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殘奧會偉人事跡
冬奧會首屆舉辦于1924年法國夏慕尼,此后往往與夏季奧運會同年舉辦;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冬殘奧會偉人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殘奧會偉人事跡精選篇1
2007年世界夏季特奧會的官方宣傳海報上,19歲的趙曾曾身穿鮮紅運動服,胸前掛著金牌,臉上帶著不同顏色的唇印,羞怯而自豪的笑容感動了無數人、無數顆心。
從智力不及常人一半的智障孩子,到如今站在世界特殊奧運會閃亮舞臺上的美麗天使,趙曾曾正在用她的人生故事告訴世界:“你行,我也行!”
9月29日,2007年特奧會形象大使趙曾曾(中)在母親(左一)的陪同下在活動現場向與會者致意。當日,美國特奧代表團的10名運動員在上海應邀出席晚會,與中國的40名智障兒童聯歡,共度十周歲生日。新華社記者 鄭悅 攝
特奧,改變了她的人生
19歲的趙曾曾身高只有1米43,眼神單純,像個大孩子。對陌生人的友善是她的天性。只要你給她一個微笑,她就會一頭撲進你懷里,用充滿信任和溫柔的擁抱立刻把你融化。
“我們都是單翼的天使,讓我們緊緊擁抱,一起飛翔……”正如一首特奧會歌曲的歌詞,趙曾曾的出生,也讓家庭籠罩在不幸的陰影中。
由于患上了發病率僅為千分之一的唐式綜合征,她出生時腦部受損,智力水平不及正常人一半。為了更好地撫養她和妹妹,母親曾義只能選擇辭職呆在家中。
1997年,另一場災難突如其來,趙曾曾的父親病故了。經濟原本就很困難的家庭陷入了絕境,曾義一度甚至想到自殺。然而,社會及時伸出了溫暖援助之手。在街道的安排下,她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勇敢地繼續撫養這個“單翼的天使”。
“特奧會改變了我的孩子!”趙曾曾的母親曾義對新華社記者感慨地說。
幾年前,逐漸長大的趙曾曾意識到自己的智力缺陷,性格內向自閉,看見人會躲避,不敢說話,有時又變得莫名地暴躁。
2006年春天,特奧會形象大使的選拔工作在上海全面展開。趙曾曾所在的上海啟慧學校推薦了她。選拔現場,趙曾曾緊張地對老師說,“我害怕!我不行!”
老師鼓勵她挑戰自己,走上前去和導演握個手。正是從這個對智障孩子并不容易的握手開始,她的人生改變了。
擔任特奧大使的一年來,趙曾曾越來越開朗、自信。在母親看來,她“長大了,懂事了,說話做事越來越像正常孩子”。
心愿:拿金牌,也會做點心!
伴隨著2007年世界夏季特奧會開幕的臨近,“特奧大使”趙曾曾的日程已經變得非常繁忙:參加特奧會圣火傳遞,與何潤東等明星共同演唱歌曲為特奧選手加油,與美國特奧運動員一起聯歡,準備特奧會閉幕式演出的節目……她每天至少需要參加三四場重要活動,在上海各個地點穿梭忙碌。
遺憾的是,原定參加特奧會50米跑比賽的趙曾曾,由于承擔了太多責任,可能不會出現在運動場上。
“我想拿特奧會金牌!”在新聞發布會上,趙曾曾用不算清晰的發音,告訴記者自己的最大心愿。
在“你行,我也行!”這部特奧會宣傳片中,趙曾曾和母親都接受了采訪。母親曾義在片中驕傲地說,“她拿過兩枚金牌。她是我的女兒!”
