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武松的趣聞
在水滸中,武松一生如果沒有出現潘金蓮,那么結局會怎樣?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水滸傳武松的趣聞,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水滸傳武松的趣聞:
《水滸傳》里的潘金蓮是一個大戶人家的使女,二十余歲,頗有些姿色。因為那個大戶要纏她,潘金蓮不肯依從。那個大戶以此記恨于心,竟倒陪些房奩,不要武大郎一文錢,白白地把她嫁給武大郎。潘金蓮豈肯安心從了矮小丑陋的武大郎?她放下女人的矜持與嫂嫂的身份去勾引武松。一個雪花紛飛的冬天,武大出門賣炊餅不在家,已經當上捕快都頭的武松去衙門里點名完畢,提早回到家里,一進門發現潘金蓮早升起了火。
武松問道:”哥哥哪里去了?”婦人道:”你哥哥出去買賣未回,我和叔叔自吃三杯。”武松道:”一發等哥來家吃也不遲。” 婦人道:”哪里等的他!”說猶未了,早暖了一注酒來。那婦人一徑將酥胸微露,云鬟半挽,臉上堆下笑來,說道:“我聽得人說,叔叔在縣前街上養著個唱的,有這話么?”
在這里,潘金蓮出手就來個欲擒故縱,但卻是十分強而有力的色誘藝術的展現。她問武松是不是在外面養了女人?這話說來云淡風輕,但卻是擺明了要剝去武松的”道德”假面。武松爭辯了半天,還要她不信去問武大,正好給了潘金蓮機會數落武大一番,表明她看不起武大的意思。連篩了三四杯飲過。那婦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動春心,哪里按納得住。婦人起身去燙酒。武松自在房內卻拿火箸簇火。婦人良久暖了一注子酒來,到房里,一只手去武松肩上只一捏,說道:”叔叔只穿這些衣裳,不冷么?”武松已有五七分不自在,也不理他。婦人見他不應,匹手就來奪火箸,口里道:“叔叔你不會簇火,我與你撥火。只要一似火盆來熱便好。”
潘金蓮在這方面絕對是聰明而有天份的,她擅于用隱喻的功力一點也不下于優秀文學家。當她順手奪過火箸,對武松說著:“我與你撥火,只要一似火盆來熱便好。”這一句聽來合情合理,卻又直接撩撥武松內在欲火的雙關語,多么生動自然。潘金蓮勾引武松不成,和西門慶好上了,還殺了武大郎。替兄報仇,武松殺嫂,此后獲罪被刺配孟州。
當時已是陽谷縣治安隊長兼武裝部長的武松,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會在軍政之路走下去,弄個團縣級領導干干,最終在師地級上退休一點問題沒有。這是因為武松一直有進入“體制內”想法,而且她很有混官場的情商和智商。武松打虎一舉成名后,陽谷知縣要參他做個都頭,武松馬上“跪謝”,說:“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終身受賜。”這句話說得好,既表感激,又表忠心。想想也是,連筆試都不需要,直接成為連級干部,能不激動嗎!
說實話,進入職場前,武松與許多年輕人一樣,狂妄任性。此前在柴進府,家人一不如他意,便吃酒打人,搞得同事們都煩他,領導柴進也不待見他。或許是因為那段歷練,武松成為陽谷縣都頭后,一改此前吃酒任性的作風,職場情商突然爆發,成為優秀員工的典范。
武松簡介: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武松原籍清河縣,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濺鴛鴦樓后,為躲避官府改作頭陀打扮,江湖人稱"行者武松"。武松曾經在景陽岡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額虎,"武松打虎"的事跡在后世廣為流傳。武松最終在征方臘中痛失一臂,最后在六和寺病逝,壽至八十。
武松是清河縣(《金瓶梅》里所寫與《水滸傳》不同)人氏,他有一個哥哥叫武大郎。從小父母雙亡,由兄長武大郎撫養長大。兄弟倆雖是一母所生,但弟弟武松身長八尺,儀表堂堂,渾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氣。而哥哥武大郎卻身長不到五尺,面目丑陋,短矮可笑,諢名“三寸丁古樹皮”。
武松自小習武,武藝高強,性格急俠好義。江湖上都稱他“灌口二郎神”。為什么要稱他為“灌口二郎神”呢?因為鎮守灌江口的二郎神,武藝驚人,神通廣大,排行也是第二,所以給武松起了這個美名。
武松在家好打不平。因先前在家鄉打死一個惡霸,怕挨官司,遠離家鄉,投奔河北滄州,躲在小旋風柴進府中避禍,一住二載。其胞兄武植,在家靠賣炊餅為生,兄弟二人十分義氣。武松離家兩年,時刻掛念胞兄。就在那年九月間,山東濟州鄆城縣宋江,因在家殺死閻惜姣(閻婆惜),也逃到滄州柴進府中避禍。宋江路過陽谷縣時,路遇武植,武植托宋江帶口信給武松,說清河縣的命案,因無人作證,官府不再追究;武植已遷居陽谷縣,等武松到陽谷縣相會,以求兄弟團聚。宋江、武松二人在柴進府中一見如故,并結拜玉蘭。宋江把武植的話告訴了武松。武松得到哥哥的消息,歸心似箭,第二天就辭別柴進、宋江,趕奔陽谷縣尋兄。
一次醉酒后,在陽谷縣(今聊城市陽谷縣)景陽岡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陽谷縣令任命為都頭。武大郎是一個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蓮試圖勾引武松,被拒絕,后被當地富戶西門慶勾引,奸情敗露后,兩人毒死了武大郎。為報仇,武松先殺潘金蓮再殺西門慶,因此獲罪被流放孟州。在去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結識了張青、孫二娘;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顧,為報恩,武松醉打蔣門神,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酒店。不過武松也因此遭到蔣門神勾結官府以及張團練的暗算,被迫大開殺戒,血濺鴛鴦樓,并書“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在逃亡過程中,得張青、孫二娘夫婦幫助,假扮成帶發修行的“行者”之后,夜走蜈蚣嶺,在墳庵殺死惡道飛天蜈蚣王道人。武松投奔二龍山后成為該支“義軍”的三位主要頭領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時歸依梁山。
在征討方臘戰斗中,武松被包道乙暗算失去左臂(央視版電視劇中武松殺了方臘的兒子方天定被方臘砍去左臂,新版水滸傳中被方臘偷襲用鋼叉刺穿左臂插在柱子上一時拔不出來,為捉住方臘武松用刀砍下了自己的左臂。兩版最后都是武松單臂擒方臘)。后班師時武松拒絕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八十歲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