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雄人物及事跡
你知道哪些近代英雄人物及事跡?借助事跡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征。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近代英雄人物及事跡(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近代英雄人物及事跡(篇1)
“滾滾長江東逝去,浪花淘盡英雄。”泛舟于歷史的汪洋,讓你我笑看古今英才。
永遠的紀念——屈原
悠悠數千載,爾今又一年。那一汪渾水,是你的濁淚嗎?以你屈原的文韜武略,后世百代有幾人能與你同敵?為了一個冥玩不靈的楚王,投江自盡,讓晚輩們在感嘆惋惜之余看到了你那灼熱的愛國心。五月的粽子,屈原公啊,一定能嘗到后人們虔誠的尊重!
三國亮點——諸葛亮
“運籌與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諸葛孔明在三國橫空出世,用兵作戰,巧妙用計,忠心耿耿,讓周郎自嘆庸才。你知出知入,剛柔兼濟,智慧過人,實乃智慧的化身,成就了“智美”的傳說。
歷史光環——司馬遷
是誰說過“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是誰忍受宮刑之苦而堅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信念?是你啊!司馬遷!是你的堅持,我們才能追溯到上至30的歷史革新;是你的不茍,時代才進步得如此神速。我想,這最眩目的勛章應永遠在你的襟上定格!
中國古代不泛英雄好漢:陳勝、唐雎、韓信、勾踐——但歷史的長卷上也沒有冷落女子!
“誰說女子不如男?”對了,說這話的正是替父充軍的花木蘭!你看那豪門楊家將,個個女子都是保家衛國的英雄;那解憂公主王昭君,為了和平離開國土親人遠嫁外族;西施不也成就了“東吳三千可吞吳”之舉嗎?還有貂禪、楊玉環——中國何時少英雄?江山代有才人出。
黃繼光、邱少云、____這些名字響徹中國;魯迅先生雖無什么壯舉,卻用他的筆鑄成了新中國的防護網;江竹筠、宋慶齡柔和的外表下裝著剛強的愛國心;那任長霞、賴寧不是我們祖國的好兒女嗎?
最后,引用_____的話:“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近代英雄人物及事跡(篇2)
曹操,給予人的影響無非是狡猾,正是京劇白臉代言人。 曹操的小名叫阿瞞,曹操和許攸是老同學了,兩人關系極好。長大后,曹操做了一國宰相,許攸在曹操手下做事,長大后的許攸仍然叫曹操為阿瞞。 有一次,曹操在相府開了一個會議,當時的氣氛十分嚴肅,許攸走到曹操面前,拍著曹操的胳膊說:阿瞞啊,你怎么這么笨,簡直是一頭豬,你只需要這么做,就一定能解決問題!一屋子的人都愣住了,而曹操卻哈哈大笑,沒有不高興。
有一個人來拜見曹操,說:許攸在眾人面前直呼小名,只有父母兄弟才可呼的,許攸這是在侮辱丞相啊!而曹操說:許攸不僅是我的老同學,還是我的救命恩人啊!小時候我去爬樹,一不小心掉進了污水塘里,要不是許攸把我拉上來,我早就不在了,許攸對我有救命之恩,我怎么能因為他叫我的小名而怪罪于他呢? 又有一個人說:您作為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許攸只是一個下屬,不能因為就過您的命就可以侵犯您的尊嚴啊!曹操說:如果不是許攸在我身后出謀劃策,我早已被袁紹所滅,就不會有今天的我,更加談不上宰相的尊嚴了,與許攸的功勞相比,叫我的小名是多么不足一論啊! 此后還有很多人勸曹操,可全都被曹操一一勸退。 這一年,大旱,糧食少,曹操問許攸怎么辦,許攸說下禁酒令,以免人們用糧食大量釀酒。
于是曹操吩咐下去,凡是飲酒之人,就地正法! 晚上,曹操把許攸領進了相府說:別人不準喝,老同學例外,今日得閑,可要好好敘敘舊。許攸也就陪著曹操。許攸搖搖晃晃的離開了相府,忽然,有馬蹄聲,是許褚!誰人飲酒?許褚掄起棒,打向許攸 可見,曹操的狡猾,不是那么底層地的,而是處心積慮的狡猾。
近代英雄人物及事跡(篇3)
“在我心中,誰是真的英雄”聽著這首歌,讓我想到三國之中誰是真的英雄,劉備?周瑜?諸葛亮?讓我說都不是。
三國只存在了不足一百年,可是,“曹操”這個人物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三國演義》里講他是一個奸詐的小人,有名之士也評論他是“亂世之奸雄”,但是我卻不那么認為。
曹操,統一了北方,促進了民族的融合,歷史的發展。他一想要統一全國,卻在赤壁之戰后,被孫劉聯軍打得無力再次南下。是他為中國歷史填寫了三國這個時代。他雖然沒有完成心愿,卻為后世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腳印。
