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派詩人辛棄疾
辛棄疾是南宋詞人、將領。作為南宋詞壇一代大家,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下面給大家介紹豪放派詩人辛棄疾。
山東濟南有一條小清河,小清河畔有一個遙墻鎮,在宋代的時候鎮上出了一位文能寫詞武能抗金可以說智勇雙全的人物。
這個人物就是——辛棄疾。
辛棄疾出生在國土淪陷、外族欺壓的動蕩時代。1126年靖康之恥標志著北宋王朝成為歷史,中原地區淪入金狗手中。不久,山東地區也被金兵攻占。辛棄疾從記事起,就目睹金人對漢族人民進行殘酷歧視和欺壓。像書上寫的“強烈的民族仇恨和御敵報國的愿望在他小小的心里不斷滋長”。
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企圖把逃往杭州的南宋政權也消滅。這一年,辛棄疾22歲,小小的心也變成了強大的心,于是在家鄉組織了二千多人的抗金隊伍,舉起了抗金大旗。
起義初步勝利后,針對強大的金兵,辛棄疾果斷率隊加入當時由耿京領導的一支實力相對不弱的起義軍,并擔任掌書記。但后來辛棄疾南下聯絡朝廷,期間領導耿京為叛徒部下所殺,辛棄疾回來聽說了,這還了得!本想著先寫篇大詞祭奠一下耿領導的,但實在是氣的不在狀態,抓起稿紙揉成一團,抽出劍跨上馬領著五十多人奔敵營去了!活捉叛徒交給南宋朝廷處決后,辛棄疾的驚人勇敢和果斷,使他名重一時,也成為南宋的江陰簽判(官職名),從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這時他二十五歲。
辛棄疾上任后,宋高宗趙構夸贊他英勇,宋孝宗也一度表現出想要恢復失地、報仇雪恥的雄心,所以辛棄疾錯誤的感嘆:可找到組織了。
然而現實對每個人都是嚴酷的,辛棄疾也不例外。棄疾可以,但現實你棄不了,你只能面對;你要說,我面對不了,那我只好說,你只能“氣疾”。
辛棄疾雖有出色的才干,豪邁的性格,北伐的熱情,但是官場的基本法則是圓滑,主要手段是妒能。你再熱,你只要不是太陽,你是熱情的沙漠也要一盆水蓋你個透心兒涼。再加上你辛棄疾不過是個“歸正人”(歸正人,投歸正統之人。這是南宋對北方淪陷區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稱。),不擠兌你擠兌誰啊。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棄疾四十二歲時,受到彈劾而被免職,歸居江西上饒。此后二十年間,他除了有兩年一度出任福建提點刑獄和福建安撫使外,大部分時間都在鄉閑居。
1188年冬,已經被罷官在上饒閑居了八年的辛棄疾,郁郁寡歡——他仍不忘打回山東老家的雄心。這時他的志同道合的友人兼文學發燒友陳亮來訪,一番海聊后,辛棄疾精神好多了,幾杯酒下肚,痛快多了。一痛快晚上睡不著了,睡不著怎么辦,對這類人咱們知道:睡不著就爬起來碼字。
辛棄疾碼道:
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
笑富貴千鈞如發。
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
重進酒,換嗚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
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
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斷骨。
正目斷關河路絕。
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看試手,補天裂。
后來,還時常回憶起自己青年時代的戎馬生涯和報國壯志,又碼道: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生后名。可憐白發生!
即我們語文課本上的《破陣子》一詞。
從這些詩詞中我們能讀懂什么叫報國無門,什么叫壯志難酬。
辛棄疾處在極度的悲憤之中,辛棄疾終于熬成“辛氣疾”了。
1207年秋天,68歲的辛棄疾正在病重的時候,朝廷又來詔命,又要他出來任職。在病床上聽完了詔書后,辛棄疾的激動了,心又怦怦跳了。他想起年輕時在義軍中的戰斗生活,槍林箭雨之中的沖殺,是多么痛快啊!可是,在朝廷中,向朝廷上書,陳說恢復大計,可是結果呢,都成了自己詞中說的,“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閑居10年,重新起用后被罷官,整整八年的閑退生涯,晚年又起用,每次不是受阻撓,就是被罷官,一點事業干不成,“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天西北”,卻為什么總是補不成啊!如今,朝廷北伐,這些人為了私心而倉促用兵,遭到大敗,現在又想起我來了?早干屌去了啊?!
辛棄疾感到自己沒有心力想下去了。
兒女們看著辛棄疾的病越來越沉重,都小心地照看著他。九月十日,辛棄疾憔悴的臉上忽然現出了一些神采(我們知道這是回光返照),他此時如同又飛騎在戰場上,對著金人砍殺,馬兒不停地奔跑著,身后成千上萬的大軍跟著自己向北沖鋒,旌旗飄揚,殺聲震天……
“殺賊!殺賊!殺賊!殺……啊……啊……啊!”
兒女們聽得辛棄疾的大聲叫喊忽地停了,再看,他已經停止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