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代皇子的真實歷史
清代皇子難“減負”,虛歲滿6歲一年只能休息5天,這是怎么回事?趕緊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您推薦的揭秘清代皇子的真實歷史,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揭秘清代皇子的真實歷史:
在歷代皇帝中,清代對子弟教育最嚴格。
清代皇家教育到康熙“平定三藩”后才確立正規制度,據《養吉齋叢錄》記載:“我朝家法,皇子、皇孫六歲,即就外傅讀書。”意思是皇子虛歲滿6歲便開始讀書,早5點到下午3點,共10小時。一年只能休息5天,即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生日、自己生日,此外連除夕都不能放假。
雖然是凌晨5點開始上課,但皇子需凌晨4點到書房復習前天的功課,夏天雖熱,皇子讀書時卻不允許使用扇子祛暑,每學一個字,即要寫100遍,一段課文,要朗誦120遍。
康熙皇帝年幼讀書,曾累得咳血,故四書五經能倒背如流,而乾隆皇帝14歲就能做到這一點,故深得康熙喜愛。
皇子們除了學習漢文經典外,12歲以后還要學習滿文,14歲開始學習騎馬、射箭,教習由滿蒙諳達充任,他們無師傅之稱號,見皇子時須下跪請安,自稱奴才。皇子長大后,還有武功課,包括拳術、鳥槍、刀劍、火器等。西方傳教士張誠曾說,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夏天,康熙帶著7個皇子巡視塞外,整整一個月里,這些皇子終日躍馬揚鞭,搭弓射箭,不亦樂乎。
據野史載,乾隆時上書房總師傅是名臣王杰,后來在扳倒和珅中,他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次乾隆到上書房閑逛,看王杰正責罰讀書不用功的皇子下跪,感到很生氣,說:再怎么說,這也是皇子,將來可能當皇帝,怎能不顧君臣之禮?王杰回答說:“教者堯舜,不教者桀紂,為師之道乎!”意思是教得好,可能成明君,教不好,可能成暴君,老師必須有師道尊嚴。乾隆無可奈何,便令皇子復跪。
當然,這只是野史作者的理解,事實上清盛期皇帝幾乎每天都會去上書房巡視,康熙尤勤,每天9點左右到上書房聽皇子們背書,有時下午四五點鐘還會再來一趟,帶著大臣們一起聽皇子背書。皇子們直到結婚分府后,方能免除此番苦役。
醇親王奕譞在《竹窗筆記》記載:“如屆時功課未完或罰書罰字,俟師傅準去吃飯方去,隨侍內諳達、太監等無敢催促者,下書房亦然。師傅在書房惟吃晚飯。某屋念書及某人在某間下屋均由上指定。”清人趙翼在《檐曝雜記》中對此曾大發感慨:“本朝家法之嚴,即皇子讀書一事,已迥絕千古。”
晚清光緒年間雖無皇子,但亦注重對貴胄的培養,但形式有改變。1905年,兵部與練兵處奏準成立陸軍貴胄學堂,以慶親王奕 為管理大臣,馮國璋為總辦,次年4月開學,設軍事、天文、地理、歷史、算術等科目,對八旗貴胄進行新式教育,招收學員近百人,另有40余名有職任王公亦命為聽講員。
康熙的簡介:
清圣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鄭氏臺灣)、親征噶爾丹、保衛雅克薩(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保清王朝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
康熙帝開創出康乾盛世, 被后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 ,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
乾隆皇帝簡介: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后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弘歷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弘歷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弘歷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受災百姓,在位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并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國庫日漸充實。弘歷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并拓廣了領土,并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占領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弘歷在位期間,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形成于乾隆年間。但是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并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文字獄之風比康熙、雍正時期更加嚴酷。 卒于嘉慶四年(1799年),享年89歲。廟號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圣純皇帝。葬于清東陵之裕陵。
弘歷是世界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君王。有人說,統治紀錄的創造者應該歸為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然而眾所周知,太陽王五歲登基,二十二歲才對統治國家產生興趣。他的實際掌權時間不過50年。而從胤禛咽氣那一分鐘起,到弘歷自己咽氣那一刻,弘歷手握專制皇權64年,一天也沒有與他人分享。
弘歷是世界上運氣最好的君王之一。其一,他一生身體健康,沒有遇到大災大病。其二,他在25歲的盛年繼位,獲得最高權力的過程非常順利,毫無波折。其三,他在一個恰到好處的歷史節點登上帝位。在此之前順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統治,已經給弘歷打下了良好的統治基礎。
弘歷是一個深情而專一的丈夫。他與孝賢皇后伉儷情深,可謂舉案齊眉,恩愛無比。皇后不幸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去世后,弘歷悲痛欲絕,追念終生,寫下數百首悼亡之詩,其辭句感情真摯,令人動容,是他所有詩詞中最見真情的上乘之作。弘歷還是一個極為孝順的兒子。
弘歷還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詩人,他一生作詩41863首(也有說是三萬九千多首或者是十萬首的,但多不可信),而《全唐詩》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不過可惜乾隆雖然博覽群書,但是喜歡賣弄學問,為了韻腳甚至不惜造字,讓他的詩生僻難懂,還十分拗口。這也有可能是因為他作詩如此之多,卻沒有一首流傳下來的原因。
弘歷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專制者。嚴重壓抑了民眾甚至官僚階層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化了同時也僵化了專制體制,給以后的發展制造了巨大障礙。他對社會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嚴密控制,滅了任何不穩定的萌芽。
弘歷是中國歷史上文字獄制造者之一。乾隆年間的文網之密,文禍之多,是中國歷史上文字獄的頂峰,由牽強附會、望文生義、捕風捉影造出的文字獄在乾隆時期,共發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處以死刑。
弘歷固步自封,錯過了了解西方世界的最佳機會。歐洲這時建造出新式戰艦,在各個方面迅猛變革、發展之時,也正是在弘歷自我陶醉之際,與清帝國擦肩而過,迅速超越。
弘歷浪費奢侈。六下江南花費巨大。原本經過康熙和雍正的努力,國富民強國庫充盈,但在弘歷的揮霍下國庫卻變得囊中羞澀。六下江南還對百姓造成了非常重大的災難。晚年的弘歷更是變本加厲,埋下了讓清朝從“康乾盛世”極快的轉向了“道咸衰世”之后一蹶不振走向滅亡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