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賢純皇后的下場是什么
乾隆的第一位皇后孝賢純皇后的下場可謂悲慘,那么孝賢純皇后的下場是什么?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告訴大家孝賢純皇后的下場是什么,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孝賢純皇后的下場是什么: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太平君主,風流天子,他的皇后前后共有三人,其中以他的發妻富察氏對他影響最大。乾隆一直對這位死后封為孝賢的皇后念念不忘,寫了無數的詩歌來追念孝賢皇后。孝賢皇后是與乾隆一起同游德州而死的,她的突然去世,引來了無數的傳說,主要由三種說法:
一是因為愛子夭亡,傷感過度而亡。孝賢皇后的兩個兒子先后夭亡,孝賢和乾隆都很傷心,但作為母親,對孝賢皇后打擊最大,嚴重影響了她的身心健康,而她隨乾隆東巡時,其實她第二個兒子永琮剛夭折不久,于是她終因身心疲憊加上途中勞累而亡。
二是因為在巡視途中感染風寒而亡。乾隆自己在日后的回憶中也曾提到,但只說在德州遭到變故,卻未提及是何等的變故,有很大疑點。
三是落水而亡,這是流傳最廣,也是最有戲劇性的。在清代的野史和筆記小說中經常提到,在清朝私人寫的史書中這樣記載:乾隆和孝賢皇后一起坐船到了德州境內,乾隆日日夜夜在龍舟中設宴,每天歌舞升平,紙醉金迷,皇后聽說了這件事,就勸阻乾隆行為收斂一些,乾隆恰巧喝多了,不但沒聽進去,反而語言十分過火。和乾隆一直相敬如賓的孝賢皇后從未受過這樣的恥辱,再加上兒子的夭折,讓孝賢皇后覺得感情空虛,情緒十分不好。在回船的途中,孝賢皇后神情恍惚又加上天黑,不慎失足落水。乾隆酒醒之后,十分后悔,可已經沒辦法挽回了,只好讓太后和其他人先回北京,他自己和靈柩一起回去。
而《清朝野史大觀》則是另一種記載:說乾隆生性風流,和大臣傅恒的妻子有染,而傅恒恰是皇后的哥哥,皇后也知道這件事,幾次勸乾隆,乾隆都不聽,在東巡時傅夫人帶著與皇帝私生的兒子福康安也乘了一條船,跟隨在皇帝所乘龍舟后面。一次,當皇帝和傅夫人在幽會的時候,又被皇后看見了,皇后覺得愛子才剛死,皇帝又變心,人生沒有什么樂趣,于是在德州投水自盡了。
歷史上,孝賢皇后,是滿洲鑲黃旗人,姓富察,比乾隆小一歲,出生世家名門,在她十六歲的時候被雍正皇帝下旨,嫁給當時還是皇子的弘歷,孝賢皇后與乾隆是少年夫妻,伉儷情深,而孝賢皇后為人謙和,對皇上體貼關懷,無微不至。有一次,乾隆患上癤瘡,經御醫治療雖已初愈,但仍需修養百日,才可完全康復,皇后聽說以后,不用其他妃嬪親自侍奉在病床前,每天晚上,住在皇上寢宮外,以便隨時倒茶送水,親自喂藥。孝賢皇后一生育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子永璉被乾隆視為內定繼承人,不料九歲的時候,就一命嗚呼,而二兒子永琮,也在二歲的時候出天花而死,另一個女兒也早早夭折,只有一個女兒在世。第二個兒子永琮死后三個月,孝賢皇后就隨駕侍奉皇太后巡幸山東,再返回北京的途中,死于德州,年僅三十七歲。
孝賢純皇后簡介:
孝賢純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乾隆帝元配妻子,富察氏,父親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皇后姿容窈窕卻性格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御珠玉。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鐘愛異常"。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皇后的去世對乾隆的情緒及個性造成相當大的影響,繼而引起朝廷內外一場不小的風波。乾隆帝對皇后的眷顧至死不渝,直至嘉慶元年86歲高齡仍去皇后陵墓追懷賦詩。皇后生前所居的長春宮內,凡是她使用過的奩具、衣物等,全都保留,一切按原樣擺放。富察氏家族在乾隆朝寵貴無比,傅恒、福康安更是被乾隆封為郡王。乾隆晚年時,將他做寶親王時期曾經住過的重華宮變成了一個小的博物館。他令人將這里按照從前自己與皇后富察氏一起居住的房間原貌進行布置,周圍擺著他未登基時用過的各種生活物品,以及祖父、父親兩代老皇帝賞賜的各種貴重的紀念品。這顯示出他幻想時間可以永遠停止在那個美好的時代,讓他能夠長久地緬懷。
人物生平:
孝賢皇后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二十二日。
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十八日奉旨與皇四子弘歷成婚,為嫡福晉。
雍正六年(1728年),生弘歷長女;八年生次子永璉;九年生弘歷第三女。
雍正十三年(1731年),八月己丑(即雍正帝去世當日),奉懿旨冊為皇后。
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初四,行冊立禮。
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初八生皇七子永琮。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隨駕東巡;
三月十一日,崩于回鑾途中的德州舟次,年三十七;
三月 二十二日,帝親定謚“孝賢”,五月二十一日行冊謚禮。
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勝水峪裕陵地宮。
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謚,全謚“孝賢誠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順輔天昌圣純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