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明清皇后的趣聞
明清皇帝首任皇后大多結局悲慘,多人盛年寡居,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關于明清皇后的趣聞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關于明清皇后的趣聞:
明清五百余年的坤寧宮,多不安寧。有明277年間,無論在南京皇宮坤寧宮,或是在北京皇宮坤寧宮,抑或是在其他宮殿生活過的第一任皇后,有清296年間,無論是在興京(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赫圖阿拉汗王宮,或是在盛京皇宮清寧宮,抑或是在北京皇宮坤寧宮生活過的第一任皇后,他們的命運并不都是像命理家所預言的那么富貴,也不像老百姓想象的那么幸福。
明朝坤寧宮皇后的夫君,就是乾清宮的16位皇帝。他們是很不好記的。分作三段,會好記些。
第一段——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五位皇帝。
洪武帝朱元璋的馬皇后,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人,父馬公(不知名字),“元末殺人,亡命定遠”。母早亡,馬公將小女托付給友人郭子興撫養。朱元璋在郭子興部下,郭把這位養女許配給朱元璋。朱元璋稱帝,這位夫人就成了馬皇后。馬皇后沒有文化,受過苦難,經過戰爭,史稱她“仁慈有智鑒,好書史”,就是性仁慈,有智慧,肯思考,好讀書。她陪著丈夫掌管六宮。朱元璋活了71歲,馬皇后卻51歲就死了,早于夫君過世20年,并不可意。
建文帝朱允炆的馬皇后,先是做皇太孫妃。建文帝繼承皇位后,被冊立為皇后。“靖難之役”南京陷落,馬皇后葬身于火中。建文帝22歲登極,在位四年,落難時才26歲。這時的馬皇后,也只是二十多歲,做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是很可悲的。
永樂帝朱棣的徐皇后,是大、中山王徐達的女兒。先是做燕王妃,燕王奪取皇位,登極稱帝,她也就成為徐皇后。但是,永樂帝遷都北京,建造北京紫禁城宮殿,這位徐皇后在正位北京坤寧宮之前,46歲病死。后葬于北京十三陵的長陵。徐皇后聰明賢惠,很識大體,卻死得過早,又沒有正位北京坤寧宮,實在是可惜。
洪熙帝朱高熾的張皇后,永城(今河南商丘永城市)人,早年封為燕王世子妃。燕王稱帝后,冊為太子妃。這位太子妃,很得公公永樂皇帝的喜歡和器重。太子朱高熾身體太胖,胖到“體肥碩不能騎射”,永樂帝幾次都想廢掉太子,但因太子妃賢惠而沒有廢掉(原因之一)。太子妃幫助太子減肥,主要辦法是“減膳”,就是少吃。太子朱高熾繼位后,還是因為身體過胖,可能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吧,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明史?仁宗本紀》記載:“崩于欽安殿,年四十有八。”夫君實際上只做了八個月的皇帝,四十八歲就離開人間,張皇后盛年寡居,孤燈長夜,實在悲苦。
宣德帝朱瞻基的胡皇后,山東濟寧人,“無過被廢”。為什么被廢呢?史書是這樣回答的:“時孫貴妃有寵,后未有子,又善病。”胡皇后沒有生子,身體常有病。怎么被廢的呢?史書又記載:“帝令后上表辭位,乃退居長安宮,賜號靜慈仙師,而冊貴妃為后。”胡皇后寫了辭職報告,廢后想不開,時怏怏,常泣泣,后病死,葬金山(西山)。
第二段——正(統)、景(泰)、成(化)、弘(治)、正(德)五位皇帝。
正統帝朱祁鎮的錢皇后,其悲劇,前已述。
景泰帝朱祁鈺的汪皇后,順天(今北京市)人,因忤帝意被廢。這是怎么回事呢?景泰帝的杭妃生了個兒子叫朱見濟,要立為太子,而要廢原正統帝立的朱見深,汪皇后不同意。這就觸犯了景泰帝,廢汪皇后,立杭皇后。明英宗復辟后,廢后汪氏遷出皇宮,又被抄家。廢后汪氏,心情抑郁,不久病死,以妃禮,葬金山(西山)。
成化帝朱見深的吳皇后,順天(今北京市)人,因成化帝寵愛比夫君大17歲的萬貴妃而生氣,她不客氣,也不留情,對萬貴妃“摘其過,杖之”。“打狗看主人”,打萬貴妃怎能不看主人呢!成化帝大怒,詔廢吳皇后。
弘治帝朱佑樘的張皇后,興濟(今河北省青縣境)人,雖做了皇后,但因夫君36歲死而年輕守寡,不能算作“圓月人生”。
