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身世之謎的真相
西王母身世之謎的真相原來是元始天尊和太元圣母所生,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西王母身世之謎的真相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西王母身世之謎的真相: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叫西王母。她還有一個非常高貴的名號:金母元君,聽起來很是貴氣。在山海經中就有關于西王母的記載。西王母的外表長著長長的豹尾,也有著陰森森的獠牙,不過那個時候的西王母應該修行還未成,道行尚淺,于是還沒有幻化成人形,依然還是動物的形象。
在一些民間小說中,西王母的宮殿就在著名的昆侖山上,山上有瑤池。關于西王母的身份也有很多說法,最著名的是,她是元始天尊和太元圣母所孕育出的生命。在天地形成前,天地朦朦朧朧一片,就像一個雞蛋一樣,后來盤古覺醒了,把天地分為兩半,才有了天地精氣,而在這之后,天地精氣,即傳說中的元始天尊,游蕩在天空中,沒有目地的徘徊。而另一方面,在一處洞天福地中,因為蘊含著豐富的天地精氣,濃郁得仿佛化不開,最后這些精氣在洞天福地中不斷地游走淬煉,最后孕育出了太元圣女。元始天尊和太元圣女都是先天精氣所化,都是從天地靈氣中誕生出的生靈。他們都對大道有特別的感應,所以元始天尊和太元圣女互相感應,最后在一起結合,經過了萬年之久,最終孕育出了東華帝君和西園圣母(有考證西園圣母就是西王母)。
她是金母元君,相傳是元始天尊和太元圣母所生,與穆天子關系神秘而在另外的一些傳說中,根據某些歷史傳說,西王母是東王公的妻子。東王公則是專門主管各路仙人的升遷,凡是凡人想要升仙,必須要先拜見東王公,而即使是仙人,要想提升品級,也要拜見東王公。根據一些歷史小說的記載,西王母住在瑤池上,她統率下屬諸位司命,掌管天上和人間的禍福與善惡,她被天帝封為大司命,想通過修道而成仙的話,在修為達到一定的基礎之后,還要先拜祭西王母,才能得道飛升。在瑤池有一個著名的仙寶,叫做蟠桃。據傳說,吃了蟠桃就可以增強法力,提高仙品,這是很多神仙都夢寐以求的寶貝。每次到了西王母的壽辰,她就舉辦宴會,邀請自己的部下和朋友前來品嘗蟠桃,這樣既可以聯絡感情,又可以增強對下屬的控制,一舉兩得。當西王母的道行不斷增強后,西王母也從獸形變成了人形,不再是之前豹尾虎牙的怪物了。
民間甚至還有周穆王(周穆王又稱穆天子姓姬名滿)和西王母的傳聞。詩人李商隱就有一首七言絕句寫的就是他們:“瑤池阿母倚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字里行間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最富神奇色彩跟浪漫的愛情故事,從這里我們也能看得出來西王母對周穆王的相思之深情。
她是金母元君,相傳是元始天尊和太元圣母所生,與穆天子關系神秘公元前10世紀2247年及(舜帝九年)穆天子為使中原和西域關系更加密切,則曾乘坐八駿神車巡游西方。西巡至昆侖山,當時西王母乃是部落聯盟的首領。當穆天子來到部落之后則受到了西王母之邦的熱情而隆重的款待。當時的接待穆天子的地方就是后世所說的瑤池。瑤池之上,輕歌曼舞之中,西王母與周穆王相互唱和,互生愛意。當周穆王離開的時候她則向周穆王表達了希望其再來的戀戀不舍,有詩為證:“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毋死,尚能復來?”