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就這一點眾說紛紜,而我卻認為這是他的智慧和謙虛。你袁紹不是一世英明嗎?官渡之戰不還是讓曹操打了個大敗。再說曹操為什么能大獲全勝?我認為一是他獲民心,二是他有虛心。袁紹的謀士許攸,由于自己的建議不被接受,料定袁紹必敗,于是便投奔了曹操,而曹操又虛心接受了他的建議。沮授給他提建議,他也照樣聽不進去。官渡之戰獲得了勝利。他為中國的歷史又增添了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他,建安文學的建造者。他的詩宏偉壯闊,可歌可泣。但是存留下來的卻少的可憐,你聽那“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慷慨悲涼仿佛在我們耳邊回響。可也就是這少的可憐幾首詩,也為中國古代詩歌留下了燦爛的一筆。
劉備,你雖稱仁厚之君,不還是死后無名,半壁江山落入他人之手。周瑜,你雖有勇有謀,可不還是被諸葛亮活活氣死了嗎?諸葛亮,你雖稱臥龍,不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嗎?在我心中,你才是真的英雄。
近代英雄人物及事跡(篇4)
曹操,字孟德,沛國譙郡人。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在青年時候,抱負很大。在天下混亂之時,率領一支軍隊攻打張角率領農民起義軍??黃巾軍。后來他聯合十七路兵馬討伐董卓,但由于主帥袁紹和其他人只知道飲酒作樂,而不和董卓交戰,曹操很氣憤,馬上率領部下就走。接著又收青州兵,又滅公孫瓚,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然后挾天子以令諸侯,擁有了一定實力和威信。他奉行“唯才是舉”政策,廣納天下豪杰英雄,荀、郭嘉、敬攸等謀士,徐晃等將領紛紛來投奔曹操。又用巧計,以少勝多,打得他當時最大的敵手也是實力最強的人袁紹,北征烏桓,南下荊州,一切都很順利。
但在赤壁之戰中,曹操損失慘重,狠狽不堪地回到北方。也許是這一戰的失利,也許是曹操已年近60,好像有點神經過敏了,野心也日益增大,開始接二連三的殺人:先因這皇位問題逼得他陣營中相當于劉備陣營中諸葛亮的人物??荀,緊接著又殺死或逼死了禰衡、孔融、崔琰、楊修等人,由其是崔琰的死,只因為曹操認為他“腹誹心謗”,也就是在心里在,就把他殺了,可是你知道他對你不滿嗎,隨便找個人說他“腹心”成立嗎?所以崔琰是很冤的。終于曹操在幾年后一命嗚呼了。
曹操這個人,是英雄還是奸雄?我認為他是“七分功三分過”。他的最后十年成就了一個大大有奸雄,把他以前那一座座榮譽的豐碑,英雄氣概毀于一旦,落下千古罵名,由其是現宋代的人們聽評書,“聞玄德敗,無不流涕痛哭,聞孟德敗,無不神采飛揚”,也造成了后世的小說,尤其是《三國演義》對他的抨擊。
近代英雄人物及事跡(篇5)
巧取豪奪的能力,橫沖直闖的勇氣,抑強扶弱的智慧。
——題記
“破黃巾,滅袁紹,平袁術,誅呂布,敗張魯,收劉表,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切無不表現出他杰出的軍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釃酒臨江,橫槊賦詩”,高唱“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更是表現出他廣闊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懷。
歷史之曙光
《三國演義》中將曹操塑造成一個篡逆者,實則不然。若無曹操,奄奄一息的大漢王朝能否重獲生機;若無曹操,名存實亡的漢獻帝能否重振朝綱;若無曹操,命如草芥的大漢子民又能否重獲安樂。
至于曹操誅殺董承。伏壽等皇親國戚,畢竟是他們出手在前曹操反擊在后,況且,東漢的敗落就是敗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著天下如何大亂的曹操對此一清二楚。
我,敬他。
治世之能臣
漢末三國的軍事家首推曹操,曹操深通兵法,他曾熟讀孫武。吳起等前代軍事家的著作,在習諸位兵法的基礎上,寫成《兵書接要》一書。
曹操能在年輕氣盛之時,時常評讀議論《春秋》,可見他氣度。談吐不凡。
我,嘆他。
文學之典范
曹操對文學有著深湛的修養。他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詩歌方面,散文也很有特點。曹操的詩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樂府詩集。內容大體上可分三類,一類是關涉時事的,一類是以表述理想為主的,一類是游仙詩。在藝術風格上,曹操詩歌有《觀滄海》,《龜雖壽》等,樸實無華,不加藻飾。以感情深摯,氣韻沉雄取勝。
我,贊他。
曹操,他的產生既是個人際遇,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拂去歲月的塵埃,睜亮被封建迷信的雙眼,又有誰能保持著那一份“世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曹公,生而不能與之交游,真人生一大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