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門事件背后的真相
水門事件(Watergate scandal,又稱水門丑聞),是上世紀70年代發生在美國的一起震驚世界的政治丑聞。下面小編給大家講解水門事件背后的真相。
1972年尼克松“水門事件”比想象的更黑暗?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為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James W. McCord, Jr.)為首(20多年后,專家考證,幕后策劃是白宮律師迪安)的5人闖入位于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并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
事件發生后尼克松曾一度竭力掩蓋開脫,但在隨后對這一案件的繼續調查中,尼克松政府里的許多人被陸續揭發出來,并直接涉及到尼克松本人,從而引發了嚴重的憲法危機。
1973年10月特別檢察官考克斯對總統尼克松的調查進入關鍵時刻,前者要求尼克松交出與水門事件有關的證據。
20日,周六,晚。尼克松下令,要求司法部長理查德森罷免考克斯的職務。但理查德森拒絕了總統的要求。隨即辭職。司法部副部長拉克爾 肖斯接任司法部長后,也因拒絕罷免特別檢察官而辭職。最后司法部的三號人物博克成為司法部代理部長,才答應罷免特別檢察官。尼克松更動員FBI封鎖特別檢察官及司法長官、次長的辦公室,宣布廢除特別聯邦檢察局,把此案的調查權移回司法部。面對尼克松濫用行政權力來維護自己,招來國民嚴重指責。
1973年10月31日,美國眾議院決定由該院司法委員會負責調查、搜集尼克松的罪證,為彈劾尼克松作準備。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員會決定公布與彈劾尼克松有關的全部證據。7月底,司法委員會陸續通過了三項彈劾尼克松的條款。尼克松于8月8日11點35分致信國務卿基辛格宣布將于次日辭職,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
尼克松被指“遠比想象中更要壞、更糟糕”,他在五年半任期內反言論自由、反民主黨、妨礙司法公正,以及篡改歷史。
1974年8月,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因“水門事件”,遭到彈劾而被迫辭職,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因丑聞而中途下臺的總統。
在事件過去近40年后,當年報道此事的兩名記者鮑勃 伍德沃德和卡爾 伯恩斯坦9日在《華盛頓郵報》聯合發表文章稱,尼克松“遠比想象中更要壞、更糟糕”,文章說他在五年半任期內反言論自由、反民主黨、妨礙司法公正,并且曾篡改歷史等。
尼克松阻止調查
1972年6月17日凌晨,一群穿著西裝,戴著橡膠手套的竊賊,潛入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國家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并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
兩位當事的記者強調:“另一個……我一直堅持的,不受挑戰的理念:總統掩蓋犯罪的真相,比犯罪本身更嚴重。這一理念制約了尼克松犯罪行為,并限制其破壞范圍”。
水門事件的“深喉”費爾特30年后才曝光身份。
“尼克松導演的‘水門事件’,最致命的打擊是公然挑戰美國的憲法”,這遭到廣泛的反對,包括共和黨內部。兩位當事記者闡述了尼克松如何把白宮變成了“犯罪中心”。
兩位記者共同認為,在“水門事件”之前,尼克松的白宮政府就已經形成了秘密偵查、入室盜竊、竊聽,蓄意破壞的工作方式。在此之前的1969年,尼克松總統在未獲得法院的許可下,指示當時的國務卿基辛格對聯邦調查局下令,對17位記者進行監視。
歷史點評:水門事件,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聞事件之一。尼克松宣布辭去總統職務,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因丑聞而中途下臺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