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頒獎詞300字
頒獎詞在表達方式上,需要將敘述、議論、抒情這三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你看過哪些偉人頒獎詞300字?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偉人頒獎詞300字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偉人頒獎詞300字
楊振寧:明月共同途
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楊振寧先生是跨世紀的偉大物理學家,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里程碑性貢獻。他心系祖國科教事業,為國家的科技發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的成立。
頒獎辭
站在科學和傳統的交叉點上,驚才絕艷。你貢獻給世界的,如此深奧,懂的人不多。你奉獻給祖國的,如此純真,我們都明白。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
張順東、李國秀夫婦:自強敏天行
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烏龍鎮坪子村村民。榮獲云南省道德模范稱號,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張順東和妻子李國秀身殘志堅、自立自強,用奮斗創造幸福生活,照顧年邁老人、撫養年幼孩子以及失去雙親的2個侄女,書寫了“踏出脫貧路、撐起半邊天”的感人故事。
頒獎辭
山對山來崖對崖,
日子好比江中排,
毛竹天生筋骨硬,
順風順水出山來。
李家大姐人才好,
張家大哥看上她。
沒腳走出致富路,
無手繡出幸福花。
蘇炳添:秉心自超越
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男子60米、1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
“中國飛人,亞洲之光”。在年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蘇炳添跑出9秒83,以半決賽第一的成績闖入決賽并打破亞洲紀錄,成為中國首位闖入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運動員。決賽場上,蘇炳添是一排黑人中間唯一的黃種人,他再次打開10秒大關,以9秒98的成績獲得第六名。
頒獎辭
世界屏住了呼吸
9秒83
沖出亞洲的速度
你超越傷病和年齡,超越了自己
你奔跑的背后,有強大的祖國
朱彥夫:慷慨是英雄
88歲,長津湖戰役幸存者,曾榮獲“時代楷模”“人民楷模”稱號。
14歲參軍,先后10次負傷,3次立功。在朝鮮戰場上,他所在連隊當時與敵軍在零下30多度的惡劣天氣里血戰了三天三夜,最終僅有他一人生還,但他身負重傷,昏迷93天,先后經歷47次手術后,被截去四肢,沒了左眼,右眼視力僅剩0.3。新中國成立后,朱彥夫主動放棄榮軍療養院的優厚待遇回鄉,用25年時間帶領鄉親治山治水,改變了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
頒獎辭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
士兵,于你不只是經歷
沒有屈服長津湖的冰雪
也沒有向困苦低頭
與自己抗爭
向貧窮宣戰
一直在戰斗,一生都在堅守
人的生命,應當像你這樣度過
顧誦芬:沖天鵬翅闊
91歲,飛機空氣動力學家,兩院院士,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顧誦芬生于書香門第,7歲時在北平時,目睹日軍轟炸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業報國。自1956年起,顧誦芬先后參與、主持我國第一款自主設計的噴氣式機型的氣動布局和全機的設計,并創造性解決了大超音速飛行的飛機方向安定性問題和跨音速的飛機抖振問題。顧誦芬的工作經歷與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軌跡完全重合。他見證了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構建起現代航空產業體系的過程。
頒獎辭
像靜水深流,
靜水里涌動報國的火,
似大象無形,
無形中深藏著強國夢。
心無旁騖,
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
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陳貝兒:江海意無窮
陳貝兒,40歲,香港出生,在傳媒行業工作近。20初,無線電視策劃制作12集脫貧攻堅主題紀錄片《無窮之路》,陳貝兒和拍攝團隊赴貴州、四川、云南、廣西、寧夏、海南等六個省(區)實地拍攝采訪。
在歷時三個月的拍攝時間中,陳貝兒和拍攝團隊跨越14個曾經處于深度貧困的地區,“沉浸式”體驗當地居民生活,節目體現了國家扶貧工作為當地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刻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拉近了內陸和香港同胞的心靈距離,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注入了更強信心和動力。
頒獎辭
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身,
讓雙腳沾滿泥土。
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
用鋼梯超越了懷疑。
一條無窮之路,
向世界傳遞同胞的笑容,
你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
吳天一:長松蔭高原
86歲,塔吉克族,從事高原醫學研究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曾榮獲“71勛章”。
