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寫古代歷史的書
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寫古代歷史的書,歡迎閱讀!
寫古代歷史的書
《全球通史》圖書信息:
(美)L. S. 斯塔夫里阿諾斯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2.1
小編推薦: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的這部《全球通史》,是全球史潮流的一部奠基性的杰作。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起,它就一直是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教學的首要參考教材之一,對我國高校世界史教材編寫工作產(chǎn)生了革命性影響。
作者簡介:
L.S.斯塔夫里阿諾斯,美國加州大學的歷史學教授,享譽世界的歷史學家,曾獲得過古根海姆獎、福特杰出教師獎秒各克菲勒基金獎等一系列學術(shù)榮譽。雖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譽世界,但實際上他著述頗豐,除《全球通史》外,斯塔夫里阿諾斯的作品還包括《1453年以來的巴爾干各國》、《奧斯曼帝國:它是歐洲的病人嗎?》、《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歷史進程》和《源自我們過去的生命線:新世界史》等。
《人類簡史》圖書信息:
(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 著
中信出版社,2014.11.1
小編推薦:
這是此類大歷史中最好的一本:規(guī)模宏大但絕非泛泛而談;具有時代性又不花哨,觀念驚世駭俗但絕不是個簡單的反對者。每個人都能在書里找到一部分和另外的人開始討論,但是弄清楚是哪部分、為什么,對我們都有好處。
作者簡介:
尤瓦爾·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現(xiàn)為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他擅長世界歷史和宏觀歷史進程研究。在學術(shù)領(lǐng)域和大眾出版領(lǐng)域都有很大的興趣。他的《人類簡史》一書讓他一舉成名,成為以色列超級暢銷書,目前這本書已授20多個國家版權(quán),在歷史學之外,人類學、生態(tài)學、基因?qū)W等領(lǐng)域的知識信手拈來,根據(jù)圖書改變的課程上傳YOUTUBE后風靡全球,擁有大批青年粉絲。寫書,視頻課程之外,他還開設有專欄。
《世界史》圖書信息:
(美)威廉•麥克尼爾 著
中信出版社,2013.10.1
小編推薦:
《世界史》既是美國大專院校世界史課程的必讀著作,也是普通讀者了解世界歷史的首選入門讀物,甚至成為美國空軍學院的指定教材。麥克尼爾把人類歷史視為一個整體,而人類歷史也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在發(fā)展,到了我們這個時代,人類歷史確實已成為一個整體……麥克尼爾把一個復雜的故事講述得相當流暢易懂。
作者簡介:
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當世最著名的歷史學家之一、全球史研究奠基人、世界歷史學科的“現(xiàn)代開創(chuàng)者”。現(xiàn)為芝加哥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曾擔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美國世界史學會主席。在全球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德高望重,與斯賓格勒、湯因比齊名,被譽為“20世紀對歷史進行世界性解釋的巨人”,開辟了一個西方世界史學的新時代。 1963年,他以一部《西方的興起》(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一舉成名,并因此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此后,他筆耕不止,迄今已出版30多部作品。 1996年,威廉·麥克尼爾因“在歐洲文化、社會和社會科學領(lǐng)域里做出的杰出貢獻”榮獲伊拉斯謨獎。 ...
《文明史》圖書信息:
(法)費爾南·布羅代爾 著
中信出版社,2014.5.1
小編推薦:
從文明的角度,俯瞰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程,從穆斯林世界、黑色非洲到遠東,從西歐、美洲再到另一個歐洲(東歐和俄國),一代史學宗師以大歷史的視角幫助我們認識人類主要文明。布羅代爾為法國中學師生撰寫的世界通史《文明史》,囊括了數(shù)千年的時間和空間,勾勒出人類歷史的主要文明。
作者簡介:
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當世最著名的歷史學家之一、全球史研究奠基人、世界歷史學科的“現(xiàn)代開創(chuàng)者”。現(xiàn)為芝加哥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曾擔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美國世界史學會主席。在全球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德高望重,與斯賓格勒、湯因比齊名,被譽為“20世紀對歷史進行世界性解釋的巨人”,開辟了一個西方世界史學的新時代。 1963年,他以一部《西方的興起》(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一舉成名,并因此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此后,他筆耕不止,迄今已出版30多部作品。 1996年,威廉·麥克尼爾因“在歐洲文化、社會和社會科學領(lǐng)域里做出的杰出貢獻”榮獲伊拉斯謨獎。 ...