正德帝朱厚照的夏皇后,遇上胡鬧的夫君皇帝,且夫君31歲就死了,也是年輕寡居。后父夏儒,為人長厚,既已富貴,“服食如布衣時,見者不知為外戚也”,受到稱贊。
第三段——嘉(靖)、隆(慶)、萬(歷)、泰(昌)、天(啟),五位皇帝。
嘉靖帝朱厚熜的陳皇后,凄慘悲劇。陳萬言,肅皇后(嘉靖陳皇后)父也,起家諸生。嘉靖元年授鴻臚卿,改都督同知,賜第黃華坊。明年詔復營第于西安門外,費帑金數十萬。工部尚書趙璜以西安門近大內,治第毋過高。帝怒,逮營繕郎翟璘下獄。言官余瓚等諫,不省。尋封萬言泰和伯,子紹祖授尚寶司丞。又明年,萬言乞武清、東安地各千頃為莊田,詔戶部勘閑地給之。帝竟以八百頃給之。巡撫劉麟、御史任洛復言不宜奪民地,弗聽。七年,皇后崩,萬言亦絀。十四年卒,子不得嗣封。
隆慶帝朱載垕的李皇后,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區)人,雖然生了兒子,卻四歲殤,自己又在夫君繼位前死去,只活了二十幾歲,皇后徽號是她死后追封的。
萬歷帝朱翊鈞的王皇后,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碰上寵愛鄭貴妃的夫君,也只能忍氣吞聲,外露笑顏,內心悲苦,而且沒有生子。
泰昌帝朱常洛的郭皇后,順天(今北京市)人,在夫君繼位前死,皇后徽號是追封的。
天啟帝朱由校的張皇后,祥符(今河南省開封市)人,不僅沒有生兒子,夫君23歲死去,自己也在李自成打進明皇宮后自殺。她的悲劇人生后文還要詳述。
以上三段,每段五位,一共是一十五位皇帝及其第一任皇后。有人說:“明朝是十六位皇帝,還缺一位啊!”我說:“是的!那一位也好記——崇禎上吊明朝完!”
崇禎帝朱由檢的周皇后,蘇州(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前面寫過,被逼自縊,更是悲劇。
清朝十二位皇帝的第一任皇后,也都是悲劇結局。
天命汗努爾哈赤的皇后葉赫那拉氏,29歲撇下丈夫、兒子死去。葉赫那拉氏病重前,想見母親一面。當時建州部與葉赫部關系緊張,努爾哈赤派人到葉赫部請葉赫那拉氏的母親到建州看望女兒,但遭其兄納林布祿拒絕。葉赫那拉氏在思念母親和疾病痛苦中離開人世。清太祖努爾哈赤原妃佟佳氏,是褚英和代善的生母,清追謚“太祖孝慈高皇后”的是葉赫那拉氏,所以本文依據《清太祖高皇帝實錄》和《清史稿·后妃傳》,取努爾哈赤的第一任皇后為葉赫那拉氏。
崇德帝皇太極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雖然主掌六宮,清寧宮四位妃子中,兩位是她的侄女,兩位是敵部林丹汗的遺孀,但夫君52歲突然故去,自己盛年寡居。
順治帝福臨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雖“麗而慧”,卻被廢黜。順治八年(1651年)被冊立為皇后,僅兩年就被廢。這年順治帝十六歲(虛歲),廢后年齡《清史稿?后妃傳》沒有記載,她的年齡也不會太大吧!
康熙帝玄燁的皇后赫舍里氏,祖父索尼是輔政大臣,父親噶布喇是領侍衛內大臣,叔父索額圖是大學士,但她生下兒子(即廢太子允礽)當天死去,才22歲。
雍正帝胤禛的皇后烏拉那拉氏,雍正元年(1723年)冊為皇后,雍正九年(1731年)就死去。
乾隆帝弘歷的皇后富察氏,乾隆十三年(1748年)隨駕南巡,歸途中,《清高宗實錄》記載:“駕至德州登舟。亥刻。皇后崩。”這里的“登舟”,是已登舟,還是要登舟?記載有隱筆。《清史稿·后妃傳》則記載:“后崩于德州舟次。”“舟次”,是船里,還是船外?是舟上,還是水中?記載很含糊。有書記載是跳水自殺的。皇后富察氏死時才37歲。
嘉慶帝颙琰的皇后喜塔臘氏,被冊為皇后的第二年就死了,真是福分不夠,而夫君比她多活了24年。
道光帝旻寧的皇后鈕祜祿氏,不到30歲,還沒當上皇后就死了。她死后才追封為皇后的。
咸豐帝奕詝的皇后薩克達氏,剛被冊為嫡福晉才兩年,還沒有做皇后,大約不到20歲就死了。咸豐帝繼位后,被追封為皇后。
同治帝載淳的皇后阿魯特氏,死得很慘,前文已述及,也是不明不白的。
光緒帝載湉的皇后葉赫那拉氏,就是后來的隆裕太后,自大婚后就夫妻不和,后夫君被幽禁,光緒帝38歲死時,她才41歲,撫養一個三歲的小溥儀,做太后三年,親自懿旨《遜位詔書》,又過兩年,就病死了,才46歲。
宣統帝溥儀的“皇后”郭布羅氏,實際上溥儀這時不是皇帝,而是平民,他們更是路人皆知的愛情悲劇、政治悲劇。