吳天一院士投身高原醫學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的國際標準,開創“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了藏族群眾上萬人。在青藏鐵路建設期間,吳天一院士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如今80多歲的吳天一院士仍然堅守在青藏高原之上,守護著高原人民的健康。
頒獎辭
喝一口燒不開的水,咽一口化不開的糌粑,
封存舍不下的親情,是因為心里有放不下的夢。
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目標更高。
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條路,開辟了一條路。
江夢南:無聲玉滿堂
女,瑤族,清華大學生物信息學博士研究生。
半歲時,江夢南因用藥物失聰,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從字、詞到日常用語,她對著鏡子學口型、摸著父母喉嚨學發音,通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從小到大,憑借優秀的學習成績,她成為家鄉小鎮上近年來唯一考上重點大學,最終到清華念博士的學生。
按照計劃,江夢南將于明年博士研究生畢業,她就讀生物信息學專業,江夢南的目標始終是明確的,那就是解決生命健康的難題。
頒獎辭
你覺得,你和我們一樣,
我們覺得,
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尋常。
從無聲里突圍,
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
新時代里,你有更堅定的方向。
先飛的鳥,一定想飛得更遠。
遲開的你,也鮮花般怒放。
彭士祿:潛龍育神軀
已故科學家(享年96歲),革命英烈彭湃之子,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被追授為“時代楷模”。
彭士祿是我國著名的核動力專家,中國核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上世紀50年代,他隱姓埋名投身核潛艇研制事業,擔任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貢獻。改革開放后,他負責引進大亞灣核電站,組織自主設計建造秦山核電站二期,引領我國核事業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
頒獎辭
歷經磨難,初心不改。
在深山中傾聽,于花甲年重啟。
兩代人為理想澎湃,
一輩子為國家深潛。
你,如同你的作品,
無聲無息,但蘊含巨大的威力。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頒獎詞
一、孔子
他沒有什么萬卷巨著,萬余字的語錄是他一生思想的濃縮;他沒有什么驚天事跡,極平凡的言行卻給后人樹立了萬世楷模。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統,寰球世界也必將因他而和諧;華夏文明因他而燦爛,未來明天也必將因他而美好。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他,一個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他用最銳利的智慧開啟了那一道道塵封的門,陽光從那錯開的門縫間擠出來,于是門外面鋪滿黃金;他用最樸實的教誨鑄造了一把堅韌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銘心!于是,子子孫孫有了一條光明的大道。
二、屈原
靜靜汨羅,守護著他的靈魂;皇皇離騷訴說著他的忠貞。在那個視人民如草芥的動蕩年代,他用自己的血淚詮釋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個朝秦暮楚的戰亂時期,他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愛國精神。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的心,與日月爭輝。
他用他的一腔熱血,譜寫了一曲長久流傳的贊歌。一介書生的他,雖然沒有回天之力,可他以他的精神感染了無數中國人。堅持真理,熱愛祖國,在世人眼中,就是屈原的代名詞。
“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為了這一信仰,他受到讒言的中傷,由一個三閭大夫淪為被放逐的落魄詩人,但是靈魂的高尚足以震懾那些卑鄙的政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詩人的志向,更是一位愛國人士矢志不渝的人生信約。不愿做亡國奴的他,懷著一腔愛國熱情和憤恨抱石沉入了汨羅江。作為一個詩人他是不用死的,作為一個心懷祖國的政治家,但當他知道國家滅亡的時候,他又不得不死。屈原,帶走了自己的肉體,留給人們一個永不泯滅的高尚靈魂。
當黎明還黝黑時,他就觸著光亮而長吟。上下求索,踽踽獨行。他使一條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個站立的靈魂得到了不朽的詮釋
他用他的一身熱血,譜寫了一曲長久流傳的贊歌。一介書生的他,雖然沒有回天之力,可他以他的精神感染了無數中國人。堅持真理,熱愛祖國,在世人眼中,就是屈原的代名詞。
三、司馬遷
廢寢忘食,他用赤誠之心完成了無韻之離騷;含垢忍辱,他用頑強之志鑄就了史家之絕唱。一部《史記》,講述著一個史學家應有的良知;一部《史記》,見證了一個史學對歷史的忠貞;一部史記,記載的不僅僅是歷史,更是我們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
他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恥辱,卻還能鎮定日若,因為他的心中有一個不滅的信念,他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為實現自己的諾言而拼搏。男兒大丈夫,說到就要做到。是他記錄下了中國三千年的歷史,見證了歷史的滄桑。
誰,能忘卻自己的榮辱,彈響“史家”之千古絕唱?誰,能幽愁發憤,引出無韻之《離騷》?他以海的大度包容了內心之苦、世人之諷,他以山的剛毅正直書寫了兩千年的滄海桑田。他的堅韌撼動歷史,彪炳史冊;他的剛正直上霄漢,照耀塵寰!
