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是哪里人
莊子,姓莊,名周。他出生于戰國時代祖居宋國,據說其先祖曾是宋國的一國之君。他本人雖然不曾當過君主卻是道家學派鼎鼎有名之人物。莊子生活的時代是戰國中期,離我們現代社會十分的久遠,而當時他處的社會又不像我們現在這樣信息發達,因此要回答清楚莊子是哪里的人這個問題實在不容易。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莊子是哪里人,歡迎大家閱讀。
莊子是哪里人
莊子是道家學派的繼承人,是道家學派的大師級人物,對于他的記載和研究很早就有了。關于莊子是哪里人這個問題,最早給出答案的是創作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作品《史記》的司馬遷。在他的《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曾經簡單的描述了莊子是哪里人:“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但因為司馬遷的描述過于簡單,我們很難弄清楚“蒙”、“漆園”的具體位置。雖然司馬遷對于莊子來自哪里給出了明確的信息,但是我們確確實實還是不知道莊子是生活幾千年前中華古國的那個位置。
研究莊子的學者們不甘心如此模糊的概念,于是不斷的根據莊子留給我們的蛛絲馬跡進行尋找。
有的學者根據南朝宋羅泌《路史》、《嘉靖壽州志》等留下的證據,判斷莊子生活的蒙就是安徽省的蒙城。有的學者根據《隋書·地理志》反對莊子生活的蒙并不是現在的安徽省蒙城,因為在莊子那個時代安徽省蒙城還沒有被稱之為“蒙”。有的學者則根據《括地志·冤朐縣》、《史記正義》、《贈從弟冽》等推斷,莊子所生活的蒙,其實是現在的山東省曹州。直到現在關于莊子是哪里人的問題仍然爭論不休。
莊周家貧
生活貧窮不只是說說,而是真正現實生活里吃穿用度的匱乏,莊子思想的偉大之處就在于既能過得了清貧日子,又能寫出萬千思想巨著,這樣一對比,更加反襯出莊子思想超越平常三九六學說的偉大。
莊周家貧是一個寓言故事,出自莊子著作。作者就是莊子他擅長用自然之物寓意現實生活,闡述道理。
莊周很窮,缺了糧食,只得開口向當地管理河道的官員借糧食。官吏答應說好,他馬上就能得到封底的租金了,到時候借給莊周三百兩,這樣可以嗎。莊周聽到這樣的回答很生氣,臉色變了,對官吏說道,我昨天走路的時候聽到路中間有人喊我,我仔細一瞧,發現是車杠上有一條小鮒魚粘附在那。我低下頭好奇的問鮒魚,你是什么人從哪里來的?鮒魚回答,我是海神的部下,你能給我一點水救我嗎?我回答說好,我去找吳王和越王,把西江的江水引到這來救你可以嗎?鮒魚生氣的說,我離開了我常在的水,沒有地方可以活命,只要一點點水就能救我了,你卻說引西江的水,還不如去賣魚干的地方找我。
后來因為這個故事,引申出了一成語。成語叫作涸轍之鮒,形容人處于困境落魄的時候就像沒有水的鮒魚一樣,莊子用這個比喻也諷刺了人們困難求助的時候,統治階級的冷漠。這里表現了莊子一貫的對富貴,官權的厭惡。莊子一生都過著清貧的日子,可是他的思想卻引來了很多弟子的朝拜,古人的高尚品質讓我們佩服。
莊子的政治主張
莊子這個人呢,他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也是非常全面的,規劃的仔仔細細,從什么探討宇宙,到個人的細節修養,在書里面全都涉及到了。在這里,我們就來談一下莊子的政治主張。
莊子畢竟是傳承自某個“我的舌頭還在”的偉大政治思想家,因此,在莊子的思想里面,關于“無為而治”這個話題的探討也是很多的。畢竟是前輩,該有的尊重還是有的,也是認同的,要不怎么會成為一家呢。
無為是怎么做呢,其實說白了,就是放手不管讓它自己發展吧。百姓呢,想種地的,就讓他種地;想睡覺的,就讓他睡覺;想念書的,就讓他念書;想做木匠的,就讓他做木匠……國家是需要一個名義上的統治者的,可是這個統治者是不應該管事的。順應民意,讓他們自己玩自己忙活自己的去吧。最多最多,就是引導引導他們。而且引導的這個力度問題,肯定不能大了,能少干預就少干預。
還有就是,愚民。怎么弄這個呢?給百姓好吃的好喝的,可是,不要讓他們太有思想。想多了,就想錯了,不動腦子最好。不動腦子的百姓呢,統治起來,也不會太吃力;想法少呢,叛亂之類的也會少,大逆不道之類的事也少。這樣多好啊,既簡單,又省心。
莊子的政治主張里面,給百姓自由是不錯的,不過愚弄他們可是萬萬不能的。
看了“莊子是哪里人”還想看:
1.莊子的簡介
2.莊子名人名言 莊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3.讀《莊子》心得感悟
4.莊子被世人稱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