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屈原偉人事跡簡介
屈原,這位偉人,會永遠(yuǎn)楔在人們心里。那么你知道哪些屈原偉人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俗钚虑瓊ト耸论E簡介(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
最新屈原偉人事跡簡介篇1
伴隨著歷史的輪回,許多事物都被歲月消耗殆盡,而被篩選下來的不朽之物,則是人類的精華和結(jié)晶。現(xiàn)在,就讓我們穿越歷史,去撿拾遺失的美好。
我們小步在汨羅江邊,沉浸在屈原“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的哀號里,“亦作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誓言里,和著波浪的翻騰,望著混濁的江濤隨風(fēng)而去,不禁低吟:“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面對小人的挑撥離間,眾臣不名辯是非,屈原帶著憤恨與無奈被流放邊境,倡導(dǎo)國家團結(jié)的壯志未酬,為君主效力的愿望未圓,誰也無法理解忠臣的赤誠之心。就這樣,在那個陰雨朦朦的日子,帶著極度憤慨的心理,屈原終于遠(yuǎn)離了世俗,遠(yuǎn)離這個充滿污穢的世界!
的確,他本可以享受鶯歌燕舞,但保衛(wèi)國家的責(zé)任心讓他努力力挽狂瀾;他本可以與君主一樣沉浸在歡樂之中,但楚國的弱勢讓他憂心忡忡,終于,他絕望了,將生命斷送在大海里……
廣博的大海包容了屈原,洗清了他所容忍的屈辱。他曾經(jīng)的宣言:“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尋回了他的清白,他的壯語:“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將剛正不阿詮釋;他自謙:“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體現(xiàn)了自我完善。他那鏗鏘有力的話語,堅定不屈的意志,將愛國精神推向了高潮。當(dāng)我們在五月初五感受當(dāng)年的意境時,愿我們的誠心能贖回秦王的罪過!愿喧鬧的場面能將屈原的靈魂喚醒!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從字里行間感受屈原迸射出的強烈愛國之情,體會他的遠(yuǎn)大抱負(fù)!
最新屈原偉人事跡簡介篇2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關(guān)于屈原,連他是哪朝人自己都不大清楚,唯一能夠明白的,就是屈原不忍看自己的國家滅亡,投至泊羅江。上歷史課,說屈原大無畏,擁有大膽質(zhì)疑的理性精神,屢次勸說楚王莫信秦。可提議不被認(rèn)可,反遭迫害,流放人間,直至江中,以示清白。
相傳屈原投江前遇一漁夫,漁夫驚訝:“子非三閭大夫也?”可想當(dāng)時屈原苦笑,淺淺搖頭。遇問之為何落得如此田地時,無奈道:“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夫反問:“何不與世推移?”屈原不從,大嘆:“安能以皓皓之白,而以蒙世俗之塵埃乎?”至此稍覺屈原似乎太過自負(fù),而且暗想屈原也傻,為何不看大局之勢而行,非得自尋死路?留得青山不怕沒柴,日后再細(xì)想怎樣挽局不好嗎?
關(guān)于疑問,自看前人評價屈大夫,至王逸嘆:“膺忠貞之質(zhì),體清潔之性,直如石砥,顏如丹青;進不隱其謀,退不顧其命,此誠絕世之行,俊彥之英也!”方才明那一片冰心在玉壺的苦心。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五月初五,泊羅江畔一聲水響,既而化為寧靜。已明白屈原的志向,投江乃示忠心,明清白,便想明為何其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但一直不見尸體,于是后人為寄哀思,于此日蕩舟之上,投擲米團,免遭魚蝦攻其身。
細(xì)想屈原投江時,又是怎樣一種情懷?是心中大釋?還是含悔而死?想到漁夫走時的莞爾笑歌環(huán)繞江前,便明屈原帶上清白而去,留下淡然而離。他笑嘆今朝,笑看釋懷。不與多言,只以《離騷》獻世:路漫漫其修...
最新屈原偉人事跡簡介篇3
擺在屈原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與世推移,另一條則是堅守節(jié)操。屈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二條。
走到這一步,他需要極大的勇氣:他需要拋棄的是他的生命,他的國家。他已經(jīng)清楚地認(rèn)識到,曾封他祖上為“屈”的那個家族血脈已經(jīng)不可挽回地走向了衰敗。曾經(jīng)侍奉的那個又蠢又荒誕的王最終竟要死在他國;新立的王又變本加厲,不但不再詔用他,反而加他貶得越遠(yuǎn)越好。作為一名忠心為國的臣子,還有什么好說的呢?不再為之而“屈”,只能投入自己幻想的那個世界中。按照禮來說,臣子未盡忠,這是大罪,屈原也心懷這種想法,即使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那片凈土中,也不會掩蓋自己內(nèi)疚與罪責(zé)之感。這就是堅定地一心為國的代價。堅守著那個崇高的志向,那份痛苦誰又能知呢?