四、王昭君
大漠的沙石曾聆聽過她對國家不舍的琴音;塞北的寒風曾見證過她對民族和諧的期盼。她僅僅是一個女子,一個柔弱的女子,卻在國家危難之際甘愿犧牲自己。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女性最偉大的光芒。這光芒,讓所有的男兒汗顏,讓堂堂的東漢愧色。
你海棠般嬌羞的容顏,你菊花般孤高的傲世風骨,你柳絮般飄飛的沉思,你桃花般紅消香斷的淚痕,都在這廣漠中消隱。你的聰慧,癡迷著漢賦唐詩的韻律,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著歲月無痕的憂傷,怎能不形銷骨立;你的清高,拒絕著蠅營狗茍的生活,怎能不心力交瘁?你默默地離去,為了那永世的安寧,你的名字載入史冊,也記載下人們對你永恒的記憶。
五、諸葛亮
他,六出祈山,只為國家能早日統一;他,七擒孟獲,只為民族能和諧共處。中軍帳里,他實踐著一個讀書人所應有的理想;五丈原前,他完成了一段無愧生命的艱辛歷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是他一生的寫照。
不出門便能洞悉天下大事,一雙慧眼穿透時空,將天下大事分析地絲毫不差。他沒有神力,他只是一介書生,但他胸懷天下,將復興大漢江山視為己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盡管他的宏圖偉業沒有得到實現,但他已無疑是智慧的化身,一代忠臣良相的楷模。
一顆忠心,兩朝元老,三顧茅廬而三分天下,五丈原頭,八卦陣中,六出祁山而七擒孟獲。赤膽忠心,足智多謀,助他人之霸業,成自己之威名。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六、李白
有人說,他是一個酒鬼,終日與酒共眠;有人說,他是一個俠客,執劍行走千岳;有人說,他是一個詩人,驚天地泣鬼神;有人說,他是一個仙人,被貶謫過人間。其實,他已不是他。他代表著一種精神,一種宏大豪放的不朽精神;他成了一座豐碑,一座永遠聳立不倒的豐碑。
他自由,豪爽,不受名利與富貴的羈絆,他逍遙自在,四處行走,仿佛世間的種種紛爭與摩擦都和他無關,他只關心他的.朋友,他的詩,他的酒。他就是他,獨一無二的詩仙。
一星升起,他燦爛的是整個盛唐星空。他飄逸,欲上青天攬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輩豈是蓬蒿人!他用酒滌蕩自己的秉性,用詩放牧自己的靈魂!
七、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只這一句,就讓無數后人享用一生。他把苦難研成墨,他把貶謫當成筆,揮豪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曠達的詞章。他讓我們領悟到:面對生活坎坷所應有的樂觀態度,面對人生浮沉所應有的強勁風度。
他的文學成就舉世無雙,他的人生卻充滿坎坷,然而再多的挫折與磨難也沒有將他打倒,他始終笑對生活中的無奈,過著屬于自己的生活。他開宋詞豪放派的先河,影響了后世的詞。蘇軾的貢獻是無窮的,是偉大的!
你站在中國文壇的黃金馬車上翹首遠瞻,你立在宦海沉浮的風口浪尖上躑躅向前。你年少成名,初露鋒芒,文驚四座,中年坎坷,遠謫異地,可正是在你官途暗淡之際,卻真正喚醒了你人生璀璨的群星,面對灰暗肅殺的寒冬,你從容的輕揮蘭手,抽出了早春第一枝新綠。謫仙的揮毫灑脫與詩圣的鏗鏘有力,在天地自然的鬼斧神工下,熔鑄成你不屈的豁達魂靈。那夜空中熠熠閃光的銀河是對你最佳的溢美之詞,這大地上奔騰豪邁的長江是對你無上的禮贊之章,這一切的繁華與辛酸,都匯聚成為五千年一個詞壇巨人的名字——蘇軾。
八、辛棄疾
他是一把倚天巨劍,被歷史的烈焰燒紅過,被人世的無情錘打過,力量與霸氣因此得到完美地結合,劍指過處莫不俯首稱臣;他又是一枝修長飽滿的墨筆,筆尖下可以流淌出風格迥異的詩句,豪放灑脫可如滔天巨浪勢不可擋,清新雋永如妙齡少女婀娜多姿。
他隨時間的長河大起大落:輝煌時立馬橫刀指點江山,失落時如墻角之花般寂寥。他完美地將文韜與武略集于一身,令后世無數文人墨客與將士自慚形穢。皇帝可以冷遇他,朝廷可以冷遇他,人民也可以忽視他,但他清楚地認識到,自己不可以冷遇那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他要用萬丈豪情點燃熊熊大火,燒退來犯的賊寇,燒毀那紙醉金迷的繁榮,用心靈無限的光芒照亮世間黑暗的角落。
他――辛棄疾,一位俠之大者,一位傲立于天地間的民族英雄!
