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疆域有多大
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是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公元前206年劉邦被封為漢王,之后楚漢相爭獲勝建立西漢,漢初在消滅異姓王和諸呂之亂后政局趨于穩定。那么漢朝的疆域有多大?下面小編告訴大家。
漢朝作為一個大一統王朝,其疆域面積是怎樣的呢?
漢朝建立初期,各地叛亂不斷,高祖連征叛亂而無暇顧及邊防。河南地復為匈奴所有。南越,閩越,黔中地區趁機與漢朝脫離,后來文帝派人說服南越王和各國歸順,又恢復了一統的局面。但不久南越就因為荊州兩湘地方不肯開關通商而肆起發動進攻。此時恰值漢武大帝時期,漢朝的文治武功已到極盛,遂徹底剿滅了南越王政權,南越也首次直接歸中央管理。
西元前127年,衛青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隴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云中、雁門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擴展。西漢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陰山以北。前121年,漢將霍去病出隴西擊滅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設酒泉郡。后又分割為張掖、敦煌、武威三郡。連同在湟水流域設置的金城郡,合城河西五郡。
前138年,東甌王迫于閩越王的威脅,舉國內遷到今江淮流域。前110年,漢朝又滅亡了閩越國。前111年,漢朝平南越,又占有了海南島,在該地設十郡。在西南地區,漢朝征服了諸國,邊界推移到云南哀牢山和高貢黎山。東北地區滅亡了衛滿朝鮮,設置了東北四郡。大漢帝國的國土已基本成型。而在西域設郡也加強了對西域的控制。到平帝元始二年,共有郡國103個,轄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1587個,面積達611萬平方公里。
新莽末年,疆域萎縮。東北撤銷真番、臨屯二郡。西南地區由七郡變成五郡,并且放棄海南島上的珠崖、儋耳二郡。光武中興后形勢得到改觀,版圖基本恢復。東漢末期,中原戰亂不斷。曹操放棄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河套、陜北、晉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后放棄。高句麗與林邑兩國蠶食東北及南方國土。只有西南地區擴展至大盈江一帶,其中益州郡、牂牁郡、永昌郡,與西南滇王(前278年—115年)、夜郎王(直至前27年)、哀牢王(直至76年)及鉤町王共同并存。
漢朝領土范圍
文景之治后,漢武帝時期,武功鼎盛,國土大幅擴展。元朔二年(前127年),衛青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隴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云中、雁門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擴展。西漢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陰山以北。元狩二年(前121年),漢將霍去病出隴西擊滅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設酒泉郡。后又分割為張掖、敦煌、武威三郡。連同在湟水流域設置的金城郡,合為五郡,開始對西域的控制。
西漢極盛時的疆域東、南到海,西到今巴爾喀什湖、費爾干納盆地、蔥嶺一線,西南到今云南、廣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東北至今朝鮮半島北部。
建元三年(前138年),東甌迫于閩越王的威脅,舉國內遷到今江淮流域。元封元年(前110年),漢軍又平定閩越國,其地劃入會稽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漢軍平南越國,又占有海南島,在該地設十郡。在西南方向,漢軍征服諸國,邊界推移到云南哀牢山和高黎貢山。元封二年-元封三年(前109年—前108年),漢軍在東北地區平定衛氏朝鮮,設置遼東四郡。邊疆形勢蔚為改觀。
漢朝行政區劃
一級政 區:郡(國)
漢初年有60多個郡,2年共103郡、國。長官最初稱郡守,景帝時改稱太守。
二級政區:縣(侯國、邑、道) 邑是皇太后、公主所封的食邑;道是設在少數民族地區的縣級政區。公元2年,共有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1587個。萬戶以上的縣稱縣令,萬戶以下的縣稱。
行部(又稱刺史部):自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設了13行部,每個行部管轄若干郡(國)。但此時的行部是監察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