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皇帝有哪些人
商朝(約公元前16世紀(jì)---前11世紀(jì),近六百余年)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發(fā)展時期,它為以后我國的文明奠定了基礎(chǔ)。商朝人民創(chuàng)造的青銅文化,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商朝的皇帝有哪些人?
商共有30個王,其中病死的28王,國亡后自焚而死的1王,可能是戰(zhàn)死的1王。
1、商湯(在位30年)
夏朝末年,商族逐漸強(qiáng)大,眼見夏桀暴虐,失去民心,湯決心滅夏。桀擔(dān)心湯勢力壯大而威脅自己,便將湯召入夏都,囚禁在夏臺。商族又送桀以重金,并賄賂桀的親信,使湯獲釋歸商。
湯的妻子有個陪嫁奴隸,名叫伊尹,湯差使他在廚房干活。伊尹很有才能,為了讓湯發(fā)現(xiàn)自己,故意有時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時卻或咸或淡。有一次,湯就此事責(zé)問他,他就乘機(jī)向湯談?wù)摿俗约簩χ卫韲囊娊狻鬄轶@奇,知道他是一個賢才,就免除他奴隸的身份,任為右相。自此,在伊尹的謀劃下,湯積極準(zhǔn)備滅夏。
湯還采納伊尹的建議,停止朝貢夏朝以試深桀的實力。桀命令九夷族發(fā)兵征討商,這說明桀還能調(diào)動九夷族的兵力,湯和伊尹就馬上請罪,恢復(fù)向夏桀的進(jìn)貢。
一年后,九夷族忍受不了桀的殘暴統(tǒng)治,紛紛叛離,使桀的力量大為減弱,湯和伊尹見時機(jī)成熟,就由湯召集部眾,出兵伐夏,在鳴條(今河南封丘東)一舉攻滅了夏桀,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朝。定都毫。湯建立商朝后,減輕征賦,鼓勵生產(chǎn),安撫民心,使商的勢力擴(kuò)展至黃河上游,成為又一個強(qiáng)大的奴隸制王朝。
湯為部落首領(lǐng)17年,建商后稱王13年,病死。
2、外丙-在位1年
外丙,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詳,湯第二子,湯病死后繼位,在位3年,病死,葬處不明。
外丙,本無繼承王位的資格,因湯長子太丁病歿,其子年幼,才由外丙繼承商王之位。在位僅3年便得病而亡。
3、仲壬在位4年
仲壬,生卒年不詳,湯第三子,外丙弟,外丙死,由仲壬繼位。在位4年,病死,葬處不明。
仲壬繼位后,由伊尹輔政,遵守湯制定的法制,朝政平穩(wěn).在位4年后病死,傳位于其侄太甲.
4、太甲在位23年
太甲,生卒年不詳,為湯嫡長孫,太丁子,叔仲壬病死后繼位,共在位23年,病死,葬于歷城(今山東省濟(jì)南市)。
太甲,由四朝元老伊尹輔政,伊尹連寫了《肆命》、《祖后》等幾篇文章,教導(dǎo)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繼位后的頭兩年,其表現(xiàn)還過得去,但從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發(fā)號施令,一味享樂,暴虐百姓,朝政昏亂,又親自破壞湯制定的法規(guī)。伊尹雖百般規(guī)勸,他都聽不進(jìn)去,伊尹只好將他送到商湯墓地附近的桐宮,(今河南省偃師縣西南)居住,讓他自己反省,史稱”伊尹放太甲“。
太甲住在桐宮,見祖父身為開國君王,墳?zāi)箙s十分簡陋,又從守墓老人那里了解到祖父的許多艱苦創(chuàng)業(yè),仁厚省儉的舊事,對照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確實不象話,便暗暗內(nèi)疚,決心痛改前非,開始在桐宮關(guān)心孤老,遵守法制,與人為善。
三年后,伊尹見太甲真心悔過,十分高興,便帶領(lǐng)文武大臣,攜帶王服,冠冕,迎接他回到毫都,還政于他。從此,太甲以自己過去的失足為鑒,早朝晏罷,勤政愛民。遵守湯制定的法律,將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商朝也逐漸繁榮起來,伊尹見太甲成為明君,更加高興,特地寫了一篇《太甲訓(xùn)》的文章來贊揚(yáng)他,稱他為太宗。
另有一說是在仲壬死后,伊尹篡位,逐走太甲,7年后,太甲潛回都城,殺死伊尹后復(fù)位。
太甲在位23年后病死。
5、沃丁在位29年
沃丁,生卒年不詳,太甲子,太甲死后繼位。在位29年,病死,葬于狄泉(今河南省洛陽市)。
6、太庚在位25年
太庚,生卒年不詳,太甲子,沃丁弟,沃丁死后繼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狄泉。
7、小甲在位36年
小甲,生卒年不詳,太庚子,《世表》又說是太庚弟,太庚病死后繼位,在位17年,病死,葬于狄泉。
8、雍己在位12年
雍己,生卒年不詳,太庚子,小甲弟,小甲病死后繼位,在位12年,病死,葬于狄泉。雍己在位時,商朝已經(jīng)衰落,不少小國都拒絕進(jìn)貢。
9、太戊在位75年
太戊,生卒年不詳,太庚子,雍己弟,甲骨文稱他為大戊,天戊,雍己病死后繼位,在位75年,病死,葬于內(nèi)黃(今河南省內(nèi)黃縣南30里處)。太戊在位時,任用了伊尹之子伊陟和巫咸為相。國政大修,各小國又紛紛歸順,商朝中興,故后代尊稱他為中宗。
10、中丁在位11年
中丁,生卒年不詳,一作仲丁,太戊子。太戊死后繼位,在位13年,病死,葬于狄泉。中丁在位時遷都于敖(今河南省鄭州市附近,一說在今河南省榮陽縣東北)。當(dāng)時,東南方的夷族興起,其中的蘭夷進(jìn)攻商朝,中丁出兵擊退蘭夷。
