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云的人物生平
陸云(262~303年),晉吳郡華亭人,陸機之弟。生于吳永安五年,卒于晉太安二年,年四十二歲。六歲能屬文。少與兄機齊名,號曰二陸。入洛后,一時有“二陸入洛,三張減價”之謠。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陸云的人物生平,歡迎大家閱讀。
陸云的人物生平
少年英才
陸云六歲就能寫文章,性格清正,很有才思文理。少時與哥哥陸機齊名,雖然文章不如陸機,但持論超過陸機,人稱“雙陸”。
在陸云年幼時,吳國尚書閔鴻見后認為是奇才,說:“這個小孩若不是龍駒,也當是鳳雛。”年僅16歲時被推舉為賢良。
巧對張華
太康元年(280年),東吳被晉朝所滅,陸云與陸機隱退故里,十年閉門勤學。
太康十年(289年),陸機和陸云來到京城洛陽,初時由于談吐有吳國鄉音,受時人嘲弄。陸氏兄弟不氣餒,造訪太常張華,張華問陸云在哪里。
陸機說:“他有喜歡笑的毛病,未敢相見。”一會兒陸云來了。張華為人多有儀容,又喜歡用絲帛纏胡須。陸云見后大笑,不能自已。在此之前,陸云曾穿著喪服上船,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便大笑落水,人們打撈才得以獲免。陸云與荀隱素不相識,曾在張華處相會,張華說:“今天相遇,不要老生常談。”陸云便抬起手說:“云間陸士龍。”荀隱說:“日下荀鳴鶴。”鳴鶴是荀隱的字號。陸云又說:“已開青云見白雉,為何不拉開你的弓,搭上你的箭?”荀隱說:“本以為云龍強壯,卻原來是山鹿野麋。獸小弓強,因此發射得慢。”張華捧手大笑。刺史周浚召陸云為從事,并對人說:“陸士龍是當今的顏回。”
造福一方
不久以公府掾的身份當太子舍人,出京補任浚儀縣令。該縣居于都會要沖,實在難以治理。陸云到任后嚴肅恭敬,下屬不能欺騙他,市場沒有兩樣價格。
有個人被殺,主犯的罪名不成立,陸云拘留死者的妻子,卻不審問。十多天后放出去,暗地里讓人跟隨其后,并對跟隨的人說:“她離開不出十里,如有男子等著跟她說話,便把他們捆縛來見。”而后果真如此。一審問這人就服罪,說:“我與這個女人私通,共同謀殺了她丈夫,聽說這女的放出來,要跟她講話,怕離縣府近,讓人發現,所以遠遠地等著她。”于是一縣稱頌他神明。郡守忌妒他的才能,多次譴責他,陸云便辭官。百姓追念他,繪出他的像,與縣里的灶神相配享受祭祀。
勸諫吳王
不久拜為吳王司馬晏的郎中令。司馬晏在西園大肆營建宅第居室,陸云上書說:“我私下見世祖武皇帝臨朝執政拱手緘默。訓導世俗節儉,即位二十六年,沒營建什么新的宮室臺榭,多次發布詔書,告誡人們不要奢侈。國家的傳統,務在遵奉執行,而世俗衰落,家家競相放縱,漸成波浪,已成風氣。雖有嚴厲的詔書屢次宣布,而奢侈的風俗卻更普遍。每次看到詔書,百姓嘆息。清河王從前建墳墓時,皇帝親手寫詔書要追述先帝節儉的風教,懇切的情意,傳到四海。清河王奉行詔命毀掉已建成的墓宅,四海之內聲望顯著,眾人欣欣然。我以為先帝的遺教一天天衰微,現在同國家一齊崇尚教化,追述前賢遺蹤的人,的確在于殿下。首先要重視樸素,然后才可以訓正四方;凡是崇飾浮麗的事,應當加以節制,然后才能對上滿足天子的意愿,對下符合時人愿望。為臣我才能平凡,承蒙提拔,也想竭力效忠以報答您對我的恩惠,因此不考慮冒犯迕逆,大膽地陳述我的想法。如果我的話有可采納的,請您三思。”
當時司馬晏信任部將,讓人復查各位官員的錢帛,陸云又陳說道:“謹見令書,讓部將李咸、馮南、司馬吳定、給使徐泰等復查各位官員的錢帛。我私下認為圣德光大,光照大國,選拔各位良材任職,百工盡業。該、大農誕都清正廉潔賢淑謹慎,忠于職守,至于他們下屬的各位官員,都是州、閭的耿介之士。疏漏過失雖然天天聽到,而禮義大事,幾乎無大錯。現在李咸、馮南、吳定、徐泰這些役卒小廝,并無清正公謹之名、忠于公職之稱。大臣所關涉的事,尚不詳細,而讓李咸等人去督察,然后才相信大臣的清廉,這既不是開國用臣之義,又傷害了殿下你推誠曠達的雅量。即使李咸等人能夠盡職,有益于國,甚至功利百倍,而對于多方輔助國家的美德而言,還不如大開相信士人之門更合適。何況所增加的只是茍且安定之利,而讓小人用事,大道衰微,這是我感慨的原因。我任大臣之職,職責就是獻可行之策,如果有一孔之見,豈敢不盡力規勸。我私下認為應發布命令,停止復察,眾事一律交付治書,就能屬下大治,人人竭盡臣節了。”
