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豆腐的起源
日本豆腐又稱玉子豆腐、蛋玉晶、雞蛋豆腐,起源于日本江戶時代,雖質感似豆腐,卻不含任何豆類成份。日本豆腐以雞蛋為主要原料,輔之純水、天然調味料、植物蛋白等,經科學配方精制而成,具有豆腐之爽滑鮮嫩,雞蛋之美味清香,以其高品質、營養、美味、方便、健康和物有所值在消費者中享有盛譽。
菜品介紹
日本豆腐采用雞蛋及天然陸地植物,精提有效成份,加入其它一些食用輔料,經科學配 方而成。加水煮后自動凝成“日本豆腐”,成品似脂般潔白晶瑩,營養豐富、口感清脆、香氣誘人、味道甜香,食后舒心,四季適宜,是小吃品類的佼佼者,下酒、佐餐、充饑皆宜。起初,日本豆腐僅在部分高檔酒樓作為特色菜出現,由于其具有環保健康、口味好、制作方便等眾多特點,迎合了中國百姓的飲食習慣,從而逐漸走向了尋常百姓的生活中。
菜品起源
日本豆腐,又稱蛋玉晶,玉子豆腐,起源于日本滬江時代,1785年出版的《萬寶料理秘密箱》中「玉子百珍」一篇記載了玉子豆腐的制作方法,后傳播于東南亞地區, 1995年從馬來西亞引進中國。
做法
做法一
原料:
日本豆腐日本豆腐兩包,小青菜若干棵,鹽,雞精
步驟:1、將日本豆腐從中間切開,倒出來之后切成1cm長的小段待用。小青菜洗凈待用;
2、熱鍋加油,可以多放一點。到七、八成熱的時候把日本豆腐放進去,小心濺油;
3、用鏟子輕輕地(因為日本豆腐很容易碎的)撥一下,使豆腐全部平攤,在上面撒點細鹽,等底面差不多變成金黃色時再翻過來;
4、另外一邊,把小青菜在滾水里燙一燙,要燙熟了哦,不過別燙變色了。燙好之后在盤子四周按順序放好(點綴用的,當然也可以吃的了);
5、輕輕地用鏟子給豆腐翻個面,繼續煎。隔一段時間就翻隔面,這樣可以使豆腐兩面的顏色差不多,好看點嘛;
6、一直煎到顏色變為金黃色,再加點雞精就可以出鍋了,放在小青菜的中央。就這樣,一盤好看又好吃的菜就出手啦~前面放鹽的一道工序也可以省去,改為在最后加點醬油。
做法二
繽紛日式豆腐
原料:圣女果,香菇
制作方法:1、青椒洗凈,圣女果切兩半;青椒去籽切小片;香菇去蒂切片,用開水泡一分鐘后撈起過涼。
2、日本豆腐切成厚片;姜蒜拍散剁碎;雞蛋打散,加少量鹽;瘦肉拍松剁成末,用料酒、淀粉、生抽拌勻。將日本豆腐依次裹上干淀粉、蛋液。
3、油(略多)熱至6成,將豆腐炸成兩面金黃。如有剩下的蛋液就一起放在鍋內炒熟再剁碎。
4、鍋內余少許油,把肉末倒入翻炒變色,再下姜蒜爆香,把青椒、香菇和圣女果倒入略炒。放入鹽和生抽,把豆腐、肉末和雞蛋碎依次倒入,小心翻炒,用雞精調味。最后勾芡、滴入麻油即可。
特點:味道鮮美,非常好吃。
做法三
紅燒日本豆腐
原料:日本豆腐三條、青紅辣椒各一只、蔥白若干。生粉若干、蠔油1大湯匙、生抽1湯匙、雞精適量。
做法:
1、日本豆腐從中間切開,把豆腐倒出來,切成小段(每條豆腐切成6小段)
2、青紅辣椒清洗干凈、去蒂、去籽,切小塊;
3、把生粉倒進盤中,把日本豆腐倒進去,小心地用手為豆腐裹上一層生粉;
4、鍋里放油,燒至大熱,可以拿一塊放進去試試油溫,豆腐放進去可以馬上浮起,那就證明這個油溫可以啦;
5、保持中火炸,先炸2分鐘等豆腐定型,再用笊籬輕輕地翻動,讓豆腐受熱均勻;
6、炸至日本豆腐硬身變金黃,就可以撈起瀝油;
7、把油倒起,利用鍋里的剩油爆香蔥白;
8、放進青紅椒進去爆炒幾下;
9、把日本豆腐放進去,翻動時要小心不要用鏟子把豆腐弄破;
10、加入蠔油、生抽;
11、用剛才為豆腐裹粉用剩的生粉加入清水、雞精兌成芡汁,倒進去;
12、蓋上鍋蓋小火燜煮2分鐘,小心兜勻,讓每塊日本豆腐都蘸上芡汁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