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為什么做不了皇帝
張無忌武功天下無敵,但為什么最終做不了皇帝?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告訴大家張無忌為什么做不了皇帝,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張無忌為什么做不了皇帝:
金庸先生曾說過,《射雕三部曲》中,這三部書的男主角性格完全不同。郭靖誠樸質實,楊過深情狂放,張無忌的個性卻比較復雜,也比較軟弱。他較少英雄氣概,雖然寬厚大度、慷慨仁俠、豪氣干云其實他的俠氣最重。由于從小生長于冰火島,不知人世險惡;不會重視自己利益,因而能奮不顧身地助人。;但不免也有缺點,或許和我們普通人更加相似些。
張無忌的一生卻總是受到別人的影響,被環境所支配而無法解脫束縛。張無忌一生只重視別人的好處,寬恕別人的缺點;像張無忌這樣性格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終究是不能作政治上的大領袖。張無忌不是好領袖,但可以做我們的好朋友。事實上,這部書情感的重點不在男女之間的愛情,而是男子與男子間的情義;武當七俠兄弟般的感情,張三豐和張翠山之間、謝遜和張無忌之間父子般的摯愛。
而且,張無忌的性恪之中,似乎少了一些英雄豪杰之氣;但他于這個“俠”字,卻發揮得很充分。“俠”是并非為了追求自己(包括自己國家、自己團體、自己親友)的利益而去做義所當為的事。所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俠士是不顧一切(不顧自己的生命、利益、名譽)、不接受任何代價而去追求正義。趙匡胤千里送京娘,卻堅持拒絕美麗的京娘委身;因為他覺得如果他接受了,他的義舉便有了代價,就不是高尚的俠義行為。西方社會中較少這種價值觀念;西方人常覺上帝(或教會)吩咐這樣做,便去做了。
中國人的觀念是:自己良心覺得應當這樣做便去做了,未必是求來生較好;未必是為了免得在地獄中受苦。武俠小說的最高原則是宣揚俠義精神。英雄往往是為自己而做,俠士卻通常是為別人而做;有了代價,便少了俠氣。張無忌甘受滅絕師太三掌,在光明頂上奮身而擋六大派;不是求名,不是逞勇;只是覺得“應該做”,所以他決不會去和朱元璋爭做皇帝。
張無忌簡介:
張無忌,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第二至第四卷的男主角,武當張翠山與明教殷素素之子,出生起在冰火島過著原始生活。幼失怙恃,中寒毒命危,帶病習醫,義送孤兒。忍受寒毒煎熬七年,福緣際會,融合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和太極拳三大蓋世武功為一體,當世無敵。
外型:瓜子臉,英俊年少;濃眉俊目,長身玉立;高大挺拔,肌肉結實;體魄壯健,目光柔和;深藏不露,男子陽剛氣息濃郁。
性格:寬厚、仁慈、樸實、重孝義、明大義。但面對大事和個人私事優柔寡斷。缺乏主見。
武功:九陽真經、乾坤大挪移、太極絕技、圣火令神功、武當長拳、梯云縱輕功等。而且學會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之后其他功夫觸類旁通、過目不忘,拿過來就能用(例如少林主持師弟空性大師所使的少林龍爪手)。此外還精通醫術和毒術。
所有秘笈:乾坤大挪移、胡青牛醫書、王難姑毒經、九陽真經、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武穆遺書(兵法)
所有武器:倚天劍(因銳金旗掌旗使吳勁草拒絕修復而未能復原)、屠龍刀、明教圣火令
父:張翠山(武當派排名第五)
母:殷素素(天鷹教,日后歸為明教)
舅舅:殷野王(天鷹教,日后歸為明教)
義父:謝遜(明教)
外祖父:殷天正(天鷹教,日后歸為明教)
太師父:張三豐(武當派創始人)
師叔伯:大師伯——宋遠橋
二師伯——俞蓮舟
三師伯——俞岱巖
四師伯——張松溪
六師叔——殷梨亭(舊版是殷利亨)
七師叔——莫聲谷(武當派第二代弟子,與其父張翠山等被合稱為“武當七俠”)
初暗戀對象:朱九真(朱子柳后人)
第一位未婚妻/表妹:殷離(天鷹教,后改投靈蛇島金花婆婆門下;最后歸為明教)
曾經的丫鬟/初吻對象(三聯版):小昭(原為楊不悔使女,后成為波斯明教教主)
曾經的未婚妻:周芷若(峨嵋派第四代掌門)
最愛的女子/妻子:趙敏(汝陽王之女,紹敏郡主)
幼時玩伴/六師嬸:楊不悔
愛慕他的人:趙敏,周芷若,殷離,小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