而放棄卻只在一念之間。漁父與屈原對話的場景仍歷歷在目。雖無法考證歷史上是否真有如此一回,卻又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當(dāng)時的“圣人”們經(jīng)常是與世推移的。“圣人”們飄然于世,過著最初的道家原型的生活。出事入世,隨心所欲,內(nèi)心中空空如也,無欲無求,也能成為一方“圣人”,此樂何及!放棄操守正如洗澡一般簡單,一轉(zhuǎn)眼,心中都被沖走,毫無保留。這在屈原看來,是永遠(yuǎn)不能接受的。“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多么有氣勢對理想告白!內(nèi)心被這樣的想法包圍,又怎么會想著茍且偷生呢!茍且偷生又怎能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光呢!寧愿在絕望中保全自我,也不會去做一名放棄道德、昧了良心的佞臣。
屈原把這一切看得如此透徹。“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忠賢之士也會生不逢時。既然自己無法貢獻自己的力量,那么沉入那不再會絕望的世界也比茍且又內(nèi)疚地存于世更有意義。對未來抱有信心的人一定是會選擇堅守的。
在他之后的幾百年,諸侯混戰(zhàn),不再太平。直到司馬遷所處的漢朝建立,局勢才穩(wěn)定下來。而與屈原相隔甚久的司馬遷也與屈原做出了相同的選擇。受了宮刑的他,堅守意味著守住志向,而放棄此時卻變?yōu)榱怂溃懒司筒挥檬苓@么多的苦了,便解脫了,但這又有什么意義呢?前人屈原正是因為覺得飄然于世無法實現(xiàn)人生價值才自沉汨羅,此時司馬遷只是以一個近似宦官的卑微身份,犯的又是恥辱之罪,人皆輕之如鴻毛,又怎能輕飄飄一句“不想活了”就斷送寶貴人生呢?這樣的人生是堅守還是放棄,便一目了然。面對災(zāi)禍,司馬遷最終明了生死之義,堅守住他作為一個史官的價值。
最新屈原偉人事跡簡介篇4
眼前的景物朦朦朧朧,似夢境一般,此情此景有點兒熟悉,可又想不起到底在哪見過? 駐足、四顧、沉醉于此刻的寧靜與閑適,任由思緒在天地間流轉(zhuǎn)。 忽然,眼前出現(xiàn)一個高大的身影,雖身著白色長衫,但在這縹緲中卻如此顯眼。他在慢慢靠近,邁著矯健的步伐,沉穩(wěn)有力,方寸間盡顯氣度。我也向前走,盯著那個身影,腦中迅速搜索是否有關(guān)他的記憶。沒錯,一定是的,我認(rèn)出了他,他就是屈原。一步步靠近,我更加確定,我能清楚地看見那張蒼老的面龐上濃郁的憂愁和那已斑白的胡須,眉角爬滿了幾絲皺紋,但那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令我大吃一驚,似乎把他的憔悴掩去了一半。我默默在心里哀嘆一聲。為他的斑白胡子,為他的絲絲皺紋,為他的明亮眼眸……這樣一個偉岸的身軀里,定有一顆堅強高潔美好的心靈吧!這是表里如一的最好詮釋!
那緊鎖的眉頭似乎承載著萬千憂國憂民的愁緒,想舒展開來卻卸不下心系天下的責(zé)任。他的心里裝著黎民百姓,可自己卻在小人的爾虞我詐中艱難存活,這該是何等的悲哀?身在黑暗世道中遭受攻擊,然而他的心卻是高潔的,向著明亮的理想不屈奮斗,這又該是何等的偉大啊!
邁開腳,我想前去向他打聲招呼,卻被一陣搖晃驚醒。哦,原來這是一個夢,一個真實的“夢”。歷史讓我們記住了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憂國憂民,也讓我們記住了屈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的潔身自好。
偉大的屈子,你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在中華歷史上永垂不朽!
最新屈原偉人事跡簡介篇5
望著天空亮麗而耀眼的繁星,我在《史記》中靜靜地品讀著你……
那天,天空出奇的陰霾,群山失去了往日的雄偉,唯有潺潺的汨羅江水蜿蜒流淌。你,一個忠君愛國的偉大詩人,眼懷滿目的悲憤,憂郁地悄然離開了世界。你是否瞥見那火紅的太陽,你這樣做值得嗎?你付出一切,換來了什么?
