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利義持介紹
編者按:足利義持統治期間,原來被懷良親王所壓制的九州地區大名大友氏、大內氏、菊池氏歸附幕府;但關東地區卻由鐮倉公方統治,處于半獨立狀態之下。
日本足利義持介紹
足利義持(1386年3月12日-1428年2月3日)是室町幕府第4代。父親是足利義滿,母親是安藝法眼的女兒藤原慶子(ふじわらのよしこ)。有同母弟足利義教、異母弟足利義嗣等。正室為日野資康的女兒日野榮子。子為足利義量。
足利義持是第三代足利義滿的庶子。由于足利義滿與正室日野業子和繼室日野康子都沒有生下兒子,因此將足利義持立為嗣子,并讓日野康子收他為養子。1394年(應永元年),足利義滿將之位讓給了只有9歲的義持,義滿轉任太政大臣仍掌握實權,室町幕府的所有評定都在義滿居住的北山第舉行,義持沒有參與政務的權力。
足利義持
就在義持就任的這一年,義滿的次子義嗣(也是義持的同父異母弟)出生。足利義滿非常寵愛義嗣,因此義持和義滿之間的關系不好。由于偏愛的緣故,1408年(應永15年),足利義滿在死去之前曾向后小松天皇引見自己的愛子足利義嗣,試圖讓義嗣獲得天皇的支持;此時的足利義持則被義滿支出府邸,負責京都的警衛事務。但足利義滿死后,足利義持掌握了實權,義嗣一派的勢力受到打壓。
足利義滿死后,義持居住在花之御所(室町第,位于今京都市上京區),翌年遷往三條坊門邸(原足利義詮邸宅,位于今京都市中京區)居住。義滿生前的居所北山第則被冷落。1419年日野康子死后,北山第除了金閣以外的建筑物全被拆毀。
在政治上,足利義持有擔任管領一職的幕府宿老斯波義將等人的輔佐,一改義滿的開放政策,恢復了“武家政權”在政治上的特色,變得較為保守。足利義持疏遠了義滿所庇護的世阿彌(一說是由于義持本人討厭他的緣故),辭退了后小松天皇給足利義滿所上的“太上天皇”的追號,并且停止了對明朝的貿易。足利義持自封為后小松上皇的院別當。同時又讓弟弟法尊出家于皇族的寺院仁和寺,以增強幕府在朝廷中的影響力。這是繼鐮倉時代九條道家派兒子法助出家于仁和寺后,第二例非皇族成員出家于該寺,也是近世以前的最后一例。
1410年(應永17年),后龜山法皇(也就是原南朝的最后一任天皇)出奔吉野,抗議幕府和朝廷違背了明德和約中兩統迭立的規定,立實仁親王(后來的稱光天皇)為皇太子。1412年稱光天皇即位后,1414年南朝的支持者北畠滿雅發動叛亂,法皇重申了兩統迭立的要求,最終在上野親王的調停下雙方達成和解。1414年,義持脅迫斯波滿種(斯波義將的侄兒)退隱高野山,使斯波氏失權。1416年,關東發生上杉禪秀之亂,足利義持將參與此事的弟弟足利義嗣關押在相國寺。
上杉禪秀之亂后,富樫滿成誣稱管領細川滿元以及斯波義重聯合許多守護大名和公卿,試圖推翻室町幕府。(也有人認為這是足利義持的授意,試圖借此契機來打倒一些有力的地方守護大名。)不久義持命令富樫滿成殺害了義嗣,并流放了許多大名和公卿。但不久細川滿元等人便稱富樫滿成謀反,義持命令將滿成誅殺。
在經歷了這一系列事件后,1423年(應永30年)義持退位,由16歲的兒子義量接任職。翌年6月出家于等持院,但幕府的實權仍在義持掌握之中。但兩年后即1425年(應永32年)義量因病死去,享年18歲。
1427年(應永34年),兼任播磨、備前、美作三國守護大名的赤松義則逝世,在赤松持貞的干涉下,義持剝奪了義則之子滿祐的繼承權,導致赤松滿祐出奔播磨,準備叛亂。不久足利義持誣稱赤松持貞同高橋殿(足利義滿的一名側室)通奸,迫令持貞切腹。這次事件削弱了赤松氏的勢力,強化了幕府中央集權。翌年正月,義持在浴室里撓傷了臀部并受到了感染,不久死去,享年43歲。由于義持死后沒有立繼承人,幕府決定讓義持的弟弟梶井義承、大覺寺義昭、虎山永隆、義圓四人,由抽簽方式選出一人擔任職。最后義圓被選中,改名義教,成為新任。
人物評價:
足利義持統治期間,原來被懷良親王所壓制的九州地區大名大友氏、大內氏、菊池氏歸附幕府;但關東地區卻由鐮倉公方統治,處于半獨立狀態之下。雖然仍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但義持能承繼義滿的政策,令政治的小康狀態可以維持,是室町時代中比較安定的時代。
足利義持與父親足利義滿不和,但仍沿襲了義滿的一些基本政策。義持本人是由斯波義將等有力的守護大名擁上之位的,但義持掌權后,清洗了身邊的富樫滿成和有力守護赤松持貞的勢力。因此與父親足利義滿一樣,義持也對絕對權威的確立起著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