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的歷史偉人事跡
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你知道哪些中國近代的歷史偉人事跡?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國近代的歷史偉人事跡(五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近代的歷史偉人事跡篇1
第一位:錢學森
中國五大愛國科學家每位都是國之棟梁
他出生于上海,后來留學美國。他是空氣動力學家,工程控制論創(chuàng)始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在新中國成立后,錢學森一腔熱血想回報祖國,當時在港口準備回國時,被美國官員批捕,在特米那島上拘留了14天,后來加州理工出面交涉才得以釋放。1955年,周恩來和美國外交部談判上,用朝鮮戰(zhàn)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條件換回了錢學森回家。歸國后的錢學森帶領(lǐng)團隊攻破了無數(shù)困難,成功的爆炸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為國防事業(y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第二位:鄧稼先
中國五大愛國科學家每位都是國之棟梁
他出生于安徽懷寧縣的一個書香世家。鄧稼先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合大學,而后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并且獲得了物理學博士的學位。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頂級核物理學家。鄧稼先設(shè)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被譽稱為“兩彈元勛”。同時他是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與奠基者,為我國的核武器和原子武器做出了巨大貢獻。
第三位:袁隆平
中國五大愛國科學家每位都是國之棟梁
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世界著名農(nóng)業(yè)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無黨派科學家的杰出代表人物。獲得過“共和國勛章”,曾任湖南省__副主席,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他一生都專注于水稻研究,讓億萬人擺脫了饑餓,為祖國繁榮昌盛立下了汗馬功勞。第四位:李四光
中國五大愛國科學家每位都是國之棟梁
出生于湖北黃岡,新中國:100感動中國人物之一,中國地質(zhì)力學的創(chuàng)立人、現(xiàn)代地球科學和地質(zhì)工作的開創(chuàng)者。中國“兩彈一星”所需要的鈾礦,都是以李四光為代表的科學家貢獻的功勞。使我國不再為了油礦而發(fā)愁,一舉摘掉貧油國的標簽。后被國家任命為地質(zhì)部部長。
第五位:華羅庚
中國五大愛國科學家每位都是國之棟梁
出生于江蘇常州,祖籍在江蘇丹陽。他是中國解析數(shù)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shù)論與多元復變函數(shù)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芝加哥科學技術(shù)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shù)學偉人。國際以華羅庚命名的數(shù)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等。也被評為“中國現(xiàn)代數(shù)學之父”“中國數(shù)學之神”“人民數(shù)學家”的等美譽。
中國近代的歷史偉人事跡篇2
2009年5月5日,全世界的球迷共同見證了一個奇跡的誕生,更見證了一種精神,一種承擔的精神。
今天,姚明帶領(lǐng)著他的火箭隊在客場挑戰(zhàn)異常強大的洛杉磯湖人隊。在比賽前,幾乎沒有人看好火箭隊,他們的天賦并不出眾,經(jīng)驗并不豐富,體能和速度也都不占優(yōu)勢。然而,這樣的一只球隊卻在開場之后打了湖人隊一個措手不及,讓所有人眼前一亮。
作為球隊領(lǐng)袖的姚明一直被人詬病,自從進入nba開始,評論家就指責他缺少霸氣,在關(guān)鍵時刻沒有血性,所以姚明盡管個人能力非常出眾,但作為一個領(lǐng)袖還是不被很多NBA專家認可。
