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偉人的英雄事跡
你知道哪些21世紀偉人的英雄事跡?事跡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21世紀偉人的英雄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21世紀偉人的英雄事跡(篇1)
今年跟往年有所不同。過年了,本應車水馬龍的街上卻格外冷清,好不容易在街上看到幾個行人,卻用口罩捂的嚴嚴實實。冷冷清清的街頭上沒有了往年的歡歌笑語,但卻留下了一陣陣的溫暖與愛。這一切的起因,都來源于——新型冠狀病毒。
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從武漢開始慢慢的向其他城市擴散,擴散速度十分可怕,由最初幾人爆發至上千人了。無需接觸,病人口中的飛沫即可使人感染。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都會害怕,都會躲在家里,進行自我防護。但是,武漢已經開始淪陷。隨著病毒的蔓延,有一些最可愛的逆行者,不顧自身,做出了舍小家為大家的重要決定。相繼向領導們遞上了“請戰書”,請求“出征”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隨后出現在我們面前,給我們留下了最美的背影!
那些逆行者不顧自己的生死,只為保全民眾。明知前面是條不歸路,卻依然堅定的奔向前線;明知安全就在不遠的反方向,他們依然放棄個人安危。
我們通過新聞可以了解到,“最小的逆行者”今年才23歲。“最年邁的逆行者”要已經83歲。23歲的趙思佳,本該是剛要開始徹底獨立的年紀,卻承擔下了如此大的重任。83歲的鐘南山爺爺,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危險,安度晚年。但是他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他的關頭,英勇的站了出來,支援前線。
還有許許多多來自五湖四海的白衣天使,舍小家為大家,逆流而上。當我們在家闔家歡樂的時候,那些逆行者們卻爭分奪秒的在冰冷的急救室與死神搶人。他們每時每刻都要戴口罩,穿防護服。由于長時間的佩戴,他們的臉上留下了一個個深深地印記,身上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侵蝕……即使再辛苦,他們也不會有任何怨言,而是迎刃而上。當患者鬧脾氣的時候,他們都會像親人一樣去陪伴每一位患者,給予患者一些鼓勵。他們是世界上最美的逆行者。不論多么艱難,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在人群中,他們的背影,永遠是最奮不顧身的逆行!
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護生命。是他們用執著和堅守詮釋著“愛的奉獻”。讓我們由衷的向他們致敬!希望他們能夠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期待著這群白衣天使凱旋歸來。
21世紀偉人的英雄事跡(篇2)
疫情突然到來,就像沖鋒號吹響,你們拋下家中幼小的孩子、瞞著父母、依依不舍地和戀人分開,義無反顧沖向疫情第一線。你們說:“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
是啊,我們可以不去武漢,你們不行!我們可以不去醫院,但是你們不行!在這幾天的新聞上,看到你們醫護人員辛苦而憔悴的身影,聽見你們嘶啞的聲音,還有那一張張被防護口罩勒腫的臉頰,淚水在我眼眶里打轉。
你們是英雄,是白衣戰士,我相信病毒一定會很快被你們打敗,勝利一定屬于我們!
在這場戰斗中,還有無數默默無聞的英雄用他們的感人事跡深深震撼著我們。戰斗需要武器,而這場戰斗的武器就是各種藥物、口罩、防護服等,我們要向負責這塊后勤保障工作的叔叔阿姨說一聲,你們辛苦了!正是你們沒日沒夜的生產醫療物質,廢寢忘食地調配、運輸物資,才能讓這些“武器”能送到一線戰場,讓它們能保護好我們的白衣戰士,幫助病人戰勝病毒。
看到各地醫療物資紛紛告急的消息,國內外同胞心急火燎地想盡各種辦法,把物資送到一線“將士”手中。因為大家知道,沒有防護口罩、沒有防護服的醫護人員,猶如戰場上赤手空拳的戰士,在敵人面前只有送死的結果。我也想對這些叔叔阿姨們說一句,謝謝您!默默無聞的幕后英雄們!
我還要感謝那些埋頭待在實驗室研發抗病毒藥物的叔叔阿姨們,有了你們,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研發出超敏2019-nCov病毒的檢測試劑盒,讓更多的病人能及時發現并第一時間隔離。而抗病毒噴霧的研制成功,更將保護好白衣戰士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打敗病毒的藥物一定會盡快生產出來,屆時我們就能在這陽光下暢快的呼吸了!