后來陸云入朝任尚書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書侍郎,成都王司馬穎上表讓他當清河內史。司馬穎將要征討齊王司馬冏,讓陸云當前鋒都督。遇司馬冏被殺,轉任大右司馬。司馬穎晚年政事衰減,陸云屢次以直言違背旨意。孟玖想讓他父親當邯鄲縣令,左長史盧志等人都阿諛聽從,而陸云執意不肯,說道:“這個縣都是公府掾的資格任職,哪有小黃門的父親任此職呢?”孟玖深懷憤恨。張昌作亂,司馬穎上奏讓陸云當使持節、大都督、前鋒去征討張昌。遇上討伐長沙王司馬乂才停下來。
慘遭殺害
太安二年(西元303年),陸機兵仗后,陸云被牽連入獄。司馬穎的下屬,官員江統、蔡克、棗嵩等上疏說:“我們聽說人君圣明時,臣下盡職說話,只要有所懷疑,沒有敢不忙著上訴的。昨日聽說陸機延誤軍期,師徒敗績,依法受刑,無人不說很恰當,這的確足以嚴肅三軍,示威遠近,所謂一人被殺,告誡了天下。又聽說由于陸機圖謀反叛,應該滅族,不了解事情本末的人,沒有人不疑惑。在朝中封爵,與眾人齊同;在街市行刑,讓眾人唾棄。只是用刑應憐惜,這是古人所深重的。現在你舉義兵,排解國難,四海同心,云合響應,罪人的性命,懸于旬日,太平的日子,旦夕可就。陸機兄弟倆都承蒙提拔,接受重任,不可能背離無極的恩德,去投靠垂死的敵寇;離開泰山般的安定,去投靠累卵般的危險。只是因為陸機計謀膚淺,不能統領群帥,勇敢殺敵,進退之間,事情似乎可疑,所以使圣鑒未能詳察事實罷了。用刑誅殺是大事,說陸機有反叛的跡象,應讓王粹、牽秀考究審查此事。把事情檢驗明白,公布于萬民,然后再對陸云等進行誅戮,也不算晚。現在的判決,實在太重,如果屬實,則足以使天下心悅誠服,如果不實,必然四方離散,所以不可不詳審、謹慎。我們的區區之心,不只是替陸云一個人請命,的確也是考慮到這件事有得失的關鍵存在,所以竭盡愚忠,以防誹謗。”司馬穎未采納。
江統等人再次請求,司馬穎猶豫了三天。盧志又說:“從前趙王殺中護軍趙浚,赦免了他兒子趙驤,趙驤后來又進攻趙國,就是前車之鑒。”蔡克向司馬穎磕頭流血,說:“陸云為孟玖所恨,遠近無人不知。現在如果殺了陸云,罪行不明,眾人將會疑惑,我私意為您遺憾。”同僚幾十人隨同蔡克入諫,流著淚堅決請求,司馬穎同情并有寬宥之意。孟玖扶著司馬穎入內室,催他快殺陸云。
陸云死時四十二歲。他有兩個女兒,沒有兒子。門生和舊官吏迎喪并安葬于清河,修墓立碑,四時祭祀。陸云所著的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撰寫了《新書》十篇,都在世上流行。
陸云的歷史評價
閔鴻:"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
張華:"陸士龍當今之顏子也。"“伐吳之役,利獲二俊。”
劉勰:“士龍朗練,以識檢亂,故能布采鮮凈,敏于短篇。”
《晉書》:“觀夫陸機、陸云,實荊、衡之杞梓,挺圭璋于秀實,馳英華于早年,風鑒澄爽,神情俊邁。文藻宏麗,獨步當時;言論慷慨,冠乎終古。高詞迥映,如朗月之懸光;疊意回舒,若重巖之積秀。千條析理,則電坼霜開;一緒連文,則珠流璧合。其詞深而雅,其義博而顯,故足遠超枚、馬,高躡王、劉,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謝應芳:“切見晉散騎常侍、贈侍中、驃騎、開府儀同三司顧元公,相門華裔,文武全才。當時與陸機、陸云并稱三俊。王導慕江南之望,張華號南京之奇。以樂道而鼓瑟,能知人之錫炙。平六州之大亂,成一代之奇功。其他勛業,具載晉史。”
張溥:“士龍與兄稱論文章,頗貴清省,妙若文賦,尚嫌綺語未盡。又云作文尚多譬,家豬羊耳,其數四推兄,或云瑰鑠、或云高遠絕異、或云新聲絕曲、要所得意惟清新相接。士衡文成,輒使弟定之不假他人。二陸用心先質后文,重規沓矩,亦不得已而后見耳。哲昆詩匹人稱如陳思、白馬士龍所傳四言偏多,有皇思文諸篇,誦美祁陽,式模大雅;類以卑頌尊非朋舊之體,余篇一致間有至極,使盡其才,即不得為韋侯諷諫仲宣思親顧高出補王六首,則有余矣。宰治浚儀,善察疑獄,佐相吳王,屢陳讜論,神明之長諫諍之臣,有兼能焉。士衡枉死,遂同隕墮。聞河橋之鼓聲哀,華亭之鶴唳,巢覆卵破宜相及也。集中大文雖少,而江漢同名劉彥和謂其布采鮮凈,敏於短篇,殆質論歟!!”
王世貞:“士龍前后為守令,皆著循吏聲;然以區區小仁,而欲為顛廈之木,難矣。”
看了“陸云的人物生平”還想看:
1.顧榮的人物生平
2.歷史名人潘安的故事
3.曹魏著名書法家鐘繇簡介
4.2017屬雞的男寶寶取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