然而,這次比賽讓人們看到了姚明的另一面。面對強大得幾乎不可戰(zhàn)勝的敵人,他用拼命的奔跑,咬牙的堅持,激烈的碰撞一次次將對手反超比分的熱情澆滅。離比賽還剩幾分鐘的時候,雙方的拼殺已經(jīng)到7白熱化的程度,所有的人都紅著眼睛激發(fā)出全部的力量在爭取比賽的勝利。就在這時,意外發(fā)生了,帶球突破的科比和姚明猛地撞到了一起,姚明意外地傷到了膝蓋,猛然倒地,表情痛苦不堪。在NBA的賽場上,激烈的沖撞隨處可見,所以誰也沒有注意到姚明。可大家很快就發(fā)現(xiàn)姚明的表情非常痛苦,微微蜷起身體,雙手抱著膝蓋,眉頭緊皺。裁判馬上暫停了比賽,火箭隊的隊醫(yī)第一時間跑到姚明身邊低聲詢問著他的傷勢。
姚明的表情仍舊異常痛苦,隊醫(yī)帶著大家攙扶著姚明離開了賽場,緩緩走進了通向休息室的走廊。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姚明不會返回球場,火箭隊已經(jīng)兇多吉少的時候,美國記者在走廊里紀錄下了一個讓人震驚的畫面。因為疼痛而咧著嘴咬牙堅持的姚明忽然停下了腳步,掙扎著要返回賽場。隊醫(yī)連忙攔住他,勸他要保證身體的健康,姚明無奈地轉(zhuǎn)身繼續(xù)向休息室走去。可兩條腿向外走著,姚明的目光卻一直望著賽場方向。又走了幾步之后,姚明堅決地停了下來,他堅持要回到比賽場上去,隊醫(yī)知道自己無法勸阻姚明,就讓他做了幾個簡單的動作,在確定并無大礙之后,隊醫(yī)又陪伴著姚明走回了賽場。
當姚明再次走回球場的時候,所有的觀眾紛紛站起身來為他鼓掌。雖然這里是對手的主場,但對方的球迷還是將掌聲送給了堅強的姚明。當姚明再次回到場邊的時候,主教練阿德爾曼顯然沒有料到姚明會帶傷回來。擔心姚明傷勢的主教練正在猶豫著是否要讓姚明上場,姚明已經(jīng)指著場上的隊友大喊了起來,他在告訴阿德爾曼,比賽場上有他的兄弟,比賽場上有急需他的隊友,他要承擔起自己的那一份責任。
當姚明再次回到比賽場上的剎那,一個當?shù)氐挠浾呖蘖耍煅手f道:“姚明讓我們明白了一個男人該承擔什幺,他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的堅強和偉大!”
姚明再次站在比賽揚上,讓場上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這時的比賽已經(jīng)到了決戰(zhàn)時刻,姚明受傷的膝蓋已經(jīng)紅腫,他接到球之后仍舊在咬著牙堅持著。姚明的回歸給了隊友們極大的鼓舞,火箭隊打出了極其強悍的氣勢,在頂住對手的反撲之后,最終贏得了這場讓所有人吃驚的比賽。
與其說這是一場比賽的勝利,不如說這是一種精神的勝利。姚明向所有人展現(xiàn)出了一種偉大的精神——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因為勇于承擔,所以才會被信賴;因為被信賴,才能有凝聚力;因為有凝聚力,才能創(chuàng)造奇跡。
美國有一首非常有名的鄉(xiāng)村歌曲,里面有這樣一句歌詞——一個人要走多少路,才能成為男子漢?姚明在今天的比賽里給出了答案:一個人要默默付出很多年,并且等到他學會承擔責任的時候,他就成為了真正的男子漢!
這是一條再普通不過的走廊,這是姚明的走廊,這是一個男子漢的走廊,這是一個必將被人們銘記的走廊。
中國近代的歷史偉人事跡篇3
2010年10月,“鬼吹燈”系列圖書以近1000萬元身價簽約北京新華先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打破了此前韓寒、郭敬明等人創(chuàng)下的紀錄。如今,張牧野已成為中國最賺錢的作家之一。他說自己絕對是中國教育流水線上的一個次品。
他父母都是地質(zhì)勘探隊的,常年要到野外找礦,找到礦后,就駐扎在當?shù)亍R虼耍瑥埬烈罢麄€童年都跟隨著父母走南闖北。小牧野白天常與小伙伴們在山野里瘋跑,看過死人骨頭,變著樣兒地玩打仗、藏貓貓的游戲。晚上常會在大人們休息或野餐時,聽那些見多識廣的勘探隊員們講天南海北的民俗風情、奇聞異事。后來他也學著瞎編出一些故事,嚇唬別的孩子。上學的時候老是今天請假,明天曠課,天天都想編借口。同學聽他編得有模有樣,很容易過關(guān),也有同學曠課,讓他幫忙編個。雖然張牧野的學習基礎(chǔ)沒有打好,卻給了他無拘無束的性格和想像力。
從小到大,他都是老師眼里的差生。學習成績一直不太好,數(shù)學沒超過20分,一提公式就傻眼,對符號有恐懼感。高中老師曾經(jīng)氣急敗壞地對他吼過:“你就玩吧,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學,也找不著工作。你就這點出息。”
他大學讀了一年就退學,在電視臺干了兩個多月雜工;賣過衣服,經(jīng)常到北京批貨;考了上崗證,開過美容美發(fā)店;他開始寫作非常偶然。他曾有過一個奇怪的念頭—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yè)會不會是“講故事的人”?他在骨子里希望能夠成為一個“講故事的人”。