三國時期皇后的殘忍死法:
人們總說戰爭讓女人走開,但在歷史上不管什么時期的戰爭最后受苦的還是女人,更不要說是殺人如麻的三國,翻開三國歷史,可以看到里面幾乎不是正在殺人,就是在醞釀殺人。排兵布陣、相互廝殺的場景連綿不絕,用計使詐、政變謀殺的橋段橫生迭出,可謂危機重重,殺氣彌漫。
一般來說不管什么時代最為安全的應該是皇家,但偏偏就是這個有著無數文官武將保護支持的皇室,死于非命人的概率也是相當高的。如在三國時期的四位皇后,她們的命運就是明證。
首先出場的是漢靈帝的何皇后。她的慘死完全可以說是婆媳不和的產物,不過她到不是被自己婆婆打敗的,完全是影狼入室的結局。首先這位皇后出身低微,在當時能進宮當貴人已經是一步登天了,誰知又順利生下皇子劉辯。但女人不狠,地位不穩,何皇后果斷地毒死了皇帝寵愛的王美人,可是王美人留下了一個兒子——劉協。偏偏病危的皇帝和董太后都想立劉協為太子。為了保住自己兒子的地位,何皇后的哥哥大何進在曹操和袁紹的協助下殺掉對手。這時的何皇后已成了何太后,大約可以松口氣了。但她婆婆董太后(確切地說,成了太皇太后)卻很不服氣,安插親信,意圖專權,甚至有垂簾聽政的打算。
何太后對董太后挺客氣,宴請董太后,跟她聊了些有分量的體己話,總結起來就是安心當太后,被理朝政,但誰知董太后根本就沒把何太后放在眼里,不僅大揭何太后的老底,什么出身低微沒有見識啦,因為嫉妒殺死王美人啦,句句都是戳肺管子的話,還威脅道:“我殺你哥哥的頭,易如反掌!”董太后發完飆就回宮睡覺去了,但何家可沒閑著,忙活布置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董太后就因為“原系藩妃”被趕出京城了,沒過多久就被易如反掌地毒死。不怕狼一般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在殺掉所有擋道的人何太后還沒安心幾日,自己的弟弟來了一個驚天大案,調京外的部隊來殺十常侍,結果外兵還沒到,本身手握重兵的何進就被十常侍設計“砍為兩段”。
而當西北軍董卓奉調而來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廢掉何太后和她的兒子,立劉協為帝,就是漢獻帝。何太后和兒子、兒媳被關進永安宮,結果缺衣少食的日子沒過多久,董卓的手下李儒帶著短刀、白練和毒酒來了。在這時出身非貴族的何太后,在生命的最后關頭表現出勇敢潑辣的市井本色,她指著李儒大罵:“董卓逼我母子,天打雷劈!你們幫兇作惡,全家死光光!”李儒大怒,兩手扯住太后,直接給扔到樓下摔死了。隨后武士絞死唐妃、毒死廢帝。
而如果說何太后死得離奇的話,那么接下來的伏皇后可以說是死得悲慘了。
伏皇后是漢獻帝的妻子,漢獻帝在權臣曹操面前一點兒面子都沒有,每見曹操,如芒刺在背。伏皇后托父親殺掉曹操,事情泄露,連累娘家人被殺光了。她自己嚇得躲到皇宮的內夾壁中,被曹操黨羽華歆揪著頭發拖出來,披頭散發光著腳被押到殿外。皇帝看到媳婦這么狼狽,忍不住跑下殿來抱住痛哭。伏后被押到曹操面前,曹操“喝左右亂棒打死”了伏后。她的兩個親生兒子也被毒死。
冤死張皇后
曹睿的兒子曹芳和張皇后的故事比較廣為人知。兩口子看見權臣司馬師的感覺,一如漢獻帝夫婦面對曹操,也是戰栗不已,如刺在背。張皇后的父親光祿大夫張緝謀廢司馬師,結果事情不慎泄露,司馬師按劍闖入宮中,也要殺皇后。皇帝仍舊是難過得大哭,皇后照樣被拖出去殺掉。唯一不同的是,張皇后比伏皇后死得輕松一點,不是被亂棒打死,而是用白練勒死的。
不明不白毛皇后
最匪夷所思的還是毛后之死。毛后是曹操的孫子曹睿的皇后。曹睿是一個人格嚴重分裂的皇帝。他小時候善良天真,連一頭小鹿都不忍射殺,當了皇帝后變得胡作非為,窮奢極欲。曹睿與毛后原本非常恩愛,后來寵愛郭夫人,就不理毛后了。一天,曹睿和郭夫人一起賞花喝酒,郭夫人說,干嘛不請皇后來,一起開心一下?曹睿說,她來了,我一滴酒都喝不下。還傳諭不許告訴毛后喝酒的事。
可巧毛后當天散步到附近,聽到樂聲,一問,是那兩位在賞花飲酒,心里立刻百般地不是滋味,但也無可奈何,就回宮自我療傷去了。第二天毛后碰到曹睿,賠著笑說,陛下昨天游園,玩得很開心啊!誰知一句話惹惱了曹睿,當即下令殺掉昨天侍奉的人,嚇得毛后趕緊躲回宮里。曹睿還是不依不饒,降旨賜死毛后。想來毛后至死都不明白,自己怎么會落了這么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