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是怎樣死的
蘭陵王高肅,名孝瓘,字長恭(541年―573年),渤海調(diào)蓨(今河北景縣)人,是北齊神武帝高歡之孫,北齊文襄帝高澄第三子,北齊大將,因曾受封蘭陵郡王,世稱蘭陵王,驍勇善戰(zhàn)。他前后因各項戰(zhàn)功被封為巨鹿郡、長樂郡、樂平郡、高陽郡等郡公。
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下蘭陵王是怎樣死的,希望大家閱讀后有所收獲。
北齊后主高緯性格懦弱,與他的列祖列宗相比,荒淫有余,殘暴稍次之,不過殺起自己的親人來,卻毫不手軟。公元565年長恭邙山之戰(zhàn)勝利(此后就有了《蘭陵王入陣曲》)后,高緯開慶功宴,宴席上高緯說:“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旦失利,追悔莫及”。蘭陵王聽到自己的皇弟如此心疼自己,內(nèi)心不免激動、熱乎,深情地回了一句,“家事親切,不覺遂然。”正是這句表親近、表忠心的話為他招致了殺身之禍。史載:“帝嫌其稱家事,遂忌之。”因為在小心眼的后主高緯看來,家事是我高緯的,不是你高肅可以隨便說的。開始猜忌擁有兵權(quán)的蘭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國事”變成“家事”。
蘭陵王說錯話后,深感大難將至,整日惶恐不安,盡管一再低調(diào)行事,刻意淡化自己,但終是躲不過“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劇宿命。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緯派使者看望蘭陵王,送來的禮物竟是一杯毒酒。
蘭陵王悲憤至極,對自己的愛妃鄭氏說:“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鴆也!”鄭妃勸他說:“何不求見天顏?”天真的鄭妃以為可能只是兄弟之間的一場誤會,只要高肅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討回性命。而蘭陵王自己心里明白,向后主高緯討個說法根本沒有用。一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將斛律光,不也是無辜被引誘入宮、用弓弦殘忍勒死的嗎。萬念俱灰的蘭陵王,扔下一句“天顏何由可見”,遂將鴆酒一飲而盡,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個亂糟糟的世界。死前燒掉所有債券。
死后被安葬在都城鄴(今邯鄲臨漳縣境內(nèi))以西。重要軍事統(tǒng)領(lǐng)蘭陵王的遇害,預(yù)示著北齊王朝的行將終結(jié)。四年后,失去了軍事支柱的北齊王朝被北周皇帝宇文邕滅掉,高氏子孫幾乎全遭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