中丁死后,諸弟爭奪王位,造成繼承上的九世之亂,商朝一心度中衰。
11、外壬在位15年
外壬,生卒年不詳,中丁弟,中丁死后繼位,在位15年,病死,葬于狄泉。中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奪取王位,并向諸弟妥協(xié),造成了商王朝繼承上的混亂,史稱九世之亂.商朝開始衰落。
12、河亶甲在位9年
河亶甲,生卒年不詳,外壬弟,外壬死后繼位,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今河南省內(nèi)黃縣境內(nèi))。河亶甲在位時,商朝又再度衰落,他曾遷都于相,又曾出兵征伐東南方的蘭族和班方。
13、祖乙在位19年
祖乙,生卒年不詳,中丁子,一說為河亶甲子。河亶甲病死后繼位,在位75年,病死,葬于狄泉。祖乙在位時,遷都于邢(又稱耿,今河南省溫縣東)。他幾次出兵平服了蘭夷、班方等國,解除了東南方的夷族對商的威脅,國運(yùn)再度中興。甲骨文中稱他為中宗祖乙,和大乙、太甲合稱為“三示”(意為三位功勛卓著的祖先)。
14、祖辛在位16年
祖辛,生卒年不詳.祖乙子.祖乙死后繼位,在位16年,病死,葬于狄泉。
15、沃甲在位25年
沃甲,生卒年不詳.<世本>作開甲,祖辛弟.祖辛死后繼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狄泉。
16、祖丁在位32年
祖丁,生卒年不詳,祖辛子,沃甲侄.沃甲死后繼位,在位32年,病死,葬于狄泉。
17、南庚在位25年
南庚,生卒年不詳,沃甲子,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繼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狄泉。南庚在位時,商朝國運(yùn)再度衰落,后遷都于奄(今山東省曲阜縣)。
18、陽甲在位7年
陽甲,生卒年不詳.祖丁子,南庚死后繼位.在位7年,病死,葬于狄泉。陽甲在位時,商朝內(nèi)亂不止,奴隸主貴族之間相互殘殺.陽甲已無法控制局面。
19、盤庚在位28年
盤庚,生卒年不詳.祖丁子,陽甲弟.陽甲死后繼位.在位28年,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陽縣小屯莊)。盤庚即位時,商朝經(jīng)過幾代內(nèi)亂,政治腐敗,貴族奢侈,王室內(nèi)爭激烈,階級矛盾尖銳,加上天災(zāi)頻繁,面臨著嚴(yán)重的危機(jī),盤庚為了挽救商王朝的衰亡,決定放棄原來的都城,遷都到荒無的殷,以抑帛貴族的奢侈,緩和階級矛盾,并減經(jīng)些自然災(zāi)害.貴族們竭力反對遷都,盤庚就發(fā)布文告,嚴(yán)厲命令他們服從,遷到殷后.他又以強(qiáng)硬手段制止了貴族們搬回舊都的企圖.<尚書.盤庚>就是他在遷殷前后的的講話記錄.他還提倡節(jié)儉,改良風(fēng)氣,減輕剝削,終于安定了局面.奴隸的血汗勞動,使殷發(fā)展成為一個十分繁榮的都市,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這里,商朝也被稱為殷朝殷商.
盤庚遷殷,再度復(fù)興了商朝,出現(xiàn)了社會、經(jīng)濟(jì)、文化發(fā)展的鼎盛期,成為當(dāng)時世界上的文明大國。
20、小辛在位21年
小辛,在位21年,祖丁子,盤庚弟。商復(fù)衰。
21、小乙在位21年
小乙,在位21年,祖丁子,小辛弟。
22、武丁在位59年
武丁,在位59年,小乙子。武丁是盤庚以后最好的國王,政治改善,商朝復(fù)興,他年幼時,曾到民間生活了一段時間,深知民眾的艱難。他即位以后,勵精圖治,決意振興大業(yè)。他四出征伐,對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國進(jìn)行征討,戰(zhàn)爭的規(guī)模不小,往往動用數(shù)千兵力,最大的一次發(fā)兵一萬三千人。在這些征戰(zhàn)中,商王征服了許多小國,擴(kuò)大了領(lǐng)土,也捉獲了大量俘虜。當(dāng)時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的青銅業(yè),有了突破性進(jìn)展,此外,在紡織、醫(yī)學(xué)、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
23、祖庚
祖庚,在位7年,武丁子。
24、祖甲
祖甲,在位33年,武丁子,祖庚弟。
25、廩辛
廩辛,在位6年,祖甲子。
26、庚丁
庚丁,在位6年,祖甲子,廩辛弟。
27、武乙
武乙,在位4年,庚丁的兒子。他在位4年被雷電擊死。
28、太丁
太丁,在位3年,武乙子。他在位時,周侯季歷(姬昌的父親)聲威較鎮(zhèn),太丁忌憚,殺之。
29、帝乙
帝乙,在位37年,太丁子。帝乙時,商朝更加衰弱。以和親的方式與姬昌媾和。
30、商紂
商紂,在位33年,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紂相同,帝乙子。商紂為人聰穎,膂力過人。曾大舉攻伐東夷,取得勝利,為中原文化的傳播有一定的貢獻(xiàn)。但商紂為人殘暴,且好色無比。寵幸妲己,酷刑于民,大修宮舍,民不聊生。而此時西方周逐漸強(qiáng)大,終于滅商。紂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紂與夏桀也成為了暴君的代名詞——“桀紂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