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拉面是怎樣來的
日本拉面,是一種來自中國,但在日本成為代表性的大眾面食。日文為“ラーメン(拉面,ramen)”、“そば(soba)(蕎麥面條)”、“中華そば”等。那么日本拉面是怎樣來的?下面小編告訴大家。
日本拉面起源
日本拉面,是一種來自中國,但在日本成為代表性的大眾面食。日文為“ラーメン(拉面,ramen)”、“そば(soba)(蕎麥面條)”、“中華そば”等。
早期最普遍的是加上叉燒肉、筍子的醬油口味,但現在拉面的口味也越來越多樣化。日本拉面源自中國。日本最早關于中國面條的記載是明朝遺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后,用面條來款待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名--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國。
“ラーメン”(日語羅馬字:ramen)的名稱的來源有多種說法。被最多人認同的說法是來自漢語的“拉面”,所以漢字寫做“拉面”。另外的說法包括:老面、鹵面、柳面(一個姓柳的中國人拉面師傅)、撈面(粵語)。
在明治時代早期,拉面是橫濱中華街常見的食品。1900年代,來自上海和廣東的中國人在日本賣切面,配以簡單的湯底和配料。在昭和年間,拉面在日本開始流行。那時拉面被叫做“支那面條”。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來自美國的廉價面粉和從中國戰場回來的士兵使得中國風味的面條大行其道。1958年出生于臺灣臺南市的吳百福(日文名安藤百福)發明的方便面(方便面)叫“拉面”,創立日清食品公司。拉面成為流行的方便食品。由此“拉面”這個詞的使用也超過了其他的名稱的使用。1980年代,日本拉面成了日本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日本各地都有人研發出別具地方風味的拉面。近年來,由于對瘋牛病的恐懼,日本人對和拉面的顧客層相同之另一快餐食品“牛肉蓋澆飯”的消費明顯下降,拉面成了上班族的第一午餐選擇。
日本拉面發展
日本拉面這種食物,其實當年是由中國流傳到日本去的,事實上,在日本的三大面(烏冬面,拉面,蕎麥面)中,只有蕎麥面勉強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傳統面食,而中華料理中為人所熟知的拉面,正是現今日本拉面的原身。在日本對拉面最早的歷史記載,是在一七零四年,一位名叫安積覺的歷史學者在“舜水朱式談綺”書中提到中華面,以及水戶黃門曾經吃過類似烏龍面的面食。
就一般的認定,拉面的技術是在一九一二年時由日本人自中國引進到橫濱。由于明治五年時日本和滿清簽訂了“日清友好條約”,使得大批華僑遷徙定居在三大港口─橫濱、神戶和長崎,因此中國人聚居的地方便有了“中華街”的形成,而拉面的技術也就是從這些地區流傳出去的。當然,在一九一二年時還沒有拉面這名詞,當時的日本人稱拉面為“龍面”或“支那面”,也就是指龍吃的面(龍的傳人及中國人)。而且當時的日本拉面店,店主人和店員都是穿著中國式的服裝作為制服。
拉面一詞的語源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比較常見的說法是認為因為拉面是不用刀切,只由廚師用手拉扯而成的面條,所以稱之為拉面,如果從語音來推測的話,這種說法有幾分可信,不過也有人說老面、柳面才是拉面的語源。
日本拉面住在橫演中華街的華僑,大都來自廣東或福建,因為南方人習慣以鹽調味,所以中華拉面以鹽調味、而以雞骨或豬骨熬湯的湯面為主流。但是為了迎合日本人的口味,有些拉面后來改以醬油調味,因此才有日本拉面的誕生。所以,所謂的日本拉面就是日本采取中國面食的精華,加以研究制作出來的日本式中國拉面。
之后,傳統的拉面經過日本人不斷地研究改良與創造,成為了現今所見,日本獨有風味的一種面食,拉面不但被日本人發揚光大,其影響力更擴展到全世界。許多中國以及日本以外國家的人,都認為拉面是從日本發源的食物,甚至有許多中國人也有同樣的誤解。
日本拉面同樣為中國人聚居點的最早的拉面店,是明治四十三年在東京淺草開張的“來來軒”,來來軒把日本的傳統湯頭─柴魚、昆布高湯,混入豬骨或雞骨熬制成的高湯中,而東京風味的醬油拉面,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現在的日本面食專賣店,一般都以自家獨特的醬汁加入高湯稀釋。這種店家也幾乎都以醬油調味為多,少數以味噌或鹽調味的只是為求變化,不會是店家的秘傳招牌面。
不論是日式拉面或中華拉面,都是品嘗其面條和湯汁,中華拉面保留了中國正統的湯面形式,以配料來展現其獨特的味道,而日式拉面配料較少改變,一般都是以玉米、叉燒、海苔、筍干、蛋、豆芽、海鮮等為基礎再做變化,不過拉面本身并不會因為這些配料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因為湯頭及面條的融合才是絕佳拉面的重頭戲。
明治末期開業的元祖級拉面店“來來軒”,由其標榜著支那(中國)料理便可知中國料理在日本受歡迎的程度。
由于拉面在日本已有近九十年的歷史,期間,為適應不同地區居民的口味,因此產生了各種變化,拉面的烹調技術及風味也分成多種流派。不過基本來說是分成了北、中、南三大區域。初期大部份的業者都是使用手推車,以流動攤販的方式來經營;現今在上野、橫濱等地區仍然可以找到這種掛有“拉面”片假名招牌布的流動拖車式的拉面攤。
在二次大戰期間,日本的經濟嚴重蕭條,在生活物資異常缺乏,身上沒有多少錢,但是又想吃美食的心態下,拉面和可樂餅這類簡單、節省、好經營又美味的食物,漸漸的成為大家最常吃的料理,也理所當然的成為日本人最喜愛的料理。在日本鬧區,一條街上往往同時有數家拉面店在做激烈的競爭,也因此使得拉面的口味日趨講究,制作過程也漸漸的越來越精致繁復,再加上一些如電視冠軍之類的熱門電視節目推波助瀾之下,吃拉面在日本幾乎已成為了全民運動,目前全日本大概有二十萬家以上的拉面店,在日本的橫濱甚至還有以拉面為展覽主題的博物館(橫濱市港北區橫濱2-14-21),這所博物館是拉面迷必去的朝圣地點,它是目前唯一對拉面資料收藏較為完整的主題博物館,內容包羅萬象,開幕以來參觀人數已突破四百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