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囊皇帝廬陵王的趣聞
廬陵王估計是唐朝歷史上最窩囊的皇帝了,終究被他媽趕下皇位,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窩囊皇帝廬陵王的趣聞,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窩囊皇帝廬陵王的趣聞:
為什么武則天之前是允許了自己的這個兒子成為皇上了呢?據說是因為李顯這個人庸弱無能,武則天覺得自己在后面也是能控制住這個皇帝的,但是沒想到這個皇帝登上皇位后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李顯把自己的皇后韋后的父親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為侍中(宰相職),裴炎立馬表示不可。李顯大怒說:“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
于是裴炎聽后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對中宗的舉動大為惱火。所以呢繼皇帝位才55天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被貶出長安,后來中宗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也就是睿宗。
由此可以看出武則天之所以之前沒有立馬當皇帝是因為她覺得自己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兒子,而這個兒子一旦不聽話的話她就會立馬廢掉自己的兒子,這就是武則天的權利所在!
在武則天晚年的時候因為很多的事情,其中還包括自己的夢,就重新立李顯為太子,這就是李顯的第二次當皇帝了,那么李顯又為什么被他的老婆殺死了呢?
唐中宗李顯的墓碑
這就有一個故事了,在李顯被廢的那段時間里面,他每聞武則天派來使者,便以為是來殺他的,嚇得渾身哆嗦,嚎啕大哭,甚至要自殺。韋氏總是百般安慰他:“禍福無常,未必一定是賜死,何必這般慌張呢?”同時小心翼翼招待來使,屢屢都能應付過關。
所以呢李顯對韋氏感激不盡,他發誓說:“今后若能重見天日,我一定讓你為所欲為,決不防御禁止。”韋氏聽后十分高興。
這就是伏筆啊,,等到李顯復位之后呢,他給了韋氏很大的權利,并讓韋氏每臨朝,垂幔坐殿上參與朝政,一如武則天在唐高宗之世,這樣的韋氏就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了!
到了最后據說是韋氏還假借治病為名,與通醫術的散騎常侍馬秦客私通;以調膳為名,與善烹調的光祿少卿楊均淫亂;以騎馬為名,與善騎術的國子祭酒葉靜能勾勾搭搭。而李顯對此也是特別容忍的,從這就能看來李顯是真的很懦弱了!
但韋氏仍擔心李顯最終會查究她淫亂之事,同時她又急于想做成“武則天第二”的美夢;而安樂公主則希望母后當上女皇帝后,自己能當皇太女。于是,母女倆便在李顯最喜歡吃的肉餅中下了毒。
所以呢,這關一生都受制于女人,甘愿戴綠帽子的五十五歲的唐中宗李顯,最終還是死在了自己最親的兩個女人手中,真是可悲啊!
廬陵王唐中宗的簡介:
廬陵王,中國古代郡王爵。歷朝可考者凡14人,其中最出名的自然是唐中宗李顯了。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
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后,被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則天臨朝稱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廢為廬陵王先后遷于均州、房州等地。圣歷二年(699年)召還洛陽復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復位。
中宗在位期間,恢復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館學士,發展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往,實行和親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保證了邊疆地區的穩定。
唐中宗前后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終年55歲,謚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謚孝和皇帝),葬于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