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英雄張富清事跡介紹
重讀張富清老人的生平經歷,于平凡中感悟本色英雄張富清的光榮偉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本色英雄張富清事跡介紹(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色英雄張富清事跡介紹(篇1)
觀看戰斗英雄張富清的英雄事跡后,讓我萬分敬佩和感動。老英雄張富清同志60多年歷經風雨,遭受困厄,仍舊甘守清苦,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連他家人都不清楚,他曾榮獲西北野戰軍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團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軍戰斗英雄稱號和師戰斗英雄稱號,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
一心為國,造福一方。抗戰時期的戰斗英雄,復員轉業后的人民好公仆。軍人是革命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就往那里搬,哪里艱苦就到哪里去,扎根來鳳30年,為民造福,帶領群眾一起放炮眼、開山修路,為來鳳縣帶來了新氣象,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見證了共產黨員干部的責任和擔當。
張富清同志在采訪中說到“犧牲的戰友沒機會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我有什么資格顯擺戰功。”值得我們好好去反思,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不是存在過多的的追求名和利,而一時遺忘了初心和使命,丟失了公仆情。心系退役軍人、服務退役軍人,全心全意為退役軍人服務,為退役軍人解決眼前的問題,把退役軍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心系國家,把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敢為同危害國家事業的敵對勢力斗爭,為國家事業無限奮斗。心系工作,發揚銳意改革、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端正思想態度、認真鉆研業務知識,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切實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力量,確保擔當作為。
讓我們以張富清為榜樣,學習榜樣精神,以榜樣為鏡,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為市中區的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色英雄張富清事跡介紹(篇2)
古人常說“舉世紛紛名利逐”,但是張富清老同志的事跡告訴我們:“榮名利祿云過眼”。60多年來,他塵封功績,直到這位老人95歲的今天,他的英勇事跡終于被我們所發掘。
我們常常說時代造就了英雄,但是也正是一個個像張富清這樣的英雄造就了我們如今的和平年代。他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然而這些軍功、獎章和稱號在這位老人的眼中都沒有這么重要,在退役之后,他自愿前往山區,扎根貧困山區幾十年,一句“不后悔”照亮了一顆幾十年都不曾改變的初心。他還說“共產黨人就是要到最困難的地方去。”作為一名戰士,他勇敢地沖在前線,不懼槍彈炮火,這是他在戰爭年代對使命的擔當;作為一名干部,甘于貧困和平凡扎根于山區建設,這是他在祖國需要面前的選擇。“只問為民耕耘,不求自己收獲”,這就是他一生中在堅守在踐行的。
“國勢之強由于人”,新中國成立73年來,我們之所以能書寫翻天覆地的壯麗史詩,正是因為我們國家在各個領域有著像張富清老同志一樣一生心系國與民的時代英雄。作為建行的一份子,我們為擁有張富清這樣的老同志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同時我們更應該向他看齊,我們處在和平年代,不要求要有像他一樣不懼槍林彈雨的勇氣,但是在前進路上的時候,我們要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銘記于心,踐行于己。始終堅守對事業的崇敬之心、對組織的感恩之心、對生活的平常之心、對法紀的敬畏之心。
張富清老同志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他也像一個標桿,激勵著我們像他看齊。人生有很多路。初心,藏在一心為民的大愛里;使命,寫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這就是張富清老同志走的路,而我們也應該走向這條“初心之路”,這條路能讓我們一直堅持,一直堅守,一直愿意為之奔跑。
本色英雄張富清事跡介紹(篇3)
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
部隊軍營,戰功赫赫。
1948年,24歲的張富清離開陜西漢中洋縣的家,光榮入伍,成為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三五九旅七一八團二營六連的一名戰士。先后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子戰場冒著槍林彈雨,不顧自身安危保家衛國,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他正是時代最可愛的人,可歌可泣,可愛可敬。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3周年,時代需要凝心聚力,需要奮勇當前的開拓者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離不開老革命們的流血犧牲,現在是我們這代人奮斗的時刻,每個人都應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傳承紅色基因,做時代弄潮兒。
退役轉業,低調奉獻。
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他克己為國,國家開展精簡退職工作,張富清首先動員的.,竟是自己的妻子;他輾轉多個崗位,一直默默地做著一顆螺絲釘;他年逾八旬截肢,自己鍛煉用義肢走路,沒給國家添過一份負擔。
