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當“紅娘”的故事
毛澤東曾為堂妹毛澤建當過“紅娘”,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毛澤東當“紅娘”的故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毛澤東當“紅娘”的故事:
毛澤建又叫毛達湘,是毛澤東的堂妹,1905年出生在韶山沖里的東茅塘,離毛澤東的故居上屋場不到三里路。
毛澤建的父親叫毛尉生,靠給人幫工為生。因生活貧困,勞累過度,年輕時就得了肺癆,經常咯血。母親陳氏,雙目失明。由于家計日窘,毛澤建9歲那年便過繼給毛澤東的父母做女兒,從東茅塘來到上屋場。她的乳名叫“菊妹子”,“毛澤建”這名字是三哥毛澤東給她取的。毛澤東的父母相繼去世后,14歲的毛澤建又從上屋場回到東茅塘自己家里,接著,父母又把她送到肖家去當童養媳。
1921年春節,毛澤東偕夫人楊開慧回到韶山建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把毛澤建從肖家接出來,帶到長沙讀書。她除了學習功課外,還主動為文化書社送書籍和報刊,幫助工會刻印傳單,為在清水塘秘密召開的會議站崗放哨。在斗爭中,她的思想覺悟不斷提高,于1921年冬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上半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年夏天,軍閥趙恒惕通緝毛澤東。不久,毛澤東離開長沙前往上海。行前,將毛澤建改名毛達湘,委托夏明翰介紹前往衡陽。同年秋天,她考入衡陽省立女三師就讀。
毛澤建是中共女三師支部負責人,又是湘南學聯的干事,在掀起“驅張”學潮的斗爭中,她認識了男三師的學生陳芬。陳芬出生在耒陽縣一個農民家庭,比毛澤建大兩歲,也是湘南學聯的干事。男三師與女三師相距甚近,由于工作關系,陳芬經常往女三師那邊跑,通知毛澤建開會或找她討論問題。在相互接觸中,陳芬發現毛澤建膽大心細,組織能力極強;毛澤建也認為陳芬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才華橫溢的青年,兩人的心中都漾起一層愛慕的漣漪,只是雙方誰也沒有捅穿罷了。
1924年4月28日,毛澤東借道衡陽赴廣州農講所,風塵仆仆來到女三師。毛澤建見三哥來了,高興得跳起來,忙從毛澤東背上取下雨傘,拉著他的手走進自己的住房。毛澤東喝著熱茶,一眼看到對面墻上貼著一條橫幅,上寫著“踏平人間坎坷路,巾幗英豪賽須眉。”字跡瀟灑蒼勁,落款是“書贈毛達湘學友--陳芬。”
毛澤東指著條幅問毛澤建:“菊妹子,這是誰寫給你的?”
立刻,毛澤建兩頰緋紅,不好意思地說:“這是男三師一位耒陽籍同學寫的。”
“這人書法還不錯嘛!”
“嘿!他不但字寫得好,還寫得一手好文章哩!”毛澤建滔滔不絕地介紹道,“早幾天他同我以討論中國婦女教育問題為題,寫了一篇《與友人論女子職業教育》的文章,發表后影響極大!”
細心的毛澤東聽妹妹把陳芬說得很神,立時明白了八九分,笑著說:“菊妹子,看來你對他蠻崇拜喲!”
“那當然啰!”毛澤建脫口而出,“男子漢就得像他一樣,有正義感,敢于斗爭,不能做書呆子。”接著,她一個勁地講起了她與陳芬智斗王惡鬼的經過。
毛澤東聽了,連連稱贊。有意逗了她一句:“這么說,你看上他啰?”毛澤建一聽,臉上倏地燒起了紅霞。
毛澤東微微笑著道:“菊妹子,莫怕丑,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嘛。只要你看準了,我會支持你的!”
“三哥,你真好!”毛澤建兩眼噙著激動的淚花。
毛澤東哈哈地笑起來:“我知道,是要三哥為你當紅娘喲!”
5月1日,毛澤東在張秋人、蔣嘯青的陪同下,來到湘南學聯會議廳,為紀念“五一”作《關于馬克思生平及艱苦斗爭簡史》的演說,陳芬和毛澤建等一大批進步學生都參加了。散會以后,他找到陳芬,說:“我找你談談。”
兩人步出校門,沿著湘江畔一邊走,一邊交談開來。
“小陳,你家中的情況好嗎?”毛澤東有意把話題引開,以便進入主題。陳芬見毛澤東問起家事,心情沉重地搖了搖頭:“我家很窮,原住在耒陽縣遼田區石仙坪鄉下,后被有錢人欺負,父親不得不搬到耒陽城里,開了個小豆腐店營生。”
“家里給你提親沒有?”
“父母包辦,說了一個姓廖的妹子,我不同意,后來退了。”陳芬如實地說。
“看來你年紀也不小了,得找一個理想的伴侶才好。”
“潤之兄,像我這么個人,誰家妹子看得上?”陳芬淡然一笑。
“我告訴你,有一個妹子看上了你!”毛澤東認真地說。
“誰?”陳芬心弦一動,忙問。
“你看我妹妹達湘怎么樣?”
