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愛國名人的故事事跡
事跡的不僅僅是為了評功擺好,更多的是為了體現和弘揚特定的精神。你聽過哪些愛國事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有什么愛國名人的故事事跡7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有什么愛國名人的故事事跡【篇1】
羅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縣人。
原名雨成,新化縣松山鄉人。少時在維新、文德小學讀書,后因家貧輟學。1945年冬,去乾城縣所里鎮(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師附小就讀。1947年,考入省立九師,畢業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學高中部求學,并改名羅盛教。
由于家境貧寒,羅盛教11歲時才上小學,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學了。為了有口飯吃,父親將他送去當了道士。14歲那年,他不得不到鎮上叔叔開的雜貨鋪幫工。
1949年,羅盛教的家鄉解放了。這年11月,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湘西軍政干部學校的一名學員。羅盛教文化程度較低,聽起課來感到吃力,抓不住重點,筆記記不全。為了不掉隊,每次下課后,他都要將別人的筆記借來,和自我的筆記對照,查缺補課,然后用鋼筆工工整整地抄寫一遍。在建校勞動中,需要將倒在河中的一棵樹抬到岸上搭橋用。羅盛教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帶動下,全班二三十個同學都跳進河里,最終將樹拖上了岸,搭起了橋。1950年2月1日,羅盛教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1年4月,羅盛教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并隨部隊奔赴朝鮮。
任志愿軍第47軍141師偵察隊文書。在朝鮮他曾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御作戰。
在朝鮮的日子里,羅盛教時時感到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和駐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鄉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經常幫房東大媽擔水、劈柴,鄉親們都夸獎羅盛教是好樣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云一齊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正值隆冬季節,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幾個兒童正在滑冰,笑聲陣陣。忽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羅盛教抓起自我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沖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快地脫掉身上的衣服,之后跳進了冰河里。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鉆進水里。又過了一會,羅盛教最終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云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人們急切地等待著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水的朝鮮兒童,羅盛教英勇獻身。
全村老百姓都趕到了河邊,沉痛哀悼這位英雄的志愿軍戰士。村民們將羅盛教安葬在村莊邊的佛體洞山。
1952年2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羅盛教追記特等功,同時授予“一級模范”、“特等功臣”的稱號。同年4月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決定追認羅盛教為“模范青年團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及一級戰士榮譽勛章。
有什么愛國名人的故事事跡【篇2】
在1935年11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我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她在村里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后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于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在二人幫忙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
敵人反復折磨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能夠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能夠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黨員的信仰!”趙一曼負傷被捕解到哈爾濱后,日寇和偽滿的警察頭目立即對她進行審訊。此時,她傷口不斷流出的鮮血濕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絕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國東北的暴行。負責審訊的日本特務惱羞成怒,竟用竹簽從她的指甲縫中釘進去,用鞭子狠戳趙一曼的傷口,使她幾次昏死過去。日寇將她送到醫院,傷勢剛好一點,日寇又在病床前審問,趙一曼依然堅不吐實,日寇拳打腳踢,她的傷口再度破裂,又昏迷過去。醫護人員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對她產生了敬佩。
有什么愛國名人的故事事跡【篇3】
你們用生命化作一葉方舟,承載著千年文化,堅強意志,輝煌燦爛,駛向光明的地方……
——題記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烏江情,霸王淚,殘陽鋪江似血,英雄們最終都以高大的身軀屹立在人們的心中。
當紛飛戰火與濃濃硝煙在中國地土上彌漫時,有著一批勇士即將注定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他們沖在殺敵的前方,他們不顧生命的危險,也要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他們用鮮血,為中國的發展做好了奠基,他們是英勇的革命戰士,他們將一腔熱血投入到抗日殺敵中。