2005年10月,張牧野所在的公司遭遇停業(yè)整頓。他每天無所作為,女朋友則整天在他辦公室上網(wǎng)看鬼故事,就這樣他開始寫……直至后來,他寫出了連專業(yè)考古人士都瘋狂追捧的系列《鬼吹燈》。
張牧野書中古代文化的知識和天馬行空的想像是怎么來的呢?原來他小的時候特別喜歡聽收音機里播的長篇歷史評書。后來他還非常愛看央視的《探索?發(fā)現(xiàn)》以及國家地理頻道的考古節(jié)目,《鬼吹燈》受到《2001太空漫游》、《異形》、《金剛》之類的電影影響。他從小看雜七雜八的書比較多,對《易經(jīng)》也特別感興趣,而《易經(jīng)》包羅萬象,能派生出各種文化。所有的書,他最喜歡《水滸傳》,看了40多遍。
每次出差或旅游,他都喜歡坐火車。坐火車可以碰到形形色色的人,聽他們講四面八方的奇聞異事,比如裁縫祖先是軒轅,唱戲的祖師爺是唐明皇,殺豬的祖師爺是張飛,傳統(tǒng)的行業(yè)像各自的門派一樣。他最愛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耳濡目染之后,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的富礦。
他還特別喜歡瞎想,開著車都會走神想故事,為此他不敢開車,就是怕出事。他寫作時以想像力選字,有些字只有《康熙字典》里才找得到,但他對怪字的解釋,與原意居然相當接近,每每令出版社的編輯們嘖嘖稱奇。
中國近代的歷史偉人事跡篇4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對祖國最深厚、最崇高、最神圣的情感,是推動中華民族發(fā)展進步的強大動力。在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壯麗的篇章,涌現(xiàn)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
1、牛玉儒:勤勤懇懇,鞠躬盡瘁,被稱為新時代共產(chǎn)黨員的榜樣
[主要事跡]牛玉儒生前擔任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委書記,2004年8月因病逝世。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牛玉儒吃住在辦公室,搶時間建成了占地500畝、480個病房、800張病床的sars救治中心,為呼市非典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交出了老百姓滿意的答卷。
[頒獎詞]名叫牛玉儒,人像孺子牛,背負著草原人的幸福上路,這幸福是他的給養(yǎng),也是他的方向。風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業(yè)業(yè)地遵循著“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祖訓。為官一任,他給我們留下激情燃燒的背影,讓精神穿越時代常青。他讓活著的人肅然起敬;他讓天空成為雄鷹的故鄉(xiāng)!
2、劉翔:雅典奧運會上,用風一樣的速度向世界展示中國,并重新書寫中國田徑史的運動員
[主要事跡]相信所有的中國人都無法忘記雅典奧運會上劉翔帶給我們的驚喜:他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由英國名將科林”杰克遜保持的世界紀錄。這枚金牌是中國男選手在奧運會上奪得的第一枚田徑金牌,書寫了中國田徑新的歷史!“誰說我們中國人不行,我要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奧運會冠軍!”“追風少年”的豪邁氣概令每一個中國人動容。
[頒獎詞]12秒91,他實現(xiàn)了一次偉大的跨越,100年來的記錄成了身后的歷史,十重欄桿不再是東方人的障礙,因為中國有劉翔,亞洲有劉翔!這個風一樣的年輕人,他不斷超越,永不言敗,代表著一個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國旗,一躍站在世界面前。
3、任長霞:連破積年大案,以一身正氣鎮(zhèn)住邪惡的“女神警”
[主要事跡]“我認為警察就是我的天職,為自己所執(zhí)著追求的事業(yè)而獻身,值!”2004年,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長任長霞的事跡讓人們看到了另一種境界,感受到了另一種情懷,領(lǐng)略到了一種真正的博大。來登封短短幾年的時間,這位剛毅的女公安局長帶領(lǐng)警員破獲了一批沉積多年的案件。她在自己的崗位上護佑著人民的安康。
[頒獎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個女英雄。掃惡打黑,除暴安良,她鐵面無私;噓寒問暖,扶危濟困,她柔腸百轉(zhuǎn)。十里長街,白花勝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動在百姓心中的豐碑!一個弱女子能贏得百姓的愛戴,是因為,在她的心里有對百姓最虔誠的尊重!
