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的罪己詔有什么重要意義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而他的繼承人也是非常的出色,沿襲了漢武后期的政策,休養生息,使得大漢的國力進一步上升,統治下的百姓安居樂業,史書上稱之“高祖、文景皆不及也。”晚年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征和四年劉徹下罪己詔。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漢武帝的罪己詔有什么重要意義,歡迎大家閱讀。
漢武帝的罪己詔
漢武帝在位的幾十年間推行的政策惠及了當時乃至后世的人民,是中國古代帝王中杰出的代表,并且他從十六歲登基在位五十幾年,算得上一個會治理國家的明君。但是人無完人,在優秀的人也會犯一些錯誤,漢武帝晚年的時候做了一些讓他自己都后悔的事情,所以才有漢武帝的罪己詔。
漢武帝的輪臺罪己詔是公元前89年他親自下的一道反省自我罪過的詔書,重新啟用漢初無為而治的思想,與人民一起休養生息。輪臺罪己詔也是現在保存的中國歷史上內容最豐富最完整的罪己詔。
漢武帝晚年的時候非常信奉神靈,他建立明堂,經常頂禮膜拜,這耗費了非常多的錢財,并且他曾多次封禪出游,無所不用其極。也正是由于漢武帝這樣才導致了后來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自殺,衛皇后也自縊。在經濟上因為漢武帝的揮霍與常年對外用兵的花費導致國庫已經開始空虛,后來還是將鹽鐵壟斷專賣,用錢買爵位等措施使得經濟有所好轉。
這樣的后果就是吏制更加的混亂所以漢武帝后期經常爆發動亂,并且日益的嚴重。在軍事上李廣利的失敗導致全軍覆沒,李廣利也投靠了匈奴。這樣的種種打擊使得漢武帝心灰意冷,終于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可是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給他彌補了。所以才下了罪己詔,希望人民能夠休養生息,一切恢復正常。
漢武帝野史
正史與野史都是記錄歷史的文字資料,漢武帝在正史上留下了很多筆墨,在野史上也留下了許多筆墨。歷代文人墨客都很喜歡討論漢武帝這位千古一帝的正史和野史。漢武帝野史中也存在很多故事。
漢武帝野史中記載,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陳阿嬌是他姑母館陶公主的女兒。漢武帝在四歲的時候,他的姑母問他可愿娶阿嬌為妻,漢武帝說,若娶得阿嬌為妻,就為阿嬌造一個黃金屋子,用來給阿嬌住。金屋藏嬌就是這么來的。正史上沒有記載這個事情,但是在野史上有很多關于這件事情的傳聞。
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是衛子夫,在野史上,漢武帝是在如廁的時候看上衛子夫的。據野史傳聞,衛子夫的頭發非常漂亮,容貌雖然不是非常美麗,但卻有我見猶憐的氣質。
漢武帝最寵愛的第三個女人是李夫人,她非常美麗,后來卻因病去世了。在野史上記載,漢武帝一直思念李夫人,后來有個道士來告訴漢武帝可以用一種石頭來招到李夫人的魂魄。漢武帝派人找到了那種石頭,于一個晚上在帳幕后面看到了李夫人的影子。這只是個野史傳聞,真假很難辨別。
據漢武帝野史傳聞,漢武帝還很喜歡男色。韓嫣是漢武帝的陪讀,容貌柔美,很像婦人樣子,據傳漢武帝經常同韓嫣同塌而眠。據傳聞漢武帝還寵愛宮廷樂師李延年。李延年是凈身后進宮侍奉漢武帝的。
漢武帝推恩令
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是漢武帝劉徹為了削弱諸侯王勢力而頒布的一項法令,從漢文帝和漢景帝這兩位皇帝開始,對日益強大的諸侯國勢力皇帝們都感到了一種威脅的力量。漢武帝時的推恩令,就是為了鞏固皇權下令允許諸侯國這些諸侯王可以將自己的土地分封給自己的子孫。在諸侯國越變越小的時候,漢武帝就可以乘機削弱他的勢力了,名義上是施恩,但實際上是削弱諸侯勢力。
推恩令下達后,許多諸侯王的庶出子嗣也受到了封列侯的機會,不少諸侯國從一個大整體分成了若干個。當時列侯的土地是歸朝廷管轄的,所以王國分為侯國后,王國的土地縮小而中央管理的土地擴大。這變相的削減了諸侯王的權力,而朝廷的管理的地域擴大。推恩令的實施旨在減少諸侯王的封地,在漢武帝之前,諸侯王的封地都是由嫡長子繼承的,其他的庶出子孫不能得到尺寸之地,雖然在文景兩代時采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是到了漢武帝的時候諸侯勢力依然還是威脅著中央集權。漢武帝的推恩令施行后,諸侯王的其余庶出子也在諸侯王的封地中得到了土地。
漢武帝的推恩令雖然名義上沒有對諸侯王進行削藩,也避免了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但是最后的結果是諸侯王的封地越來越小,勢力衰弱,而中央集權相應的加強。漢武帝提起的時候,我們總會說起秦皇漢武,因為漢武帝和秦始皇一樣,都統一了中國,都對中國的文化、政治、疆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看了“漢武帝的罪己詔有什么重要意義”還想看:
1.漢武帝的輪臺罪己詔
2.漢武帝劉徹實現大一統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