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位的詳細介紹
漢朝位,分六品近百種稱呼雜號更是無法統計。下面是小編關于漢朝位的詳細介紹。漢朝有什么?
比較顯赫的有一品:大(以上為三公級);二品:驃騎、車騎、衛(以上為三公級)撫軍大、中軍大、上軍大、鎮軍大、鎮國大、南中大(以上為二品大)、征東、征南、征西、征北(以上為四征)、鎮東、鎮南、鎮西、鎮北(以上為四鎮)
一品: 大(以上為三公級)
二品: 驃騎、 車騎、 衛(以上為三公級)
撫軍大、中軍大、上軍大、 鎮軍大、 鎮國大、 南中大(以上為二品大)
征東、 征南、 征西、 征北(以上為 四征)
鎮東、 鎮南、 鎮西、 鎮北(以上為 四鎮)
三品: 中領軍(資深者為 領軍。以上為禁衛軍)
安東、 安南、 安西、 安北(以上為 四安)
平東、 平南、 平西、 平北(以上為 四平)
征蜀、 征虜、 鎮軍、鎮護、安眾、 安夷、
安遠、 平寇、 平虜、平狄、平難、
輔國、 虎牙、 輕車、 冠軍、度遼、橫海(以上為三品 雜號)
四品: 中護軍、 武衛(中護軍資深者為 護軍。以上為 禁衛軍)
屯騎校尉、 越騎校尉、 步兵校尉、 長水校尉、 射聲校尉(以上 野戰軍五校尉)
中堅、驍騎 游擊、 左軍(以上為四品常設)
建威、 建武、 振威、振武、 奮威、
奮武、 揚威、 揚武、 廣威、 廣武、
寧朔、左 積射、右積射、 強弩(以上為四品雜號)
東中郎將、 南中郎將、西中郎將、北中郎將(以上為 四中郎將)
振威 中郎將、建義中郎將、奉義中郎將、平虜中郎將、
典軍 中郎將、撫軍中郎將、 武衛中郎將、 司金中郎將、司律中郎將、
護 匈奴中郎將、率善中郎將(以上為四品雜號中郎將)
戊己校尉、平虜校尉、討寇校尉、建忠校尉、 護羌校尉、
護東羌 校尉、護烏丸校尉、護鮮卑校尉、西域校尉、 西戎校尉、
東夷校尉(以上為派遣軍)、 監軍(以上為監軍或護軍)
五品: 偏、 裨(以上為五品常設)
鷹揚、 折沖、虎烈、 宣威、 威遠、 寧遠、
伏波、 虎威、 凌江、 蕩寇、 昭武、昭烈、
昭德、 討逆、 破虜、 討寇、 宣德、 威虜、
捕虜、殄 吳、殄夷、 揚烈、 建忠、立義、
懷集、 橫野、 樓船、復土、忠義、建節、
翼 衛、討夷、 懷遠、 綏邊(以上為五品雜號)
安夷護軍、撫夷護軍(以上為監軍或護軍)
六品:和戎護軍、殄虜護軍(以上為雜號護軍)
延伸閱讀:
大,是中國古代各朝經常設置的武官職名,多為高級軍事指揮甚至最高軍事統帥。古代大其實際職權變化很大,歷史上各時期多見以“某某”尊稱為“某某大”的習慣,但是秦漢與三國時期的大職位有很大差異。
驃騎,中國古代武官職。漢武帝元狩二年起開始設置驃騎。元狩四年,令官階、俸祿與大等同。東漢以后,各代都有延設,有時加 “驃騎大” 。隋朝和唐朝初年,改為府兵制下基層軍府主官,秩正四品。唐顯慶元年改為武散官名“驃騎大”,宋初延之政和年間廢,明武散階正二品初授“驃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