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是誰
美國獨立宣言為北美洲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顛王國獨立,并宣明此舉正當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陸會議于費城批準,這一天后成為美國獨立紀念日。那么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是誰?
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獨立宣言》,《獨立宣言》開宗明義地闡明,一切人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與自由的天賦權利;莊嚴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脫離英國而獨立。通過《獨立宣言》的這一天,成了美國人民永遠紀念的節日,即美國獨立日。
《獨立宣言》這個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偉大文獻,是由美國政治家、思想家托馬斯·杰斐遜起草的。
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年)于1743年4月13日生于美國弗吉尼亞州沙德威爾的一個大種植園主家庭,1760年入威廉-瑪麗學院學習數學、哲學和文藝,1762年畢業后又學習法律5年。1769年,他當選為弗吉尼亞州議會議員,開始了他的政治家的生活道路。1774年,他寫成《英屬美洲權利綜論》,認為殖民地人民也擁有人類的天賦權利,有權脫離他們所屬的國家而建立新社會,確立了他作為政治思想家的理論取向。
北美獨立戰爭爆發后,杰斐遜作為弗吉尼亞代表參加1775年5月在費城舉行的第2屆大陸會議。會議指定杰斐遜和富蘭克林等5人組成委員會起草《獨立宣言》。委員會的其他成員一致認為杰斐遜是起草這個文獻的最好人選,因為他享有文筆犀利的名聲,而且他代表了南部殖民地中最有影響的弗吉尼亞。于是宣言是由杰斐遜執筆,富蘭克林和亞當斯略加修訂而成的。
1776年秋,杰斐遜任弗吉尼亞州議會法律委員會委員。他投身于立法的改革工作,提出廢除《長子繼承法》和《續嗣限定法》等封建性法令,提出《弗吉尼亞宗教自由法案》。1779年,杰斐遜擔任弗吉尼亞州州長。1781年辭去州長職務,退居蒙蒂塞洛私邸,寫成了《弗吉尼亞札記》一書。1786年他接替富蘭克林出任駐法全權公使。一天,他去法國外長的公寓拜訪。外長問:“您代替了富蘭克林先生?”杰斐遜謙遜地答道:“是接替他,沒有人能夠代替得了他。”
1790年,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任命杰斐遜為美國第一任國務卿,是他組建了美國國務院。在內閣中,杰斐遜和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發生了政見上的分歧。漢密爾頓政策的支持者最終聚集在一起成立了聯邦黨,杰斐遜政策的支持者則聯合起來成立了民主共和黨(該黨最終以民主黨而著稱于世)。在1796年總統選舉中,杰斐遜得票數僅次于亞當斯而當選副總統。1800年總統競選時,杰斐遜擊敗總統亞當斯而當選美國第3任總統。人們稱杰斐遜的勝利是1800年革命,標志著聯邦主義的衰敗和共和主義的興起。他在1801年3月4日發表的就職演說,是闡述民主哲學的經典之作,哲理與文采相得益彰,堪稱不朽之作。在杰斐遜任職期間,他派人赴法國談判,以期購買新奧爾良和西佛羅里達。當時,拿破侖正同英國作戰,急需戰爭經費,便答應了條件,出售了從密西西比河到洛基山山脈的一大片土地。這宗地產交易,經過討價還價,終于以3美分一英畝的價格成交。這一宗買賣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1805年3月4日,杰斐遜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并簽署法律禁止從國外輸入奴隸。
1808年,他的第二個總統任期即將期滿,他決定不再參加第三次競選,為華盛頓樹立的先例增添了光彩。杰斐遜于1809年卸任后,致力于創辦弗吉尼亞大學。他親自指導施工,制訂課程,挑選教員,并擔任第一任校長。弗吉尼亞大學于1825年開學。
美國近代哲學的成就主要體現在政治哲學上。杰斐遜在政治哲學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發展了自然法理論,把洛克所主張的人們根據自然法而享有的不可剝奪的3種權利——生存權、自由權和財產權中的“財產權”改換為“追求幸福的權利”。他發展和豐富了人民主權學說,具體闡明了如何運用這種學說,并由此導出人民革命權學說。他主張在普選的基礎上,建立一個代議制的、三權分立又相互制衡的、實行中央與地方分權的、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民主共和國。他提出建立以小農為主體的農業社會方案,把發展人民教育、啟發人民思想作為維護民主政治的必要措施。他認為奴隸制違反了人類天賦的生存權和自由權,主張廢除奴隸制。杰斐遜促進了美國社會的民主化,被稱為美國資產階級民主傳統的奠基人,他和華盛頓、林肯并稱為美國三大偉人。
1826年,83歲的杰斐遜患有嚴重腹瀉。他雖然病得很重,不時陷入昏迷狀態,但還是希望能活到該年的7月4日,即《獨立宣言》通過50周年紀念日。到7月4日那天,他在稍為清醒的時候問道:“是不是那一天?”當人們告訴他確實是4日時,他安詳地閉上了眼睛。無獨有偶,《獨立宣言》起草委員會的另一名成員、90歲的前總統亞當斯也在同一天辭世。臨終前他說:“托馬斯·杰斐遜還活著……獨立永存。”他不知道他的老朋友和競選對手已在幾個小時前去世了。兩位開國元勛同在獨立日這一天辭世,這也許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體現了開國元勛們的“獨立情結”。
杰斐遜去世后,葬于家族的墓地中。墓石上刻著他自己生前撰寫的墓志銘:“托馬斯·杰斐遜,《獨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亞宗教自由法案》的起草人,弗吉尼亞大學的創建人埋葬于此。”他把起草《獨立宣言》看成是自己一生的首要貢獻,只字不提當過美國總統。
延伸閱讀:
獨立宣言包含多名開國元勛之基本理念,其中若干日后獲編入美國憲法中。1848年賽尼卡福爾斯會議頁面賽尼卡福爾斯會議。的《感性宣言頁面感性宣言。以此為本。日后越南與羅得西亞等國之獨立宣言亦本諸于此。在美國,獨立宣言經常為日后之政治性演說所引用,如亞伯拉罕·林肯之堡葛底士堡演說,與馬丁·路德·金恩博士之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獨立宣言也激勵了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即法國大革命中的根本宣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