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名人尊師的故事
通過故事可以了解到一些未親身經歷、親眼見證的事情;你是否在尋找“講述名人尊師的故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講述名人尊師的故事簡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講述名人尊師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 教子尊師傳為佳話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少有的明君,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李世民懂得國家要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認為教誡太子諸王是“當今日之急”。因此,他給幾個兒子選擇的老師都是德高望重、學問淵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誡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師。
一次,太子的老師李綱因患腳疾不能行走。怎么辦呢?在封建社會,后宮森嚴,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轎外,其他官員不要說坐轎,就是出入也是誠惶誠恐。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許李綱坐轎進宮講學,并詔令皇太子親自迎接老師。
后來,唐太宗又叫禮部尚書王圭當他第四個兒子魏王的老師。有一天,他聽到有人反映魏王對老師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氣,他當著王圭的面批評兒子說:“以后你每次見到王圭,如同見到我一樣,應當尊敬,不得有半點放松。”從此,魏王見到老師王圭,總是好好恭迎,聽課也認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嚴,他的幾個兒子對老師都很尊敬,從不失禮。唐太宗教子尊師也被后人傳為佳話。
抗金名將岳飛: 尊敬師長終身思慕
岳飛,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南宋抗金名將,他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杰出的軍事統帥。
岳飛的老師名叫周侗,據說他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300斤的弓。周侗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飛一定會到老師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300斤的弓發出3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報國的忠心。
名人尊師經典故事
古往今來,尊師重教的故事在歷史長河里絢爛艷麗,長久不衰。下面幾則名人尊師故事,從歷史中一步步走過來,經典而傳神,讀之獲益頗豐。
宋朝有個叫楊時的人,對老師十分尊重,少年時代,他就非常用功,虛心好學,后來滿腹才華,中了進士。楊時不愿做官,繼續鉆研學問,訪師求教。楊時為了請教一個問題,午飯后便去了老師程頤家里。守門的人說,程頤正在睡午覺,楊時不愿打擾老師的午睡,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著。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大,楊時凍得渾身發抖,但仍站在門外等著。程頤一覺醒來,這才知道楊時在門外雪地里已經等了很久,于是趕忙叫他進來。這時門外的雪,已經積有一尺多深了。楊時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稱贊,“程門立雪”的經典故事也傳誦至今。
孔子有七十二個有名的弟子,子貢便是其中之一。一次,魯國大夫在人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子貢聽了非常氣憤,當即以房子打比方說,老師的房子圍墻高十數丈,屋內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過是只有肩高的圍墻,一眼就可望盡的。子貢還把孔子比作太陽和月亮,說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貢悲痛萬分,便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子貢尊師之典范,讓世人敬仰。
1957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彭德懷身著便服,準備去接見北京市中小學模范教師代表。工作人員提醒說:“彭總,您是國防部長,應該穿軍服才好。”彭德懷卻說:“我今天是去見老師,學生見老師就應該穿便服。”彭德懷便服見師的生動經典故事,一直傳為美談。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說過:“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老師栽培。”1949年,華羅庚從國外回來,馬上趕回故鄉江蘇金壇縣,看望發現他數學才能的第一個伯樂王維克老師。華羅庚在金壇作數學報告時,特地把王老師請上主席臺就座,進會場時讓老師走在前面,就座時只肯坐在老師的下首。
這些經典故事,就像一面面明亮的鏡子、一個個醒目的航標,在我們行進的道路上熠熠閃光。
古代尊師勵志對聯故事
其一
致知若渴蘭浦甘霖生佳木
明德唯馨誼園丹桂拂清風
此聯“丹桂”當對“佳木”,無奈平仄不對,故換位。
其二
弟子受業禮樂先是射御書數
先生明經德才比之天地君親
尊師重教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在社會上流傳著許多尊師對聯故事。故事中的對聯,不僅妙趣橫生,而且抒發了對教師的敬愛之情。
中國當代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忠誠于教育事業。郭沫若曾為他題寫對聯: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此聯把事業、品德、理想、追求,都重筆濃縮于純樸的聯語中。
著名的教育家馬寅初先生,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1941年在重慶慶祝60壽辰時,周恩來為他手書了一副對聯:
桃李增華坐帳無鶴;琴書作伴支床有龜。
此聯十分工整精當,表達了周恩來對馬寅初教育成果的贊譽,對其健康長壽的良好祝福。
教育界老前輩、毛澤東夫人楊開慧烈士的父親楊昌濟先生曾撰一聯抒懷:
自閉桃源稱太古;欲栽大木柱長天。
楊老先生思想進步、品德高尚、學識淵博,他投身教育工作,默默無聞地實現“欲栽大木柱長天”之志,他這種甘為人梯的精神,深受后人的敬重!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長期在清華大學任教,深受師生愛戴。他在51歲時因積勞成疾不幸逝世,當時許德珩為他撰寫了一副挽聯:
教書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學,向時代學,向青年學,生能如斯,君誠健者;
生存五一載,愈艱苦,愈奮斗,與丑惡斗,與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
此聯簡括了朱自清先生的生平和性格,誠摯感人。
教師是學生步入知識殿堂的`引路人,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深得學生愛戴。教師節來臨之時,有位中學生給教師送了這樣一副對聯:
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數數含辛茹苦;
平行直線,交叉直線,異面直線,線線意切情深。
聯中巧嵌數學名詞,貼切自然,耐人尋味,表達了莘莘學子對教師的敬仰之情。
人之一生,孰能無師?因此,教師一直受到人們的尊重,社會上贊譽教師的對聯比比皆是。有一副長聯寫道: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加上五臟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誠滋桃李滿天下;
十卷詩賦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緯地理,連同六藝五經四書三字兩雅一心,誨人不倦,點點心血勤育英才澤神州。
此聯堪稱絕妙。上聯從一到十,下聯逆序從十到一,各用十個數目字按序排列,實屬不易。生動地寫出了人民教師甘作蠟炬愿為春蠶的崇高精神境界。
恩比青天,廣施甘露千株翠;節猶黃菊,報得春風一寸丹。
這一聯格調凝重,比喻恰當,寓意殊深,對粉筆生涯的人民教師作出了高度評價。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
這是一副由教師撰寫的對聯。作者把“粉筆”、“講臺”與“國運”連在一起;把“一顆丹心”與“鑄民魂”連在一起,令人更加感到教育工作的崇高,對辛勤戰斗在教育崗位上的教育工作者更加欽敬!
此外,還有一些尊師重教的對聯,如:
“尊師重教,中華史冊添異彩;興邦育才,神州大地起宏圖”。
“似園丁,汗水澆開桃李蕊;如慈母,心血育出棟梁材”。
“如春蠶無怨無悔,畢生獻給教育事業;像紅燭發光發熱,精心培育國家良材”。
“教書千秋偉業;育人萬世豐功。”
不勝枚舉,讀后,熱血沸騰。對教師職業更加一往情深。倍感教書育人的神圣,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