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宣言的意義是什么
美國獨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宣告脫離 大不列顛王國,并宣告獨立的綱領性文件。那么獨立宣言的意義是什么?由小編來告訴大家。
首先,《獨立宣言》是一個偉大的政治文件。《獨立宣言》雖然是北美殖民地上層討論的結果,但卻代表了廣大殖民地人民的心聲。它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綱領的形式提出了如下原則:人人生而平等、人具有不可剝奪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以及政府必須經人民的同意而組成,應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權利而存在,人民有權起來革命以推翻不履行職責的政府。這些原則成為以后美國的意識形態,為美國此后200多年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它也直接影響了法國大革命,對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宣言》為托馬斯·杰弗遜所起草,但后來大陸會議在1776年7月4日公布前夕,對草案中的一些提法進行過修改。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陸會議作為殖民地對外機構,公布這一重要的獨立決議,必須考慮國際影響,既要表明英屬北美殖民地獨立的決心,又不能使用過于激進的措辭,得罪當時歐洲大陸的封建國家;此外,即使宣布獨立,也不能將英國的制度完全廢止。例如,對《宣言》草案中譴責奴隸制的詞句進行了修改。
這一舉措,就是出自獨立目的的需要而采取的策略。在《宣言》直接文本來源上,其措辭受到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期間的《權利法案》,以及喬治·梅森寫的《弗吉尼亞權力宣言》的影響。從觀念來源上看,《宣言》包含了當時人們所掌握的政治哲學的核心理念。例如,英國政治哲學家洛克的思想、蘇格蘭啟蒙運動中的自然法理論等等,但是對這些思想進行了改造,而不是直接照搬。上述這些政治哲學理念,和殖民地人的信仰、價值觀念是基本吻合的。
特別是在1764年以后,人們的政治討論、一些小冊子都需反復提到這些理念,并對當時歐洲的各種政治哲學思想,有比較凝練的概括。所以,《宣言》的政治哲學思想,不是從歐洲直接照搬,而是經過殖民地自身的轉化,使之與殖民地的權力訴求、社會現實、對未來國家的理解相吻合。
《宣言》的意義不在于是否創設了新思想,而是在于,它以官方文件形式把當時大家都了解的東西,作為原則加以肯定,以適應當時之需,且認為這是普適全人類的大原則。另外,盡管在美國歷史上,《宣言》被經典化、神圣化,但作為建國的核心文件,其適用性、彈性很強,每一句話都有很強的功能,可應用于諸多主題和場合,一切爭取權利的人都可用它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訴求。《宣言》已成為美國政治價值觀念的體現、象征和標志。
相關閱讀:
歷史影響
美國的獨立宣言受1581年荷蘭共和國宣告獨立之影響,吁求誓絕(Oath of Abjuration)。蘇格蘭王國于1320年的阿布羅斯宣誓(Declaration of Arbroath)作為史上第一次的獨立宣言,毫無疑問也具有影響力。杰斐遜個人曾制作維吉尼亞人權宣言,于1776年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