最后,讓我再一次向在抗擊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戰斗中的勇士們,以及幕后的后勤保障、科研研發的英雄們,說一聲“謝謝”,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1世紀偉人的英雄事跡(篇3)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白衣天使迎難而上,抗疫英雄層出不窮,在可怕的____面前,中國人如同覺醒的雄獅,咆哮著,奔跑著與疫情戰斗。
張定宇,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他的偉大或許是司馬遷口中的“重于泰山”吧。張定宇,1963年12月出生,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療系,1986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湖北省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
在忙碌的金銀潭醫院中,總有一個佝僂的背影,他就是張定宇院長,年過五旬的他身患漸凍癥,妻子在好幾十公里外的醫院因感染新冠病毒隔離治療。每天凌晨兩點入睡,凌晨四點有起床工作,在急診樓中,他穿著白大褂穿梭于各個病房之間,眼鏡上沾著水珠,混著霧氣。他那已經發病的雙腿,走路顫顫巍巍地;脫下口罩,臉上的勒痕清晰可見;他那被消毒水浸的一塊一塊往下掉皮的雙手;他堅守抗疫一線的背影,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默默無聞工作后的汗水,是人民幸福與快樂的源泉。
張定宇院長在記者采訪中笑著說:“我為什么不歇?我以后有的是時候歇,那么為什么不現在多做一些呢?我看著你們做,我會很難受的。”身患絕癥的張定宇院長跟記者打趣。
張定宇,讓我們永遠銘記這個名字!
他,是疫情克星,他,是抗疫先鋒!
21世紀偉人的英雄事跡(篇4)
庚子年新春,一場毫無征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卷全國,武漢告急!湖北告急!中國告急!已83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再次掛帥出征,逆著人群,奔向武漢。再一次向世人證明“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在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逆行者,他們以無畏的精神請戰沙場,奔向遠方。
逆行出征,就算山長水深,擋不住他們的腳步;涼風再猛,也吹不滅防疫力量的熊熊烈火。他們義無反顧地堅守在防疫一線,心甘情愿為人民擋住病毒,是什么讓他們下定決心?是信念,是對祖國的忠誠,是對穿著在身上的白大褂負責任。
逆行出征,他們是響應動員號召,深入一線防控的黨員干部,他們大到醫院,街道,小到店鋪,村鎮,甚至每家每戶地去做工作。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走街串巷,高速入口量體溫,對車輛進行檢查,他們堅守在一線,讓黨旗在防疫一線高高掛起。
逆行出征,他們是為這場攻堅戰作出貢獻的人民群眾,他們拋棄市井氣息,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一個小區一個小區的消毒,一個路口一個路口的檢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里,沒有一個中國人袖手旁觀。
說說離我最近的,為了守護我們的家園,我們的小區業委會超級富有責任心。從武漢封城的那一天起,我們小區業委會就自發號召業主開始對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業委主任制作表格,業委會成員輪流值班。給進出的人員測體溫、做登記。正月初六,全國確診病例人數越來越多,我們小區又提出,非本小區人員不得入內,每位業主外出都需要攜帶——出入通行門票方可進出。在這非常時期,小區的業主們也是非常遵守規則的,服從管理。只有小區人人參與,凝聚力量,共同抗擊這個疫情。小區的業委會委員們也是最美的逆行者,值得敬重。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哪有什么銅墻鐵壁,不過是有人在號召下堅持,堅持,再堅持。雖然病毒來勢洶洶,但隔離病毒,不隔離愛。有這么一群堅守在一線的防控人員,相信春暖花開之時,必是我們抗在戰疫情勝利之時!
21世紀偉人的英雄事跡(篇5)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一直期盼著過年了能去農村外婆家,這樣我就可以和表弟在小院里一起放鞭炮,一起撒歡;就可以趁外婆在灶臺前忙碌時幫忙添火加薪;還可以圍著大火爐取暖,烤番薯……
在我一天天的期盼中,出發的日子總算到了。我剛出門,媽媽就給我戴上了口罩。怎么了?為什么要戴口罩?我百思不解。很快車子便開動了,我趴在車窗旁,欣賞著沿途的風景,路上行人和車輛都很少,沒有了往年的熱鬧景象。過了沒多久,車子突然停了下來,“怎么了?”我探著腦袋往前看,“堵車了嗎?”“不是,我們要進村了,要檢查”媽媽說。打開車窗,我看到路口不知何時搭建了一個臨時的帳篷,一位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走到我們車邊,他戴著口罩,手里拿著體溫槍給我們每個人測了體溫,然后問道“你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呀?麻煩下車做個登記。”很快爸爸下車做好登記回來了。我疑惑地問“這是怎么了?他們為什么要給我們測體溫呀?”
“都是新型冠狀病毒惹的禍”爸爸說。
突如其來的病毒,打破了我原本過年的計劃。接下來幾天,我們一直呆在家里。拜年、聚餐,在一通通電話聲中取消了。我天天守著電視看新聞,電視中,每天鋪天蓋地的都是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報道。不斷飆升的統計數值讓人提心吊膽。
但是我在電視里看到,在這次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還有一些逆行者卻不顧個人安危,為了人民和國家的利益挺身而出。八十多歲的鐘南山院士來到武漢第一線,再次為國而戰。還有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主動報名請求奔赴武漢。杭州13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隊緊急馳援武漢,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他們有的把四歲孩子交給鄰居;有的帶著三大包尿不濕,應急;有的當場直接剪短了頭發,為了方便帶防護帽;還有的多年沒回湖北老家過年,這次回家是為了抗疫。每個醫護人員背后都有動人落淚的事跡。他們犧牲小家,來維護大家安危,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是英雄,是今年最可愛的人。
他們崇高的精神激勵著我,所以我要現在認真讀書,學好知識,長大以后也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武漢,你快點好起來!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