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倨后恭的歷史故事
前倨后恭,就是指先傲慢無禮,后來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變,對同一個人十分恭敬。原因通常在于一開始認為這個人對自己影響不大,可以冷淡對待,井水不犯河水;但后來發現他可以決定自己是否升官發財,是自己的上司或老板眼中的紅人,趕緊改變態度,假裝恭敬。下面給大家介紹前倨后恭的歷史故事
成語典故
蘇秦周游列國,向各國國君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但無一個國君欣賞他。蘇秦只好垂頭喪氣,穿著舊衣破鞋回到家鄉洛陽。家人見他如此落魄,都不給他好臉色,蘇秦的嫂子不給做飯,還狠狠訓斥了他一頓。
這件事大大刺激了蘇秦,經過一年的苦心揣摩,蘇秦掌握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在周游列國時說服了當時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合縱抗秦,并被封為“縱約長”,做了六國的丞相。蘇秦衣錦還鄉后,他的親人一改往日的態度,都“四拜自跪而謝”,其嫂更是“蛇行匍匐”。面對此景,蘇秦對嫂子說了這句話。
典故二
唐朝人裴佶,曾經講過這樣一件事:裴佶小時候,他姑夫在朝中為官,名聲很好。一次,裴佶到姑姑家,正趕上姑父退朝回來,深深嘆口氣說:“崔昭是什么人?大家一致說他好。一定是行賄了。這樣下去,國家怎么能不混亂呢?”裴佶的姑夫話還未說完,守門人進來通報壽州崔刺史請求拜見老爺。裴佶的姑父聽了后很是生氣,呵斥守門人一頓,要用鞭子打守門人。過了很久,裴佶的姑夫整束衣冠勉強迎見崔刺史。
又過了一會兒,裴佶的姑夫急著命家人給崔刺史上茶。一會兒,又命準備酒宴。一會兒,又命令喂飽(崔刺史的)馬,給他的仆人飯吃。送走崔刺史后,裴佶的姑姑問他姑夫:“你為什么前邊那么傲慢而后又那么謙恭?”裴佶的姑夫面帶得意的神色走進屋門,揮手讓裴佶離開這里,說:“暫且到書房里去休息一下。”裴佶出屋還沒走下門前的臺階,回頭一看,就看見他姑夫從懷中掏出一張紙,上面寫著:贈送粗官綢一千匹。
相關人物
蘇秦,生卒年代不詳,字季子,出生于今洛陽,戰國時期的韓國人,是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芍^“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熄”。戰國時期,諸侯紛爭,群雄爭霸。他出身農家,素有大志,曾隨鬼谷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蘇秦連橫說秦惠王“書十上說而說不行”。憑著堅強毅力終于在燕國打動燕文候而一舉成名。促成了六國之王結盟于洹水,蘇秦也成了一人而佩有六國相印的風云人物,取得了榮華富貴。與趙秦陽君共謀,發動韓、趙、燕、魏、齊諸國合縱,迫使秦國廢帝退地,至樂毅破齊前夕。蘇秦的行為惹惱了齊國的大夫門,被齊國所收買的刺客刺殺。典故“刺股懸梁”說的就是蘇秦年輕時刻苦學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