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曹操的西川戰略解讀
曹操為何要坐視劉備四年內占領西川,而毫無動作?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關于曹操的西川戰略解讀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關于曹操的西川戰略解讀:
公元211年,盤踞西川地區的劉璋邀請劉備入川,劉璋希望利用劉備進攻自己北方的張魯。而劉備反而要奪取西川,經過了將近4年的戰爭,劉備最終進入了成都城。而有一個情況十分奇怪,作為一方之主的劉璋為什么要邀請劉備入川?作為劉備的老冤家,曹操絕不可能坐視劉備逐步壯大,那么在劉備進攻西川時,曹操又為什么毫無動作呢?
一、劉璋的統治并不穩固,希望利用劉備對付張魯
四川地區的割據政權是比較奇怪的,一直都是外來戶建立的政權。從西漢末期一直到元朝末期的明玉珍都是這個情況,盤踞西川的劉璋也不例外。劉璋統治西川期間,西川本地的豪強一直反對他的統治,劉璋的統治基礎很差。其實劉備后來也遇到了這個問題,川中本土人士不服。劉璋之所以能夠維持統治完全依靠自己的軍隊,也就是他父親留下了的東州軍。雖然這支軍隊對劉璋很忠誠,但是畢竟數量有限。而此時盤踞漢中的張魯準備南下,劉璋認為自己的統治岌岌可危。原來北方的曹操在赤壁之戰以后,不敢再輕易南下,他選擇向西北地區發展,而首要目標就是漢中。曹操命令在長安地區集結軍隊和囤積物資,準備一鼓作氣拿下漢中。
而漢中地區的張魯底子很薄,為了抵抗強大的曹操,他希望奪取西川作為自己的本錢。從雙方實力而言,劉璋的實力明顯強于張魯,但是如果自己的軍隊與張魯軍隊陷入鏖戰,那西川的反抗勢力就會趁機起義。所以劉璋面對比自己弱小的張魯,不得不選擇守勢。此時他手下的謀士張松、法正則建議讓荊州地區的劉備過來幫忙,在二人的忽悠之下,劉璋竟然同意了這個坑爹的建議。不過劉璋不是十足的傻瓜,劉璋不會讓劉備待在自己的地盤里。劉璋想利用劉備去進攻張魯,劉備暴打張魯沒有任何問題。這樣自己就等于把漢中地區送給了劉備,劉備會欠自己一個很大的人情。更重要的是漢中是西川的屏障,可以利用劉備抵擋曹操。
二、劉備奪取西川時,曹操正忙著馬超血拼
劉璋自己的小算盤相當精明,不過劉備不是他手中的棋子,會聽從他的擺布。劉備在還沒有到達前線之時就借故停留,緊接著就開始收買人心。事已至此,傻子也很看得出劉備想干什么。就這樣,劉備和劉璋全面鬧僵,劉備開始使用武力奪取西川。起初劉備的進攻很順利,但是隨著龐統的去世,劉備與劉璋的戰爭竟達成率陣地戰。雙方的對耗持續了兩年,在這期間,即便是被嚴重神化的諸葛亮也沒有什么辦法。有人一定要問,既然劉備軍隊的主力在進攻西川,把曹操或者孫權為什么不從背后給他一刀。不要說什么荊州守將關羽不可戰勝,事實證明他也有戰敗的時候,并沒有什么可怕的。
曹操當然很想趁機進攻荊州,但是他抽不開身。就在劉備進攻西川的同一年,曹操與馬超的戰爭也開打了。馬超的軍隊勢頭很猛,一度進入了關中,曹操戰勝他的經過并不輕松。而且馬超在第一次戰敗以后,并沒有被徹底打垮,他與曹操的戰爭也打成了持久戰。根據曹操的實力,他完全還有能力進攻荊州。但是此時孫權又找事了,孫權趁曹操忙于西北事務時,主動進攻曹操控制下的兩淮地區。曹操西面的軍隊忙著對付馬超,而東面的軍隊忙著對付孫權,再也抽不出兵力進攻荊州了。就這樣,曹操眼睜睜的看著劉備進入西川,只能干著急沒有辦法。東面的孫權在進攻受挫之后,暫時退了回去,而西面的馬超完全無法和談,曹操必須徹底消滅馬超。
三、曹操平定西北與劉備進入西川是同一年
公元214年年初,曹操的大將夏侯淵擊敗了馬超,馬超的根據地涼州被曹操占領。而馬超在無奈之下只能暫時投降張魯,此時劉備進攻西川的戰爭也已經接近尾聲。經過了一年多的反復攻守,劉備擊潰了劉璋之子劉踲率領了東州軍主力。劉備兵臨成都城下,也就在這一時刻,剛剛投降張魯的馬超被派來增援劉璋。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馬超投降了劉備,而漢中的張魯投降了曹操。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劉璋似乎是一個仁義的廢物,這僅僅是文學形象。真實的劉璋其實是一個陰險狡詐的人,只可惜智商遠遠玩不過劉備。最終劉備占領了西川,再加上之前的大半個荊州,劉備開始擁有與曹操、孫權正面叫板的實力。不過在奪取西川行動中,龐統的去世是一個很大的損失,這直接導致了劉備后期一系列的被動。
曹操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后為魏王,去世后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曹操在中國的影視劇形象中多以"奸雄“出現,但在歷史上其實是一個頗有作為的帝王,毛澤東曾說“我的心與曹操是相通的”。2013年11月,復旦大學通過研究發現曹操既非一些史學家認為的夏侯氏后人,也非漢代丞相曹參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