呢?其滅亡給我們又能帶來怎樣的啟示。下面來看一看。
夏朝的滅亡——夏朝是因何滅亡的
夏朝(約前2070年-前1600年)是中國傳統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中原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多個部落聯盟或復雜酋邦形式的國家。
那么夏朝是如何滅亡的呢?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建立的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4代,17王(一說13代、16王,主要是存在太康失政的問題),400多年,后為商朝所滅。
夏朝延續了400多年,到夏桀姒履癸統治時,已是危機四伏。他寵信王后妺喜,重用嬖臣,殘殺忠臣關龍逄,并對民眾及所屬方國、部落進行殘酷的壓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與反對。
夏朝的滅亡——夏末代暴君桀
《竹書紀年》記載,夏桀“筑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通鑒外紀》記載:“桀作瑤臺,罷民力,殫民財。為酒池糟堤,縱靡靡之樂,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
夏桀把自己比作太陽,說:“天上有太陽,正像我有百姓一樣,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滅亡,我才會滅亡”.民眾憤慨地詛咒他:“時日易喪,予偕女皆亡(太陽啊你什么時候要滅亡,我們愿意跟你一起滅亡)”.
夏朝的滅亡——妺喜亡夏
第一種說法,間諜說。
據《國語》記載,妺喜與商朝大臣伊尹密謀,而使夏朝滅亡。妺喜很有可能成為像 西施一樣的角色,是有施氏派到夏朝的間諜。
第二種說法,失寵報復。
據《竹書紀年》記載,夏桀攻打 岷山,岷山氏效法 有施氏,獻出兩位美女,一位叫琬,一位叫琰(琬琰即美玉之意),夏桀十分寵愛二女,雖然她們沒有生育,夏桀仍然用苕玉刻上“琬”字,華玉刻上“琰”字,以示珍愛。妹喜則受到冷落,被安置在洛水一帶,妹喜心生怨恨,于是與伊尹秘密來往,泄露夏朝的機密。夏桀只顧眼前的美女,忘記昔日的戀人,所以, 妹喜便與伊尹里應外合,夏朝就此滅亡。
夏朝的滅亡——商滅夏戰役
鳴條之戰,在約公元前16世紀,夏王桀的統治出現了危機。夏朝在東方的屬國商,乘機先征服鄰近的夏屬葛國(今寧陵縣北),保障商都南亳(山東曹縣南二十里)的安全。又派重臣伊尹至夏王都城探測虛實。再采取分別翦除夏朝羽翼的策略,各個擊破了位于夏、商之間的豕韋(今滑縣東南)、顧國(今范縣東南)、昆吾(今許昌)等夏朝屬國,使夏王桀孤立無援。接著,商湯又率戰車70乘、敢死士兵6000人攻夏王都。夏桀只好倉促率王師與商軍戰于鳴條,結果夏朝軍隊大敗。
這場戰爭成為夏王朝滅亡的轉折點。戰爭的結果導致夏王朝滅亡,商湯建立了中國的第二個王朝商朝。
夏朝的滅亡——啟示
夏的建立是一種突破,突破了堯舜的傳統,這種突破在當時是被人所詬病的,即使千年之后,在傳統哲學的體系中,夏開啟了千年的一種朝代傳接,雖然堯舜禹并談,但是堯舜似乎更脫離禹一些。而夏的傳承更加證明了道德淪喪的論調。于是夏剛建立起來的規矩,或希望的傳統,到了夏桀的時代就被突破了。堯和平的將政權傳給舜,舜也和平的交給了禹,禹不想再把權力給出去,想到了打破傳統,雖然傳統自他出現了新的建立,卻在他的子孫手中不得已的繼續傳遞。于是得到了啟示,不要企圖千秋萬代的去霸占什么,有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即使自己得到了滿足,也會被后人詬病,同樣也害了自己的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