《世界小史》圖書信息:
(英)恩斯特·貢布里希 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1
小編推薦:
從來沒有一本講述世界歷史的書,像《世界小史》一樣,能用如此簡練生動、優(yōu)雅平和的語言,勾勒出時而輝煌燦爛,時而暗夜茫茫的文明進程中,人類對自由、平等、博愛不屈不撓的追求,以及對抗壓迫、邪惡、黑暗的無畏勇氣。如果說《世界小史》能帶給讀者什么,那邊是對人性、對人類未來永不止息的美好期待。
作者簡介:
恩斯特·貢布里希(Ernst H. Gombrich,1909—2001),生于奧地利維也納,英國著名藝術(shù)史家、人文主義者,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被譽為“英國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shù)史家”和“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學者和思想家之一”。在二戰(zhàn)期間,他曾為英國廣播公司工作,專門負責監(jiān)聽德語廣播;戰(zhàn)后在倫敦大學瓦爾堡研究所工作,后來一直擔任該校教授。
貢布里希善于以簡明曉暢的語言講述嚴肅的主題,他既有給學者閱讀的專業(yè)著作,也寫過很多給普通讀者閱讀的入門書,受到學者的尊敬與普通讀者的喜愛。他的《藝術(shù)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被認為是有關(guān)視覺藝術(shù)歷史最通俗易懂的作品。這本《世界小史》則是貢布里希第一部作品,也是出色才華的最早展現(xiàn),自1936年出版后,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受到各年齡層讀者的高度評價。
《羅馬帝國衰亡史》圖書信息:
(英)愛德華·吉本 著
商務印書館,2016.1.1
小編推薦:
《羅馬帝國衰亡史》對羅馬帝國社會內(nèi)部的各細胞進行了理性的解剖,精辟地分析了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并指出了羅馬帝國衰亡的主要原因在于____的發(fā)展及其所起的破壞作用。《羅馬帝國衰亡史》出版以來在國外史學界享有很高的地位。
作者簡介:
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是近代英國杰出的歷史學家,影響深遠的史學名著《羅馬帝國衰亡史》一書的作者,十八世紀歐洲啟蒙時代史學的卓越代表。
《英國史》圖書信息:
(英)屈勒味林 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0.1
小編推薦:
《英國史》的作者與譯者均是名家,本書約80萬字,圖片400件,分種族的混合、民族的造成、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及海權(quán)、國會的自由及海外膨脹、海外華族政治及工業(yè)革命的初期、機器時代的海權(quán)及民主政治的趨近等六卷,依年代的順序,敘述自遠古至1918年的英國要人大事經(jīng)過,同時又不忘以國家的經(jīng)濟狀況、政治制度及海外事業(yè)為根據(jù)而論列到社會發(fā)展的種種。是一部既具有學術(shù)性又具有趣味性的整體性歷史讀物。
作者簡介:
George Macaulay Trevelyan(1876-1962),其姓舊譯屈勒味林,今譯特里維廉。英國自由主義史學家。畢業(yè)于哈羅公學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927年任劍橋大學近代史欽定講座教授,1940年任三一學院院長。撰有《威克利夫時代之英格蘭》等,其書兼具學術(shù)性與普及性。其中《英格蘭史》被錢端升譯為《英國史》。
譯者簡介:
錢端升(1900-1989),法學家,法學教育家,政治學家。生于江蘇松江府錢家塘。1919-1924年留學美國,主攻政治學,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歸國后任教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中央大學、西南聯(lián)合大學等名校。1947年任哈佛大學客座教授。1949年后先后任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北京政法學院首任院長。被視為“中國當代政治法律界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現(xiàn)代政治學的開創(chuàng)者”,“中國現(xiàn)代政治學和比較憲法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著有《德國的政府》等,譯有《英國史》。