兩枚金牌背后都有故事。去年趙曾曾在國際邀請賽上拿了長跑項目的金牌,一家三口特地去吃了頓火鍋慶祝。還有一次,她在上海市閘北區舉辦的比賽中得到一枚巧克力做的金牌。這枚“金牌”很快就被趙曾曾“吃掉了”。
來自社會的關愛、呵護,成了趙曾曾信心和勇氣的源泉。如今,“你行,我也行!”成了她的口頭禪。
除了金牌,她對未來還有更多規劃。趙曾曾和母親告訴記者,她正在上海啟慧學校就讀職業培訓“手工班”,最近開始學習揉面、和面,做中式點心,覺得非常喜歡。
這位特奧會上的美麗天使是否會給人們帶來更多驚喜?帶著跟海報上一樣害羞又驕傲的表情,趙曾曾說,比金牌更重要的,是她希望能像正常人一樣快樂地生活,“有一份工作,養我媽媽,做點心!”
冬殘奧會偉人事跡精選篇2
美國的馬特·斯塔茲曼(matt stutzman),倫敦殘奧會銀牌獲得者,雖然生下來就沒有雙手,但用雙腳走到了無數健全人也難以達到的高度,成為了最偉大的射箭運動員。
里約殘奧會,9月14日,這位自詡為“無臂射手”的運動員參加殘奧會復合弓賽事。雖然在第16輪比賽中被淘汰,但他仍是長距離精準射箭世界紀錄的保持者,這項紀錄也包括無殘障的射箭選手在內。
他天生無臂,在家人的幫助下學會了用腳完成一切常人的動作,吃飯、穿衣、刷牙、洗臉,甚至拉弓、射箭,每天要花8個小時坐在椅子上練習射箭。
他說,他想成為世界第一。
埃及無臂乒乓球選手易卜拉欣·哈麥德
10歲的時候,哈麥德因為一場火車事故而失去了雙臂,但是這并沒有消減他對乒乓球的喜愛。在嘗試過各種辦法后,他最終發現用嘴可以繼續打乒乓球。
中國無臂游泳選手鄭濤比賽出發這一瞬間被攝影師捕捉到了
在2017年殘奧會上,鄭濤就以出色的表現獲得s6級男子100米仰泳冠軍,近日網上流傳出的倫敦比賽視頻更是深深地打動了每一位觀看者。
出發時只能緊緊咬住毛巾來維持姿勢
沒有雙手,接近終點時只能以頭觸壁
本屆殘奧會上他以1分10秒84的成績獲得金牌,還一舉打破了該項目的世界紀錄和殘奧紀錄,中國游泳隊也隨之開啟水上奪金模式。
自行車c2級男子個人追逐賽冠軍梁貴華
憑借堅韌的意志與不懈的拼搏和努力,梁貴華讓單腿騎行奪冠的神奇表現再一次完美地書寫在里約賽場上。
他的左腿被整個截肢,常人很難想象用一條腿騎車在賽道上飛馳是如何保持平衡。
教練說,比起雙腿運動員,單腿運動員為了在起步、轉彎等過程發力、保持平衡,要面對更多的困難,而這也意味著更多的汗水與付出。
男子跳高t42級別決賽,中國選手鐘志強參戰,攝像師拍到了他扔掉拐杖的這一瞬間
經過數輪拼搏,最后他獲得了第四名。
冬殘奧會偉人事跡精選篇3
20__年,16歲的納塔莉已經被看作南非泳壇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女子20__年后的雅典,所有人都相信那里才是納塔莉真正的舞臺。 人們的預料不錯,20__年,納塔莉的確在雅典大放異彩,只不過她的五枚金牌都是在殘奧會上獲得的。這一切源于20__年的一場車禍。 納塔莉結束晨練后,騎著自己的助力車前往學校。一輛汽車斜刺里殺出,伴隨而來的是一陣凄厲的慘叫。 當納塔莉再度醒來時,她的左腿已經不見了。在醫院的最初幾天,噩夢時常與她相伴。這曾讓她萬念俱灰,看著前來醫院探視自己的隊員,她會故意拉開被單,用自己的截肢嚇唬隊員。不過等這種情緒稍稍平復之后,納塔莉開始懷念泳池。 四個月后,納塔莉恢復了訓練。不過她的主攻項目有了改變,開始向800米自由泳傾斜。一年后,她代表澳大利亞參加英聯邦運動會,并且闖進了800米自由泳的決賽。 