你是多么渴望自己能力挽狂瀾,拯救楚國,但你的愛國熱忱卻換來了無數(shù)的誹謗,更換來了懷王的不信任。“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你被折磨的傷痕累累,遍全鱗傷,卻仍然那么執(zhí)著。你胸懷天下,在這廣袤的心海中,一個角落也容不下你自己,有的只是楚國,有的只是百姓,可最后你落得了怎樣的結(jié)局。只有讓滾滾的汨羅江水沖洗你胸中最后一絲向往。楚國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高尚的思想,汨羅的江水多情,擁抱了你浪漫的靈魂。楚懷王受不起你的景仰,汨羅的江水以你為榮。
你的遭遇讓后人痛惜萬分,你的詩句又讓后人感觸太多。“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即是你。“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也是你。你即是這樣一個英雄,矢志不渝,冒死也要堅守信仰。
我每每讀到你人生的經(jīng)歷,都在不覺淚成行。我明白你的無奈,更知你的落寞,我無語,只是任淚水滑落。
中華五千年歷史,引領(lǐng)著后人的是你。
風(fēng)吹“頁”動,任思緒飄飛,眼神滯留在書卷上,我細(xì)細(xì)地品讀著你——屈原。
最新屈原偉人事跡簡介篇6
汨羅江邊,披頭散發(fā),一代賢臣,置身潮水。
"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唯我獨醒,滿載豪情欲報國,卻郁郁不得志,君主無能,奸臣當(dāng)?shù)溃绱说氖里L(fēng),怎能不讓他痛心,為了區(qū)區(qū)楚地,他付出了所有,結(jié)果卻不是他所預(yù)料的。
他的忠心,他的正直卻將他推向了死亡。長嘆息,止不住心中種種哀愁,黎民百姓,流離失所。緊緊的牽動著他的心弦,或許他的存在就是為了這個國家,為了楚地千千萬萬黎民。
他無法想通,為何楚王不相信他,為什么上天會這樣對待楚人。一切的一切,都讓他不理解。作為臣子,他明白自己的職責(zé)。他尊重自己的君王,從一開始的與楚王舉杯論政,到最后縱身填汨羅江。
這期間,他經(jīng)歷的太多,曾經(jīng)某個時候,楚王懂他,信任他,而如今,一切都已成了飄渺的回憶,他不在是楚王的寵臣,不在是三閭大夫,為了他的國人,他終于遭到了放逐。
也許他說的對,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上的灰塵,剛洗過澡的人,一定要身上的灰塵。為了不讓自己潔白的身體不受到塵世的的染及,他選擇了逃避。
當(dāng)他抱著那塊石頭,他猶豫了,他真的就能放棄楚地千萬黎民嗎?反復(fù)間,那千古忠臣的身影一點點消失在汨羅江面。江水依舊那樣的流,而他去了哪里?可能成了江魚的食物,可能置身于污泥。
待后世之人,千種猜測,猶為笑談。
最新屈原偉人事跡簡介篇7
你因怒而飛,你的精魂飛入湘水。
你的靈魂順隨你的信仰漂流,讓人們看到你的正義與氣節(jié)、你的哀麗與豪壯。
那天,五月五日,你立于江畔,剛毅的臉上寫滿了無畏,大風(fēng)吹開了你的三千愁絲,你騰舞飛揚的衣衫宛若一面堅韌不拔的旗幟。黑色的江水狂傲地在你腳下翻滾,你握緊了手中的青銅劍,萬千感慨澎湃胸頭。
曾經(jīng),你在一首詩中把風(fēng)、雨、雪、電、云、月作為自己的侍從,讓鳳凰和龍為你拉車,在太空中任意馳騁,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物非人是,所有的一切夢想全都已破滅,冥冥之中,哪里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位置呢?或許自己本不該踏出茅廬;或許平靜穩(wěn)定的生活才最適合自己,而自己也應(yīng)該守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為人們、為歷史創(chuàng)作精華,繁衍文化。
賊兵的呼喊聲由遠(yuǎn)及近,是該做出選擇的時候了。一江烏水折射出了生命最后時刻的空虛與充實、骯臟與華麗。
你的思想定格:如果真理和信念需要流血犧牲,那么我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其實生命是一襲華麗的袍子,里面卻裹滿了虱子。
于是,你就把自己作為一個高潔的化身呈現(xiàn)給世人:無論遇到了怎樣的狀況,正義與氣節(jié)是最神圣的,是最值得去維護的。
賊兵的呼喊聲到了近前,你回頭望了最后一眼國破下的山河,而后高呼:“長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縱身跳入了為你而憤怒的江水中,瞬間,一江烏水空明澄澈……
湘水悠悠,無數(shù)的水鬼,冤纏荇藻怎能洗滌得清清,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凈你,而是你凈湘水。你奮身一躍,所有的波濤濺起,汀芷蒲蘭流芳到現(xiàn)今。
我想,你本來就是一條魚,一條心胸寬闊、志向無邊的鯤魚,后來化為大鵬鳥,你的心胸、志向、理想依舊宏偉無邊。而現(xiàn)在你又回到了水中,回到了原來就屬于你的位置上去,成為靈臺空明澄澈的真神,默默地為人們指引著前進的方向,為人們樹立高尚的信仰。
于是到了后世,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活在歌里、風(fēng)里、水里——夢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