滾滾長江淘盡歷史英雄,翻騰著民族的血脈,巍巍高山能覽眾山之小,屹立著民族的志向,千年長城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夢想,這是一個由革命英雄打拼出來的時代。
革命英雄們,為了和平的幸福,為了拯救被蹂的正義的尊嚴,為了幫助在苦難中掙扎的中國人,他們毅然踏上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奉獻自己的青春及生命……
但,正是有了他們,時間才會定格在那一剎那:今井武夫顯然被受降方正氣凜冽的氣勢鎮住了,一邊用手帕不停地擦試額角,一邊哆嗦著宣讀早已設計好的臺詞。此時的他早已沒有戰爭中兇狠惡煞的狠樣,此時的他,狼狽的如喪家之犬,我為這個傀儡感到好笑和悲哀,日本人羞于啟齒的國恥在此定格,同時中國人的歡呼聲回想在天穹。
也許一壺酒,一把劍,一路征舞,一身豪邁,就是一個俠士,但這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的革命英雄,靠的不僅是這些,可他們卻只能活在人們心中。
我,一個普通學生,雖不能改變昨天,但我可以決定今天;雖不能改變天氣,但我可以改變心情;雖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我珍惜今天,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像革命英雄學習,讓我們大聲呼喊:“革命英雄們,您們太棒了”。
峰巒如聚,浪濤如怒,華夏大地英雄,望古今,意澀苦,多少忠烈都入土,多少英雄都做了古……
有什么愛國名人的故事事跡【篇4】
革命烈士郭亮,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他在長沙侗官東山寺小學讀書時,就一身正氣,敢說敢為。有一次上作文課,郭亮寫了一首題名《問問社會》的白話詩,揭露了社會的黑暗,當局的腐敗。這下子可觸怒了反動派,郭亮立即被傳進了東山寺自治所。
郭亮從容不迫地走進自治所的大廳,只見所長懶洋洋地躺在榻上,正吞云吐霧地吸著x片。里間屋,傳出了刺耳的麻將聲。郭亮有意跺了一下腳,所長這才抬起頭來,以審問的口氣說:“你是學生,為何倡導邪說?”
“我一不提倡吸__片,二不提倡嫖賭,三不魚肉百姓,四不坑害好人,怎叫倡導邪說?”郭亮面無懼色,針鋒相對。所長一驚:這學生好不厲害!他想了半天,才從牙縫里擠出幾個字來:“你想誣賴不成!”
郭亮冷笑一聲,反問道:“我的作文既未貼在街頭,又未刊于報端,豈能說是蠱惑民心?再者,作文提問,乃學生之學業。學者不問,教者不容。請問,辦學校是干什么的?”一席話駁得所長啞口無言,只好讓郭亮回去了。郭亮走 出大門,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立即寫了一副對聯,貼在自治所門上:“魚所、肉所、麻將所,所內者甜,所外者苦;豬公、狗公、烏龜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這副對聯罵得痛快淋漓。老百姓見了無不拍手稱快,揚眉吐氣。
有什么愛國名人的故事事跡【篇5】
孟起安
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9歲進私塾讀書.1939年冬結婚后,在蔣垛處館教書.1940年10月,參加減租減息斗爭,成為蔣垛農抗領導人之一,后任五抗會主任.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蔣垛區委組織干事、組織科長.1942年春,以塾師身份到江村發動抗日救亡工作,培養了一批青年干部,建立了江村鄉黨支部.1943年夏,任姜南區區委書記,組織“二五”減租,開展懲奸運動.1945年8月,調任蔣垛區委書記,組織發動了對地主的清算斗爭.1946年秋主力北撤,領導群眾開展游擊斗爭.由于關節炎發作,行動不便,組織上讓他暫時離職休養.1947年2月,在邱西鄉西后港,不幸被捕.關押期間,敵人軟硬兼施,透過其親友誘他自首,他寧死不屈,堅持獄中斗爭.2月21日,在姜堰東場上,他被綁在電線桿上,敵人用鐵絲穿過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敵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廣場(現姜堰中學內),一個地主舉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幾個家伙一齊撲過去用刀亂戳,他昂首高呼:“共產黨萬歲!毛主(zhu)席萬歲!”倒在血泊中.
有什么愛國名人的故事事跡【篇6】
黃繼光(1930~1952)
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農歷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里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國內停止復員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征集志愿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里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征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后,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圣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后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經上級批準,他榮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黃繼光最后長眠于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有什么愛國名人的故事事跡【篇7】
江竹筠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板就為她特制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非常用功,記憶力超群.后來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
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后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涂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后,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并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后被用鏹水毀尸滅跡,時年2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