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錢學森偉人事跡
錢學森,科學家,中國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被稱為導彈之父;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中國錢學森偉人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錢學森偉人事跡(篇1)
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錢學森用他的實際行動鼓舞了我們那滿腔的愛國情懷。
錢學森是偉大的,同時,他那漫長的歸國路途也是同等的艱辛。
1935年8月的一天,錢學森從上海乘坐美國郵船公司的船只離開祖國。黃浦江濁浪翻滾,望著漸漸模糊的上海城,錢學森在心中默默地說:“再見了,祖國。你現在豺狼當道,混亂不堪,我要到美國去學習技術,早日歸來為你的復興效勞。”1950年錢學森為了盡心盡力的幫助共產黨預訂了八月的船票,想等到他的女兒滿月后回國,為中國導彈事業開創先河,可狡猾的美國人以他隨身攜帶的八個大箱子為由,扣留了他,認為他隨身攜帶的八個大箱子里藏有上千的筆記、資料等有關美國軍事的絕密資料文件。并派人監視錢學森一家的生活,因為錢學森師出美國著名空氣動力學家,馮·卡門當時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1953年,錢學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律確定其宏觀力學特性,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在美國政府的監視下,錢學森在美國受迫害的消息很快傳到國內,新中國震驚了!國內科技界的朋友通過各種途徑聲援錢學森。黨中央對錢學森在美國的處境極為關心,中國政府公開發表聲明,譴責美國政府在違背本人意愿的情況下監禁了錢學森。1955年10月,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高級將領作為交換,錢學森同志終于沖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國,自1958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作為一個中國人,讀完《錢學森》,愛國情懷油然而生。如今日本人搶占了我國的釣魚島,作為一個學生,我們應當發奮讀書,像錢學森一樣為祖國的未來做出貢獻。
中國錢學森偉人事跡(篇2)
錢學森3歲時就有非凡的記憶力,能背誦上百首唐詩、宋詞,還能用心算加減乘除。大家稱他為“神童”。
5歲時,他已可讀懂《水滸》了。他對爸爸說:“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變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卑职终f:“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須好好讀書,努力學習知識,貢獻社會”。
在小學低年級時期,男孩子最喜歡玩用廢紙折的飛鏢。每次比試,總是錢學森扔得最遠,投得最準。同學們不服氣,撿起他折的飛鏢仔細研究,原來他折疊的飛鏢有棱有角,特別規正,所以投起來空氣阻力很小;投扔時又會利用風向風力,難怪每回都數他投得最遠最準呢!小小年紀的錢學森居然領悟了某些空氣動力學的常識,這不僅使同學們,而且使老師也驚嘆不已。
20多年后,錢學森果然成了國際知名的力學和空氣動力學家。
關于教育孩子
父母幾乎沒有“言傳”只有“身教”
在講座現場,很多帶孩子前來的家長對于錢老如何教育子女十分感興趣。錢永剛的回答卻有點讓人出乎意料:“如果說我們家有什么教育秘訣的話,那就是‘不教育’。我們家要說‘言傳’,幾乎沒有,主要靠‘身教’”。
錢永剛說:回想我從小到大,我主要是看父母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他們從來不會跟我說你要這樣或者不要那樣,而是用他們做人做事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影響我們。
有一次,家里的炊事員很鄭重地對錢永剛說:“你父親是個有學問有文化的人。”錢永剛當時就說:“這還用你說,我當然知道了!”但炊事員接著解釋的話卻讓錢永剛記住了一輩子:“你看你父親每次下來吃飯,都穿得整整齊齊,從來不穿拖鞋、背心。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錢永剛從此也向父親學習,至今保留著吃飯要穿戴整齊的習慣。
父親的治學態度對錢永剛的影響很大。錢永剛回憶說:“有一年夏天,我路過錢老的書房,發現他正滿頭大汗地看書,認真程度讓我自愧不如?!薄八米约旱男袨楦嬖V我什么是永不停步,什么叫學到老活到老”。
中國錢學森偉人事跡(篇3)
我國當代杰出的科學家中,有三位姓錢的人物: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人稱“三錢”。他們都是出國留學后,懷著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回來的。其中錢學森的經歷最為驚險。
錢學森在美國度過了20年,在航空科學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有名的火箭專家,為美國的軍事科學做出了貢獻。1949年,他得知新中國成立了,十分興奮,決定回國參加建設。然后但是美國方面敵視中國,怕錢學森回國對他們不利,就千方百計地阻撓。美國海軍次長還惡狠狠地說:“我寧肯把他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他明白的太多了,一個人可頂五個師的兵力!”然后于是,美方無中生有,說錢學森是中國間諜,把他逮捕關押,之后雖然釋放了,可又嚴密監視。
錢學森沒有屈服,向美方提出嚴正抗 議,回國的決心更大了。他在家里放好三只小箱子,準備隨時啟程。之后在中國政府的過問下,被美方扣留了5年的錢學森,最后在1955年搭乘輪船回國了。他來到廣場,興奮地說:“我相信我必須能回來,此刻最后回來了!”