4、明正彬:出生入死臥底偵察,給毒品犯罪以沉重打擊的緝毒英雄
[主要事跡]他是一位在公安機關(guān)緝毒禁毒戰(zhàn)線上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楷模,十幾年來親自偵破和指揮偵破各類販毒案件140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800多名,繳獲海洛因等毒品3500多公斤。境外毒梟對明正彬恨之入骨,曾組織暗殺未成,后又懸賞500萬元買他的人頭。毒販還曾在夜晚向他的住宅投擲自制汽油燃燒彈。
[頒獎詞]刀尖上的舞蹈,之所以能夠奪人心魄,是因為那是鐵與血的交響。明正彬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的人。在毒販子面前,他嚇不怕,買不動、難不倒。而毒販子在他手下,過不去、藏不住,逃不掉。因為有他和他的戰(zhàn)友,我們才能享受陽光的燦爛。
no。2004-5。袁隆平:一生以水稻為伴,被稱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科學家
[主要事跡]2004年4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授予以色列“2004年度沃爾夫農(nóng)業(yè)獎”。同年10月,在美國舉行的世界糧食獎國際專題研討會上,袁隆平被授予“世界糧食獎”,這是國際上在農(nóng)業(yè)方面的最高榮譽。袁隆平使水稻產(chǎn)量在一個世紀中增加了2倍,養(yǎng)活了數(shù)以千萬計的人口。
[頒獎詞]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師的時候,已經(jīng)具有顛覆世界權(quán)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nóng)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6:徐本禹:甘受清貧,在貴州深山小學任教的青年志愿者
[主要事跡]22歲的大學畢業(yè)生徐本禹在貴州貧困山村支教,他的義舉廣受贊揚,并帶動了眾多志愿者。一次與基層官員的談話,改變了徐本禹長期以來的固有想法,他認為志愿者除了單純支教,更應為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作出貢獻,他希望利用自己的“品牌效應”為當?shù)氐恼猩桃Y,脫貧致富發(fā)揮作用。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3個國家的熱心人通過網(wǎng)絡了解到徐本禹的支教事跡,并要求資助貴州小學的貧困學生。
[頒獎詞]如果眼淚是一種財富,徐本禹就是一個富有的人,在過去的一年里,他讓我們淚流滿面。從繁華的城市,他走進大山深處,用一個剛剛畢業(yè)大學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傾頹的教室,扛住了貧窮和孤獨,扛起了本來不屬于他的責任。也許一個人力量還不能讓孩子眼睛鋪滿陽光,愛,被期待著。徐本禹點亮了火把,刺痛了我們的眼睛。
7、田世國:捐賢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
[主要事跡]2004年9月30日,上海中山醫(yī)院做了一個非常特殊的手術(shù):山東漢子田世國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身患尿毒癥的母親。為了讓母親順利完成手術(shù),田世國還精心設(shè)計了一個“騙局”,老母親至今都不知道捐腎的“大善人”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頒獎詞]“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一個被追問了千年的問題。一個兒子在2004年用身體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在溫暖的謊話里,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誠已經(jīng)堅如磐石。田世國,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獲慰藉。
8、梁萬俊:在危急關(guān)頭沉著冷靜,創(chuàng)造飛行奇跡的空軍試飛員
[主要事跡]2004年7月1日,一架新型飛機正在執(zhí)行試飛任務。當飛機升至12000米、距離本場70公里時,突然燃油漏光、發(fā)動機空中停車!試飛員梁萬俊憑著高超精湛的飛行技術(shù),果斷駕機空滑返場,終于迫降成功,創(chuàng)造了在國內(nèi)外航空史上無動力迫降本場成功的奇跡。
[頒獎詞]鷹是天空中最嫻熟的飛行家,但是他卻有比鷹還要優(yōu)秀的飛行技能。萬米高空之上,數(shù)險并發(fā)之際,他從容鎮(zhèn)靜,瞬間的選擇注定了這次飛行像彩虹一樣輝煌。生死八分,驚天一落,他創(chuàng)造了奇跡!為你驕傲!中國軍人,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9、孫必干:臨危受命,在戰(zhàn)火紛飛的伊拉克成功解救中國人質(zhì)的外交官
[主要事跡]2003年5月,美國對伊主要戰(zhàn)事結(jié)束,中國決定派出復館小組赴伊開展工作。已退休半年的孫必干大使臨危受命,前往艱苦戰(zhàn)亂的伊拉克。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帶領(lǐng)復館小組經(jīng)受住了戰(zhàn)火紛飛、治安混亂、貧鈾彈污染的嚴峻考驗,積極開展工作,與伊拉克政府建立聯(lián)系。2004年4月,7名中國勞工在伊被劫持。在孫必干大使的指揮下,復館小組多方營救,終于使綁匪在23小時之后釋放了中國人質(zhì)。茍利國家生死以,豈以禍福趨避之。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這正是新一代外交人的寫照。