“她?”陳芬一聽,欣喜若狂,望著毛澤東期待的目光,心里涌起一股熱浪,吶吶地說,“達湘博學多才,小弟怎能與其般配?”
“我看你們志趣相投,挺合適的。我是轉告她的意思,牽牽紅線搭搭橋,今后尚需你們加深了解,希望你們結成伴侶。”
1925年冬,陳芬畢業后,奉湘南特委黨組織的指示,回老家耒陽從事革命活動。毛澤建與其同往,他們旅行結婚,在耒河的輕舟上度過了幸福而甜蜜的時光。不幸的是,1929年8月,毛澤建與陳芬同時被捕遇難,雙雙為革命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毛澤建簡介:
毛澤建(1905-1929) 革命烈士。長沙府湘潭人,毛澤東堂妹。1921年隨毛澤東來長沙,入崇實女子職業學校讀書,加入青年團。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衡陽省立第三女子師范學校中共學生支部書記和湘南學聯女生。1926年以后任中共衡山婦女運動委員,發展農民運動。"馬日事變"后,參加領導南岳暴動,旋轉移至耒陽堅持游擊戰爭。1928年5月被捕,1929年8月就義于衡山。
1905年10月出生于湘潭縣韶山沖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六七歲時過繼給毛澤東的父母做女兒,她的名字是毛澤東取的[1]。1921年春,毛澤東回韶山,教育全家干革命,把她帶到長沙,就讀于建本和崇實女子職業學校,課余參加送信、站崗等革命活動。1921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上半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夏改名毛達湘。經夏明翰介紹前往衡陽,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師范,任學校地下,積極發展黨員,開展地下活動,工作卓有成效。1925年五卅運動期間,帶領三女師同學開展反帝愛國運動,抵制日貨,斗爭了衡陽商會會長,焚燒了堆積如山的日貨。
1926年夏天,北伐軍進軍湖南。她與共產黨員、省學聯負責人、丈夫陳芬,積極發動組織群眾支持北伐戰爭。后受黨的派遣到衡陽集兵灘農民講習所工作,舉辦了兩期培訓班,培訓農運干部400多人,發展黨員20多名。經常深入神皇山、園山、磴子嶺等處開辦農民夜校,發動組織農會,建立農民自衛隊,開展革命斗爭。她組織的神皇山農民協會被評為湖南省和衡陽縣模范農協。
1927年1月,出席了全省第一次婦代會。會后回到衡陽繼續開展農運,帶領群眾斗爭土豪劣紳。馬日事變后,湖南各地反革命氣焰囂張,她拿起武器,投入了武裝斗爭,帶領集兵灘一帶農民,襲擊地方武裝,拔掉土豪劣紳的據點。1927年9月,她和衡陽負責人一道組建了衡北游擊師,多次夜襲挨戶團,鎮壓土豪劣紳,大煞了敵人的氣焰。
1927年10月,她接受黨的任務,同陳芬一道赴衡山組織新的縣工委,任縣工委婦運委員,作出了開展武裝斗爭、進行土地革命的決定。11月上旬,衡山農民游擊隊宣告成立,她參加游擊隊領導工作,有時扮成樸實無華的農家女,有時扮成珠光寶氣的貴婦人,往來于城鎮和鄉村間,刺探敵情,部署工作,帶領游擊隊員襲擊挨戶團,打擊土豪劣紳,炸縣衙,破壞敵人的通訊設備,行動神出鬼沒,敵人聞風喪膽,成了聞名的“女游擊隊長。”
1928年初,根據中共湘南特委指示,她和陳芬等組織發動了南岳暴動。此后不久兩人因身份暴露,轉移至耒陽,參加了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她任耒陽婦女聯合會負責人。1928年4月,朱德率部上井岡山,她和陳芬留在耒陽堅持游擊戰爭,分別任游擊隊隊長、黨代表,指揮游擊隊摧毀了敵人許多反動據點,處決了省議員、大土豪趙水生和劣紳李善,有力地支援了井岡山斗爭。1928年5月初,她和陳芬領導的游擊隊在夏壙鋪與耒陽縣挨戶團遭遇,展開激烈槍戰,因寡不敵眾不幸被捕。不久,井岡山下來一支隊伍,襲擊了耒陽縣團防局,將她救出。因懷孕8個月,行動不便,當敵人反撲過來時,她堅持留下,隱藏在當地一個孤老婆婆家里。一個仲夏之夜,她的孩子出生了,因孩子的啼哭聲驚動了敵人,又被捕了。敵人以她系“毛澤東之妹,馬日前后,均負共黨要職”,把她從耒陽押到衡陽,繼之押到衡山,使盡種種手段和酷刑,夢想從這位共產黨員、女游擊隊長身上撈到我黨的重要機密和軍事行動計劃,她毫不畏懼,寧死不屈。她在獄中寫下了“誓死為黨”,“毛澤東是大有希望的,革命一定會勝利”等血書表達自己對黨的赤膽忠誠。
1929年8月20日英勇就義于衡山縣城南馬廟坪,年僅24歲。毛澤建之死,毛澤東十分痛惜。1949年毛澤東曾說:"菊妹子的犧牲很可惜,她是個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