由此可見此時的西王母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位風度不凡的穆天子。而穆天子在臨走之際也留下了一首詩表達了對西王母的留戀:“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她是金母元君,相傳是元始天尊和太元圣母所生,與穆天子關系神秘三年為期,再次登車西出。這是對西王母的承諾,但是周穆王是人間的帝王,他擔負著治理天下,給民眾塑造良好生活環境的重大責任,所以一直沒有兌現承諾。西王母也喜歡上了周穆王,知道周穆王太忙,有無數的政事在等待著他處理,有很多民間疾苦等著他去解決,所以就這樣等了無數年,依舊沒有能等到周穆王。沒有人知道周穆王對西王母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情感,但他確實是政務纏身,根本沒有時間再登昆侖,人間事太多太多,都在等待著他去決策和解決,這就是他作為人間君主的使命,無法推辭,無法放棄,有什么事情都必須去解決,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權利,但是對周穆王而言,恐怕也是一副沉重的枷鎖,而且在道義上,他也無法選擇放棄,不管喜歡不喜歡,都要堅持做下去,這就是作為一個帝王的責任,無法推辭。
就這樣,不知又經過了多少年,西王母終于等不及了,于是放下了矜持,離開昆侖,去周國找了周穆王,雖然周穆王款待了西王母,卻自始至終沒有提任何關于再在一起之事。無奈之下,西王母徹底死心了。耐心總歸是有底線了,沒有誰會在沒有希望的情況下等一個人,再堅強的心也害怕失望,也害怕受傷害。她沒有理由再接著等下去了,她看不到任何希望,她只能白白得付出時間,卻看不到任何結果。于是她帶著屬下回到了瑤池,從此再也沒有跟周穆王有任何聯系,專心修行。
西王母簡介:
西王母是傳說中的女神,原來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怪神,后于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傳王母住在昆侖山的瑤池,園里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亦稱為金母、瑤池金母、西王母。
傳說中的女神仙。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怪神,后于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是玉皇大帝的妻子,掌管昆侖仙島。
相傳王母住在昆侖山的瑤池,園里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亦稱為金母、瑤池金母、西王母。
“西王母”的稱謂,始見于《山海經》,因所居昆侖山在西方,又叫西昆侖,故稱西王母。又稱金母或金母元君,全稱: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或白玉龜臺九鳳太真西王母或太靈九光龜臺金母元君,總稱:上圣白玉龜臺九靈太真無極圣母瑤池大圣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御群仙大天尊。在道教中地位極高,后因歷史演變,民間宗教對她作了新解釋,故廣受信仰。在中華道教形成和發展之路上,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據《集仙錄》載:西王母即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又號太虛九光龜臺金母元君,系先天西華至妙之氣化生!
“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一詞,出自中國古典小說《西游記》。)或稱“瑤池金母”、“金母元君”、“西靈王母”、“九靈太妙龜山金母”、“西池極樂金慈圣母”、“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全稱為“上圣白玉龜臺九靈太真無極圣母瑤池大圣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御群仙大天尊”)是道教上古神靈,也是中國神話中的一位至高無上的女神。近代由于羅教系民間秘密宗教的盛行,許多人把無生老母與西王母視為同一神,號稱“母娘”。
西王母的神話故事經歷了兩次演化。漢代是西王母神話傳說演化的第一個階段。
這個時期,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玉山(與昆侖山相對)的石洞中,是一個披著獸皮人身長牙的怪物形象,另外,山上有長著牛角、滿身豹紋、聲音如犬吠的怪獸——狡,還有長著紅色羽毛、喜好食魚的三青鳥。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西王母神話傳說演化的第二個階段。此時,人們把西王母神話傳說和周穆王西征、漢武帝西巡的歷史事實聯系起來,西王母形象人格化、神化傳說故事化,其中周穆王和西王母在瑤池相會的故事廣為流傳,影響很大。神話傳說的西王母形象是逐漸完善起來的,并且與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山海經》中,她是一個穴居善嘯、似人非人、似獸非獸的天神。
在《穆天子傳》中,變成了一個雍容平和、能唱歌謠、熟諳世情的婦女。在《漢武帝故事》中,又變成了一個年約三十、容貌絕世的女神。在后世的文學作品中,多有對西王母的描繪,稱她是“瑤池金母”,開種蟠桃,三千年一成熟,每逢蟠桃成熟,西王母大開壽宴,諸仙前來為她上壽,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回即有精彩描寫。
住在瑤池,所以又叫瑤池圣母。她在瑤池中開蟠桃盛會,宴請各路神仙,不料被齊天大圣孫悟空攪亂了蟠桃盛會。她種的蟠桃最為神奇,小桃樹三千年一熟,人吃了體健身輕,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樹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飛升,長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壽。她是天宮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掌管宴請各路神仙之職,在人間管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
另有一說,其為昆侖山主人,承受天命,專責散播瘟疫災難,賞善罰惡。
還有一種傳說,西王母為盤古弟子,駐守昆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