關于杰出人物三分鐘演講稿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所演講的題目是周瑜——赤壁戰 說起三國,我們就會想起的赤壁之戰,而說起赤壁之戰,我們就會想起蘇東坡那首的《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墻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東坡這首詞寫得可真是大氣磅礴,它使我們想到三國時代的英雄氣概、浪漫情懷。
首先我來敘述一下赤壁之戰的故事:
曹操在基本統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揮師南下,企圖一舉消滅據有荊州的劉表和江東的孫權,統一全國。八月,劉表病逝,次子劉琮屯襄陽,劉備屯樊城。九月,曹操至新野,劉琮不戰而降。因江陵貯有劉表的大量糧草兵器等,劉備從樊城向江陵撤退,并命關羽帶領水軍經漢水到江陵會合。曹操親率輕騎五千,日夜兼程追趕,在當陽長坂(今湖北當陽東北)打敗劉備,占領江陵。劉備放棄撤往江陵的計劃,折向東南漢水方向撤退,和自漢水東下的關羽水軍會合, 并與劉表長子江夏太守劉琦所部一萬余人聯軍退至夏口,圖謀聯合孫權抗
擊曹操。 當曹操南下時,孫權派魯肅出使荊州,吊劉表喪,兼說劉備同心御曹。魯肅與劉備相遇于當陽,后劉備用其計退至鄂縣樊口。時曹操據江陵, 將順流東下,形勢緊迫,劉備遣諸葛亮隨肅往東吳。諸葛亮到柴桑,此時孫權已接到曹操威脅的書信,說訓練好水師八十萬,要與孫權在吳地決戰。孫權不愿以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曹操,又顧慮孫劉聯軍不能與曹操相匹敵,猶豫不決。諸葛亮對他分析敵我雙方的利弊,指出曹操勞師遠征,士卒疲憊。北人不習水戰。孫劉聯合,定可取勝。孫權部下以魯肅為代表的主戰派和張昭為首的主和派也展開了激烈爭辯。諸葛亮指出主和派意見的錯誤,進一步消除了孫權的顧慮。孫權決心聯劉抗曹,從鄱陽召回周瑜。周瑜支持諸葛亮和魯肅的意見,指出,實際來自中原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且已疲憊不堪。所得劉表新降的七八萬人,人心并不向曹。加之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曹操的后患,這些都是對曹操的不利因素。孫權增強聯劉抗曹取勝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為左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周瑜率精銳部隊三萬人,沿江而上至夏口,與劉備統軍兩萬多人會合,共同抗曹。
孫劉聯軍溯江西進,與順流而下的曹軍在赤壁相遇曹軍初戰不利,退往長江北岸的烏林,雙方隔江對峙。北兵不慣船上生活,曹操下令用鐵索將戰船連鎖在一起,以減輕風浪顛簸。周瑜部將黃蓋建議采用火攻戰術以敗曹軍。曹操驕傲輕敵,相信黃蓋的詐降,黃蓋帶十艘蒙沖斗艦,滿載薪草膏油,外用帷幕偽裝,順風駛向曹船,因風縱火,燔燒曹軍船只,火勢延及岸上營壘。曹軍人馬燒溺,傷亡慘重。周瑜、
劉備軍隊水陸并進,曹操沿華容小道,向江陵方向狼狽退卻,加以瘟疫、饑餓,曹軍損失大半。 赤壁戰后,曹操退回北方,再無力南下。劉備通過這次戰爭也乘機占據荊州大部。稍后又奪得劉璋的益州。孫權據有江東,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割據局面。
下面我來評價一下赤壁之戰中的周瑜
周瑜戰前的準備工作:
一、 周瑜先為抗曹出兵“正名” 周瑜把曹操定位成“漢賊”,提
出“為漢家除殘去穢”。使得抗曹成為出師有名,以順誅
逆的軍事行動。
二、 周瑜分析了曹操必敗東吳必勝的理由。
1、 發動戰爭的性質:孫權所把握的是正義的旗幟;
2、 曹軍長途跋涉而孫劉聯軍以逸待勞;
3、 軍事力量的分析:曹軍從北邊帶兵十幾萬加上劉琮投降
的七八萬做多不過二十五六萬人不到八十萬,曹軍水土
不服,長途跋涉,不習水戰;
4、 曹操后方的存在的致命的弱點: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后患。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藁草,驅中
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四者,
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三、投降的危害性:別人還能為臣孫權無路可走也。
通過戰前周瑜用以上所列的的準備說服了孫權,打消了孫權的顧慮為赤壁之戰穩定了后方,從這戰前的準備可以看出周瑜能抓住事情的本質,能冷靜的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運用得當。
周瑜戰中計策運用:
1、 運用打黃蓋瞞過蔡中蔡和;
2、 運用假書信令曹操殺了主將蔡瑁和張允;
3、 運用火攻滅了曹操; 通過在戰中周瑜計策的運用可以看出周瑜在于人斗智斗勇時左右逢源,才智過人。 以上是我本人個人的看法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