一波三折的奧運夢 雅典奧運會前,納塔莉未能獲得資格,奧運夢想再次擱淺。不過,在雅典殘奧會的泳池里,她成了明星。奪得50米、100米、400米自由泳、10米蝶泳、20__年國際奧委會將男女10公里公開水域游泳設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納塔莉重燃奧運希望。與健康人相比,她在短距離上沒有優勢,不過耐力強讓她有機會在馬拉松游泳中一試身手。 今年5月3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納塔莉以2小時2分7.8秒的成績奪得馬拉松游泳世錦賽第四。終于,納塔莉成為歷史上首位參加奧運會的截肢運動員。
“當我六歲開始游泳時,奧運會就是我的夢想,經過如此多的挫折,我終于實現了夢想。但我不覺得自己與常人有什么差別,因為我們的夢想是一樣的。”獲得奧運會資格后,納塔莉喜極而泣。
8月8日,鳥巢,納塔莉作為旗手走在南非隊伍的最前列。她一襲白衣,不時面露微笑,穿著假肢的她看起來與常人沒有任何差異。 忘記自己只有一條腿 比賽開始前,納塔莉躺在甲板上,等待著志愿者幫她把假肢帶過來。不時伸一下她那只健全的腿,間或與教練聊一下天。在全部24名參賽選手中,她第16個返回終點,比冠軍慢了1分22秒2。 比賽過程中,運動員之間的身體接觸比較正常。為了不掉隊,納塔莉一直跟在大部隊中。而選手在水中,并不會刻意去留意誰是納塔莉,后者在與其他選手的身體接觸中沒少吃虧。納塔莉認為這多少影響了自己的發揮,“另外困擾我的是浮標,水中有一些浮標,我碰上之后就失去了節奏,花不少力氣才能從浮標里游出來。” 納塔莉對于自己的成績并不滿意,“我對結果有些失望,我本應該游得更快一些,16名這個成績也還不賴,不過我渴望能以前五名的身份完成比賽。”能夠實現奧運夢想,納塔莉還是感到些許滿足。“當我遭遇車禍后,好多人都說我不可能有機會參加奧運會,現在我做到了,覺得自己很幸運。當我浸在水中,我可以忘記自己只有一條腿,完全無拘無束,我很享受這個過程。四年后的倫敦,我還會回來。”結束了奧運會的征程后,納塔莉不會像其他運動員那樣著急回國,因為殘奧會還在等著她。一臂之力拼奧運 納塔莉并非第一個參加奧運會的殘疾人,也不是北京奧運會上唯一的一個殘疾運動員。在乒乓球項目中,波蘭的帕爾蒂卡也是殘疾人,她沒有右手。她早已經正式亮相,在團體賽中代表波蘭出戰,六場比賽贏了兩場。 帕爾蒂卡出生于1989年,11歲時已經參加過悉尼殘奧會。四年前,她在雅典殘奧會上贏得一金一銀。20__年歐洲青年錦標賽中,她擊敗多位身體健全的選手,奪得兩枚銀牌和一枚銅牌。今年,她曾戰勝過新加坡名將李佳薇。
冬殘奧會偉人事跡精選篇4
里約殘奧會游泳冠軍黃文攀的人生勵志故事
“他是眉山建市以來首位站上國際殘奧會舞臺的運動健兒,保守估計,在此次里約殘奧會上黃文攀可能會拿3枚金牌。”
據唐體芳介紹,此次里約殘奧會期間,黃文攀將參加20巴西里約殘奧會5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150米混合泳、50米蛙泳、50米仰泳接力,20分男女混合泳接力。
父母說:兒時的黃文攀也曾叛逆過希望他盡最大努力創最好成績。
不要看,黃文攀現在成績不錯,但他的父母說,小時候的黃文攀可是非常的叛逆,不管是學校還是平時與鄰居相處都很不聽話,自從進入游泳隊訓練之后,黃文攀就像變了個人一樣,叛逆不在,而是整天泡在游泳館里,春夏秋冬從不間斷。