[頒獎詞]他于花甲之年臨危受命,遠離故土只為續(xù)寫使命傳奇。為了達成和平,他游刃于戰(zhàn)火之間,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邊緣。“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2004年,這個老人不知疲倦地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讓他驕傲的祖國。
中國近代的歷史偉人事跡篇5
彭德懷
彭德懷原名彭德華。湖南省湘潭縣人。一九一六年入湘軍。一九二二年考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畢業(yè)后在湘軍任營長、團長。參加了北伐戰(zhàn)爭。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參加領(lǐng)導平江起義。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任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五軍軍長,紅三軍團總指揮及軍團前委書記,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東方軍司令員,陜甘支隊司令員,紅一方面
軍司令員,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司令員,西方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任八路軍副總指揮(后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任副總司令員),中共北方局書記,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總參謀長。
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西北野戰(zhàn)軍司令員,第一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中共西北局第一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北軍區(qū)司令員,中共西北局第一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是第一、二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共第六、七、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徐向前
1901年生,原名徐象謙,字子敬。山西五臺縣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曾任國民軍第二軍第六混成旅教導營教官、參謀、副團長。1927年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隊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廣州起義中任工人赤衛(wèi)隊第六聯(lián)隊長。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歷任工農(nóng)革命軍第四師第十團黨代表、師參謀長、師長,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三十一師副師長,紅一軍副軍長兼第一師師長,紅四軍參謀長、軍長,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紅軍右路軍總指揮、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參加了長征。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歷任八路軍一二九師副師長,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陜甘寧晉綏聯(lián)防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代校長。解放戰(zhàn)爭時期,歷任晉冀魯豫軍區(qū)副司令員,華北軍區(qū)副司令員兼第一兵團(后改為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委。
建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央軍委)總參謀長,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第一至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三、四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是中共第七、九、十屆中央委員,第八、十一、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終年88歲。
朱德