錢學森回國后,為我國導彈和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最有聲望的科學家之一。
中國錢學森偉人事跡(篇4)
暑假里,我有機會讀了《錢學森》這本書,書中描寫的錢學森歸國過程以及研發“兩彈一星”的辛苦歷程深深打動了我,讓我很有感觸,下面是我讀后的一些個人感悟。
錢學森在美國留學時,成績非常優異,雖然畢業后留在美國工作,物質生活很富裕,但他卻歸心似箭,一心想著學成報國?;貒^程中,雖然經受各種阻撓,甚至被美國人軟禁起來,但他一直想方設法、披荊斬棘,偷偷給我們國家的領導人寫了封密信,這封密信幾經周轉,最終才到達周恩來總理手中。周恩來總理非常重視,通過外交手段用十幾名戰俘把錢學森換了回來。錢學森的這種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正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對祖國抱有一顆熱愛的心。
錢學森完成“兩彈一星”這個驚世壯舉的過程異常艱苦。當時我國的經濟條件十分落后,研究條件、研究設備極其簡陋和滯后,錢學森帶領的研發團隊們夜以繼日、無怨無悔的工作著,面對一路上不斷出現的各種問題,他們總是不氣餒,想方設法地化解困難。正是他們用自己的青春、智慧、淚水、汗水、血肉和生命為我們的國家鑄造了一面強大的國防盾牌。我們要學習錢學森那種遇到困難不氣餒,持之以恒繼續做下去的精神。
作為學生的我們,現在應該認真學習各種知識,爭取長大后能像錢學森一樣為我們的祖國實現自己的“驚世壯舉”!
中國錢學森偉人事跡(篇5)
1955年10月1日清晨,廣闊無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輪正劈波斬浪駛往香港。一位40來歲的中年人,邁著穩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陣陣海風不時掠過他寬大的前額。眺望著水天一色的遠方,他屈指一算,已經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多么希望腳下不是輪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艙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1934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隨后赴美留學,師從美國著名空氣動力學教授馮·卡門,成為馮·卡門教授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當時,錢學森享受著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墒?,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說:“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p>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在隆隆的禮炮聲中誕生了。這一年的中秋之夜,錢學森和十幾位中國留學生一起歡度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他們一邊賞月,一邊傾訴思鄉情懷。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這新中國誕生后的第一個中秋節,他們談論著祖國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興奮。
此刻,錢學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發強烈起來:早日回到祖國去,用自己的專長為祖國建設服務。他向留學生們袒露了心跡。留學生中有人勸道:“祖國剛解放,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現在回去搞科學研究,只怕有困難?!卞X學森誠懇地說:“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p>
聽說錢學森準備回國,美國海軍的一位高級將領說:“錢學森無論到哪里,都抵得上5個師,決不能讓他離開美國!” 然而,錢學森回國的決心一刻也沒有動搖過,經過五年漫長歲月,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終于踏上了歸國的航程。
錢學森回國后,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制和發射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