他正是時代最需要的人,克己奉公,兢兢業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全體黨員干部要奮勇朝前,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將政策做細、做小、做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今年是改革開放44周年的開局之年,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我們呼喚更多的改革先鋒、匯聚更多改革力量,接棒繼續跑好偉大復興的接力賽,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學習張富清事跡心得體會,張富清事跡學習感悟。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他是時代最可愛的人,謙遜,務實。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向老英雄張富清學習,立足當下,充滿斗爭精神,永懷愛國情懷,為國家披肝瀝膽,奉獻一切。
本色英雄張富清事跡介紹(篇4)
共產黨處處都是為人民辦事的,為國家昌盛辦事的。只有跟著共產黨,進一步受黨的教育,使自己為黨、為人民做點工作。”今年95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老干部張富清,這樣講述著自己的入黨初心。近日在新聞上,看見張富清老人的先進事跡,張富清老人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張富清老人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脫下軍裝,收起獎章,直奔當時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恩施來鳳,一干就是三十年。60年來張富清老人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都不知道,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作為同樣一名退役軍人,我為他感到自豪驕傲,這是一名軍人的本色,這是一名老兵的擔當。
從老人身上我不僅看到了赫赫戰功,更看到的是老一代革命的犧牲奉獻,這樣的人,這樣的事,這樣的精神,實為我輩追尋之楷模。作為一名退役士兵,使我更加堅定了扎根基層的信念,我們是青年一代,青春是用來奮斗的,我們都是追夢人,從一名剛剛從部隊轉業回來的退役士兵,來到基層,為群眾辦事,學到了很多,我們這代人有屬于我們的使命和擔當,不忘初心,服務人民,老一輩用青春血汗創造的環境需要我們繼續努力,他們為人民不懈奮斗,崇高的精神,我們要繼承和發揚。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老人的偉岸,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功,也在中年轉業后恪盡職守,還在晚年離休間奮進不息。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我們要積極弘揚無私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接續奮斗,奮勇向前,書寫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篇章。
本色英雄張富清事跡介紹(篇5)
張富清對于奉獻選擇了高調,對于功名選擇了低調,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彰顯了一名老英雄的英姿,錘煉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黨性,不禁讓人們肅然起敬。讓人們敬佩的,不僅是因為他有著赫赫戰功,以及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的勁頭;更是因為他面對榮譽選擇的“深藏”,以及不為利益所擾繼續前進的境界。
充分發揮榜樣力量,努力在黨員干部中形成爭先創優、甘愿奉獻的濃厚氛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多年來,他從來不向組織要求什么。因為采訪時他說,與已犧牲的戰友相比,他的功勞與他們相比不算什么,可他還活著,還享受那么多好的待遇,他已經很知足了。在張富清老人眼中,他謙虛說自己不算什么,因為他當時周圍的優秀共產黨英勇事跡深深影響著他,就應該這樣。在我們眼中,他的先進事跡令我們敬佩,我們不僅要努力宣傳優秀共產黨員榜樣,也要爭當榜樣,影響更多的人成為榜樣。
功名源于擔當和奮斗,“深藏”更顯初心之熾烈。正如張富清的日記中所寫“勛章箱底壓,子女猶未白。整天一臉笑,只知是老兵。”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因為他一直都認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沒什么特別,所以,從來沒有居功自傲,從來都不會給組織添麻煩。“功名”記錄其擔當之勇毅、奮斗之艱辛,“深藏”更凸顯其精神之偉大、境界之高遠。
敢擔當沖鋒在前,踐初心一以貫之。“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行勝于言,張富清一次次挺身而出的行動,踐行了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的初心。不因為戰場上的烽火四起而選擇絲毫退縮,不因為工作條件的艱苦而挑肥揀瘦,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沖鋒陷陣中,在砥礪奮斗中,在勇毅篤行中,不斷擦拭初心,不斷錘煉黨性,樹起了精神標桿。
回歸本色最動人。深藏功與名60載,不僅以一名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也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家人,如在精簡退職時,首先動員自己妻子離職;在大兒子遇到去恩施市工作機會是,卻讓其放棄機會,下鄉當知青。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我們都應該向張富清精袖學習,學習他中誠干黨、失志奉獻的政治品格,不畏艱險、勇干犧牲的`戰斗精神,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