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階。四川儀隴人。1909年考入云南陸軍講武堂,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軍任營長、副團長、團長、旅長。曾參加護國、護法戰(zhàn)爭。1922年赴德國留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5年到蘇聯(lián)學習軍事,次年回國。1927年在南昌創(chuàng)辦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參加領(lǐng)導八一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第九軍副軍長。1928年參與領(lǐng)導湘南起義,建立工農(nóng)民主政權(quán),同年4月,率起義軍上井岡山,同毛澤東領(lǐng)導的部隊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后改稱紅軍)第四軍。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任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第四軍軍長。1930年起,任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軍團軍團長,第一方面軍總司令,中國工農(nóng)紅軍總司令,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和毛澤東一起指揮紅軍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圍剿”的勝利。1933年春和周恩來一起指揮紅軍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1934年10月參加長征。1935年1月,__召開的遵義會議上,嚴正批判了“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堅決擁護和支持毛澤東在全黨的領(lǐng)導地位。在長征途中,對張國燾的分裂紅軍和叛黨活動,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八路軍總指揮(后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任總司令)。轉(zhuǎn)戰(zhàn)晉察冀魯豫等省,建立和擴大抗日根據(jù)地。1940年冬,提出“南泥灣政策”,對發(fā)展大生產(chǎn)運動,粉碎國民黨反動派對陜甘寧邊區(qū)的封鎖,作出了重大貢獻。
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協(xié)助毛澤東組織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隨后又和毛澤東一起發(fā)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指揮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為推翻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奪取解放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建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49年11月至1955年5月兼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是中共第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八屆中央副主席,第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1959年4月起任第二、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第一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0歲。
梁啟超
1915年9月,作為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的袁世凱,權(quán)力雖已達到了頂峰,但他并不滿足,又開始覬覦皇帝寶座。他唆使幕僚美國人古德諾拋出了《共和與君主論》,污蔑共和體制是政治亂局的根源,鼓吹只有君主制才能救中國,胡謅什么中國人需要一個皇帝。
梁啟超早就看出了袁世凱的野心,他直截了當?shù)刂赋觯骸叭绻麖捅伲褪桥褔薄榱笋g斥袁世凱的復辟圖謀,梁啟超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文章《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毫不留情地揭穿了袁世凱的復辟野心。袁世凱獲知消息,十分恐慌,急忙派人以給梁的父親做壽禮名義送給梁啟超二十萬大洋,懇請梁啟超高抬貴手,不要在報上發(fā)表這篇文章。結(jié)果,梁啟超嚴詞拒絕了這一請求。
袁世凱見拉攏不成,就采取恐嚇的伎倆,逼其就范。他派人告訴梁啟超:“你流亡國外十幾年,那種艱苦的滋味想必早已嘗夠了,現(xiàn)在好不容易過上好日子,何必自找苦吃呢?”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袁世凱亮出了底牌。面對威脅,梁啟超毫不畏懼,從容笑答:“我已經(jīng)是流亡的經(jīng)驗家了,再流亡一次簡直輕車熟路。”梁啟超毫不留情面,他把《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這篇文章發(fā)表在《大中華》月刊上,其余各報迅速轉(zhuǎn)載,讀者爭相購買,一時間洛陽紙貴。
1916年1月1日,袁世凱不顧國人的反對,恢復帝制,上演復辟鬧劇。梁啟超聯(lián)合蔡鍔將軍,發(fā)起了討袁護國戰(zhàn)爭,其余各省迅速響應,紛紛宣布獨立,反對帝制。袁世凱僅做了83天皇帝,就被迫宣布“退位”,不久一命嗚呼。
對袁世凱來說,梁啟超是有點不夠哥們“義氣”;對國家來講,梁啟超敢于不講情面,堅決反對袁世凱稱帝,這是值得尊敬和贊揚的。梁啟超一生只忠于真理,不為君王唱贊歌,只為蒼生鼓與呼,這種民族大義之精神是難能可貴的,足以成為后世的楷模。
