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佛祖的師父是什么人
《西游記》中的如來佛祖是西天極樂世界的最高統(tǒng)治者,法力無邊,全知全能。然而作者在塑造這一神圣人物時,卻不時地賦予其世俗化的品性,使其脫離了宗教人物的標簽模式,那么如來佛祖的師父是什么人?
如來佛祖師父猜測
混鯤祖師。修“玄靈氣”,弟子無數(shù),什么蟒牛蛇獸、蛟鵬獅猴……各種形象各異的生靈都來者不拒。最得意處是有兩大弟子。大弟子名喚接引道人,二弟子名喚準提道人,端的也是仙心非凡、道行功深。兩人一手創(chuàng)立了一門派別——名喚西方教,分任大、小教主。
大弟子接引道人學太上老君之法,元神化身于迦毗羅衛(wèi)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做那轉世苦修,這小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卻也是個仙心泛濫、天縱奇才之人。后來王子獨自靜坐于一棵菩提樹下七天七夜,竟豁然功法圓通,得悟大道,人皆稱其為“佛”,又尊其為釋迦牟尼尊者,即如來。這釋迦牟尼自此仙心蕩漾,竟創(chuàng)立出一門派別——名喚佛教。
二弟子準提道人也就是書中所說的西方妙法祖菩提,其間不知與接引道人間發(fā)生了什么變故,卻神秘消失,從此再不聞蹤跡。多年后,有一天產(chǎn)石猴橫空出世,得一來歷神秘的菩提祖師傳授一身驚人道法。
如來佛祖相關傳說
傳說如來佛祖在成道后,首先趕往婆羅奈城郊的鹿野苑,尋找曾隨他一道出家的五個侍從,并向他們講說“四諦”之理。由于從不同角度講了三遍,佛史稱作“三轉法輪”。
如來佛祖還主張要堅持“中道”原則,即既要避免極端苦行,又反對性情縱欲,只有“中道”才是解脫的“正道”。這是如來佛祖首次宣講佛法,所以也稱為“初轉法輪”。盤陳如等五人信仰了如來佛祖教義,成為他的首批僧侶,號“五比丘”。
如來佛祖一天的活動似乎很有規(guī)律,他黎明起床,坐禪靜思,近中午時,外出乞食。有時在午飯前訪問某些沙門。中午飯后,到聚落外的靜寂處坐禪沉思。黃昏為弟子宣法,或到聚落里向俗人傳教,一直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是漫游、布道,雨季停止旅行3個月,稱為“伐沙”(坐夏)。
如來佛祖的這種生活方式,當是早期僧侶的生活縮影,后來就形成了佛教的某些生活規(guī)則、戒律的雛型。
如來佛祖?zhèn)鹘趟叩牡缆罚旧鲜巧痰馈!堕L阿含·游行經(jīng)》比較系統(tǒng)地記載了如來佛祖成道前由北向南所走的路,以及入滅前由南向北走的路,這兩條路很少偏離當時的商道。如來佛祖常年來往于摩揭陀國的王舍城和拘薩羅國的舍衛(wèi)城,這里沙門運動特別活躍,傳說頻毗沙羅王之弟迦留曾召集96種“外道”舉行大齋。
當時的王室,是沙門運動的支持者。佛院的傳教,就一直得到商人和王族的支持。他有兩個最重要的經(jīng)常說法的住處,一處在舍衛(wèi)城南的盤園精舍,這是拘薩羅國富商須達多(給孤獨長者)布施的;一處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竹林是迦蘭陀長者所贈,精舍是頻毗沙羅王出資建造。
如來佛祖在傳教中經(jīng)常與“外道”沙門辯論。據(jù)佛典記載,如來佛祖總是在辯論中取勝,使他們紛紛皈依佛教。有一次如來佛祖走在鹿野苑的路上,遇到一位“邪命外道”沙門,如來佛祖對他說法,表示自己已經(jīng)成道,這位“邪命外道”搖頭離去,走上另一條路。、
如來佛祖創(chuàng)立佛教
釋迦牟尼少年時代接受婆羅門教的傳統(tǒng)教育,兼習兵法與武藝,是一個騎射擊劍的能手。到成年時,娶同族摩訶那摩長者的女兒耶輸陀羅為妻,生有一子名羅睺羅。相傳釋迦牟尼十四歲那年曾駕車出游,在東南西三門的路上先后遇著老人、病人和死尸,親眼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慘的現(xiàn)象,非常感傷和苦惱。
最后在北門外遇見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門,從沙門那里聽到出家可以解脫生死病老的道理,便萌發(fā)了出家修道的想法。二十九歲(一說十九歲)時,他不顧父王的多次勸阻,毅然離開妻兒,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離家之后,釋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學習禪定,后又在尼連禪河畔的樹林中獨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后來七天進一餐,穿樹皮,睡牛糞。六年后,身體消瘦,形同枯木,仍無所得,無法找到解脫之道。于是便放棄苦行,入尼連禪河洗凈了身體,沐浴后接受了一個牧女供養(yǎng)的乳糜,恢復了健康。之后他渡過尼連禪河,來到伽耶城外的蓽缽羅樹(后稱菩提樹)下,沉思默想。
據(jù)說,經(jīng)過七天七夜,終于恍然大悟,確信已經(jīng)洞達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斷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貪、瞋、癡等煩惱不再起于心頭。這標志著他覺悟成道,成了佛,佛即如來佛祖,意為覺者、知者。這一年釋迦牟尼三十五歲。
釋迦牟尼成佛后,開始他的傳教活動。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隨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陳如等五個侍從,并向他們講說自己獲得徹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稱這次說法為初轉法輪。釋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跡遍布恒河流域。
所到之處,專心講道。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義,并組成了傳教的僧團。弟子據(jù)說有五百人,著名的有大迦葉、舍利弗、目犍連、阿難陀、優(yōu)婆離等十大弟子。佛、法、僧這佛教的三寶已具備,佛教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