據黃文攀的母親李錫冰介紹,平時也經常會跟兒子通電話,但每次通電話兒子都說“很累”,有時候晚上通話,兒子的聲音都比較弱,一天訓練下來,體力不支,作為父母還是很心痛,但是想到這個是兒子擅長的,也是他喜歡的,我們作為父母也就無條件支持他。
“很激動,也很開心。”昨晚9點剛過,得知兒子在里約殘奧會上拿了金牌,遠在洪雅高廟的父母,高興地一晚上都沒有睡著,因為他們知道兒子能出國去巴西,代表國家出戰,還拿了金牌,真的非常自豪。
就在前幾天,黃文攀曾打電話告知父母他將去里約參加殘奧會,遠在他鄉的父母其實并不了解里約殘奧會這個國際舞臺,當時只是簡單的幾句安慰、鼓勵話,后來了解聽說里約殘奧會之后,才知道兒子這次去比賽意義非同。
“希望他盡最大努力,發揮更好,創最好成績,多拿金牌,為國爭光。”黃文攀的父親黃騰飛說,我們也隔兒子這么遠,只能心里上默默支持他,希望他能發揮出最好實力,盡最大努力取得金牌。
沒有雙臂的維納斯卻成為了雕塑史上“美”的代表;曾經怕水的黃文攀,如今已經為眉山奪得了市級、省級乃至全國的殘運會的多枚金牌。他雖肢體殘疾,卻能在池中泳道里如同魚兒般暢快地游泳,將自身能量發揮到極致,超越了常人,他更以青春和激情詮釋了體育精神。
怕水的游泳金牌“專業戶”:
在四川省第八屆殘運會暨第三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年僅19歲的黃文攀一鳴驚人,一舉奪得了游泳錦標賽中的6枚金牌,項目涵蓋自由泳、蛙泳、仰泳、混合泳。
黃文攀所參加的比賽級別屬于S5級,在殘疾人運動會中“S”是自由泳、仰泳、蝶泳的標志,按肢體不同殘疾程度分為S1S10十個級別,數值越小殘疾程度越高。
一說起拿金牌的感受,黃文攀臉上便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除了混合泳,其他項目拿金牌都是意料之中的事,而且我對其他參賽的選手也比較了解。”
在黃文攀看來,能拿到混合泳的獎牌有些意外但卻更令人備受鼓舞。“混合游按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順序進行。第一階段的蝶泳,我落后其他隊員整整5米,后來靠著其他泳式,奮力趕上,最后以超出第二名1秒的成績險勝,我都覺得不可思議。”黃文攀說。
個人混合泳要求較高,運動員既要在全面基礎上突出某項特長,又要在混合泳中的轉身技術上兼顧不同泳式間的銜接。前一泳式結束轉身時,要為下一泳式創造條件,這個項目對正常的運動員來說也是難度頗大,更何況身患腿部殘疾的人,腰間無法正常著力會使競技難度進一步增大。混合泳里的蝶泳需用腰部發力,這在當初也成為黃文攀的弱項,更是攻克的難題。
從市殘運會到省殘運會,再到全國殘運會,怕水的黃文攀曾經只能羨慕會游泳的人,如今他卻不僅學會了游泳,還能在競技場收獲金牌,他證明了自身的價值。
冬殘奧會偉人事跡精選篇5
曹磊,在獲得北京奧運會女舉75公斤級金牌,本該歡呼的時刻,陷入4、5分鐘的痛哭,這不是喜極而泣,而是真正悲傷的淚水,原因是,在她最后一次試舉前,教練告訴她母親已去世的消息,這個消息父親和教練瞞了她整整兩個月之久。最后一舉她沒有成功,沒有破掉世界紀錄,盡管她平時的成績要比這個記錄高很多。事后,她說:“我沒法集中精力,我在想著自己的母親。”
與沒能見母親最后一面的遺憾來比,沒有破世界紀錄的遺憾實在微不足道。我們只能希望,掛著“金鑲玉”去拜祭母親會多少減輕一點曹磊的遺憾和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