林則徐
在繁榮美麗的北京城,在雄偉壯麗的天安門廣場,巍然屹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8幅巨大的浮雕,記載著中華民族為爭取解放不屈不撓的斗爭歷史。在醒目的第一幅浮雕前,人們總不免停住腳步,久久凝望——那是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近代中國人民反帝、反侵略斗爭的歷史就是從這里拉開序幕。
林則徐——正是這場偉大斗爭的先驅(qū)者。
林則徐(1785——1850),字元撫,又字少穆,晚號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貧寒家庭,為官清廉正直,關(guān)心民隱,為民眾所稱頌。中國清代愛國政治家、思想家、詩人。鴉片戰(zhàn)爭時期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quán)和民族利益,繳獲和焚毀大批鴉片,并粉碎了英國侵略者的多次武裝挑釁,表現(xiàn)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史學界稱他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虎門銷煙
古往今來,林則徐的名字總是同那著名的虎門銷煙聯(lián)系在一起。
鴉片俗名大煙,又稱阿芙蓉,由罌粟果內(nèi)乳汁經(jīng)干燥制成,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狀塊,有特殊氣味,藥用鴉片為粉末狀。鴉片是一種強烈的麻醉劑,中國原來把它作為安神止痛的藥材使用,稱為洋藥。但鴉片含有大量的嗎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而且吸上了癮就不易戒除,使人體力日衰,精力消耗,意志萎靡,以致喪失生命。英國從18世紀開始經(jīng)營鴉片貿(mào)易,1799年向中國走私鴉片4000多箱(每箱重約50公斤或100公斤)到1835年猛增至35445箱。1835年,中國吸食鴉片的人數(shù)大約有200萬以上,說明鴉片的流毒已經(jīng)很廣了。
由于鴉片的流入,一方面導致煙民成批產(chǎn)生,一方面白銀大量外流。煙毒泛濫,已嚴重威脅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此時,林則徐再也按耐不住胸中的義憤。他于1838年毅然上奏清朝皇帝道光,慷慨陳詞:“鴉片已流毒天下,危害巨大。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shù)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當時,清廷官員在對待鴉片的問題上大致分為兩派,即主張禁煙的嚴禁派和反對禁煙的弛禁派。游移于兩派之間的道光皇帝看了林則徐的奏折深有觸動。他于12月召林則徐進京議事,在半個月內(nèi)召見了他19次。林則徐詳盡述說了自己的禁煙主張和準備采取的措施,使道光大為感動,任命他為欽差大臣,去廣東查禁鴉片。
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肩負重任到達廣州。第二天,他在欽差行轅門上張貼告示:不受地方任何供應,不許奸人借名擾累民眾,嚴格限制隨行人員的活動,堅決杜絕受賄、情、泄密等不正之風。他鄭重宣布:“若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同時,他還采取了一系列斷然措施,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guān)天培商定整頓水師、加強海防,召集有識之士揭發(fā)煙販的販毒情況,逮捕了61名勾結(jié)英國資本家的重要煙販,勒令外國商人在3天之內(nèi)繳出全部鴉片等等。當時,停泊在零丁洋上的22艘鴉片躉船,每艘都囤積鴉片1000箱以上。可是外商施展拖延抵賴、行賄打點的慣用伎倆,只答應上繳1037箱鴉片。林則徐對此嚴加駁斥,下令傳訊阻撓銷煙的煙販首惡顛地。顛地嚇得藏了起來,拒絕接受傳訊。在英國駐華商務監(jiān)督義律的庇護下,顛地連夜逃跑,結(jié)果中途被憤怒的群眾發(fā)現(xiàn),抓了起來。義律惱羞成怒,聲稱要動用武力。林則徐毫不畏懼,下令炮艦巡弋沿海,派遣兵員封鎖洋人商館,斷絕了對外商的一切貿(mào)易和供應。曾經(jīng)驕橫跋扈的外國商人躲在商館里,連飲水和食物都發(fā)生了困難。同時,林則徐還起草了一份告示貼在義律住所的門口,嚴正警告說:今后中國“賣鴉片者要死,吸鴉片者也要死……豈內(nèi)地之人該死,而爾等獨不該死乎”?外強中干的義律無計可施,不得不低下頭來,通知英商繳出全部鴉片。到5月中旬,中國收繳的鴉片總計19187箱又2119袋,重230多萬斤,價值白銀800多萬兩。隨著鴉片販子被一個個驅(qū)逐出境,義律也帶著商館中的英國人灰溜溜的離開了廣州。
1839年6月3日,是個令中國人民永世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天氣晴朗,海水碧藍,虎門海灘人山人海。林則徐會同大小官員,在這里親自監(jiān)督銷煙。在海灘的高處,有兩個人工挖制的15丈見方的大池,里面漫溢著鹵水。隨著“轟隆……轟隆……”幾聲炮響,成批成批的鴉片被傾倒進池里,然后拋下石灰一頓時,池水沸騰,煙霧翻卷。當大池閘門打開,已溶解的鴉片渣沫隨著翻滾的潮水流入茫茫大海。這時,成千上萬的圍觀者爆發(fā)出一陣陣震天撼地的歡呼。
從6月3日到25日,虎門銷煙整整持續(xù)了20余天。收繳鴉片的這段日子,林則徐一刻不怠的監(jiān)督這一龐雜的過程。日夜操勞,一絲不茍,無一紕漏。開始,外國商人“斷言中國人不會焚毀一兩鴉片”,但他們吃驚地看到,林則徐在20余天里銷毀了收繳的全部鴉片,共計237萬斤。
從此,近代中國反抗帝國主義的戰(zhàn)斗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