《地中海史詩三部曲》圖書信息:
(英)羅杰·克勞利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6.1
小編推薦:
克勞利引人入勝的敘述……讀之更像生動的小說。人物……描摹極其細致,全都是基于歷史文獻,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作者簡介:
羅杰•克勞利(Roger Crowley),歷史學家。他出生于英格蘭,劍橋大學畢業(yè)后,曾久居伊斯坦布爾,并對土耳其的歷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花費數(shù)年時間廣泛游歷了地中海世界,這使他擁有對地中海的淵博的歷史和地理知識。著有“地中海史詩三部曲”《1453》《海洋帝國》和《財富之城》。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圖書信息:
(英)斯蒂芬·朗西曼 著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4.8.1
小編推薦: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雖然以結(jié)構(gòu)清晰、考據(jù)嚴謹、文筆典雅、篇幅適中而著稱于西方史學界。可它的價值之處并不僅僅在于用華麗順暢的語言來描述殘酷的戰(zhàn)爭,而是朗西曼在書中提到的不同以往、十分獨道的觀點。
作者簡介:
斯蒂文• 朗西曼(Sir James Cochran Stevenson Runciman CH,1903-2000),
英國著名拜占庭史、中世紀史專家。他出生于貴族世家,精通多種語言(英語、拉丁語、希臘語、俄語、保加利亞語、阿拉伯語、波斯語、土耳其語、亞美尼亞語、 敘利亞語、希伯來語、格魯吉亞語)。自劍橋三一學院畢業(yè)后,周游列國,于多所大學任教,尤其在拜占庭歷史及十字軍史方面頗有造詣。1965年,《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書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后,迅速成為該領(lǐng)域經(jīng)典之作,近半世紀以來,備受推崇,至2008年,原版已重印十八次。生動謹嚴,繁姿莊重,并存一書。
《戰(zhàn)后歐洲史》圖書信息:
(英)托尼·朱特 著
中信出版社,2014.9.1
小編推薦:
關(guān)于戰(zhàn)后歐洲的歷史著作,最為全面系統(tǒng)的當屬當代最頂尖的歷史學家托尼·朱特歷時十余載而成的心血巨著——《戰(zhàn)后歐洲史》了。這部歷史著作出版至今就贊譽如潮,獲獎無數(shù),被歷史界譽為“關(guān)于戰(zhàn)后歐洲歷史的最佳著作”、“短期內(nèi)無法超越的偉大著作”、“理解現(xiàn)代世界不可不讀的經(jīng)典巨著”,此足可見其之非凡成就。《戰(zhàn)后歐洲史》從“二戰(zhàn)”結(jié)束直至21世紀初,展現(xiàn)了整個歐洲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的歷史面貌,全面而簡練地再現(xiàn)了歐洲在戰(zhàn)爭廢墟上重建的現(xiàn)實與精神歷程,并揭示出歐洲走向聯(lián)合自強的未來之路。托尼·朱特憑借敏銳的觀察、深厚的人文關(guān)懷以及高超的敘述能力,將1945年至2005年的歐洲六十年歷史,淬煉成了一部引人入勝、意義非凡且極具個人見解的偉大著作。
作者簡介:
托尼·朱特(Tony Judt,1948-2010),研究戰(zhàn)后歐洲歷史最重要的學者。1948年出生于英國倫敦,畢業(yè)于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和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執(zhí)教于紐約大學。1995年創(chuàng)辦雷馬克研究所,專事研究歐洲問題,世界上最著名的歐洲問題和歐洲思想研究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