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人物歷史評價
大禹姓姒(si四),名文命,古涂山氏國(今安徽懷遠)人,因治水有功,后人稱他為大禹,也就是偉大的禹的意思。后來,大禹的兒子啟創建了我國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因此,后人也稱他為夏禹。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禹人物歷史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大禹人物歷史評價
夏禹是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歷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于治理洪水,發展國家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夏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社會代替野蠻社會,推動了中國帝王歷史沿革發展。
司馬遷:堯遭鴻水,黎人阻饑。禹勤溝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載,動履四時。娶妻有日,過門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錫茲。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鯀禹治水)是古代的漢族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他是黃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于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于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文獻記載
《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島。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涂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涂山氏往,見禹方坐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方生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
《史記·夏本紀》“予娶涂山”,“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司馬貞索隱:“《系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媧’,是禹娶涂山氏號女媧也。”亦稱“ 女嬌”、“ 女趫”。
《尚書·虞書·益稷》篇云:“予創若時,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不入。”
《呂氏春秋》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
《華陽國志·巴志》:“ 禹娶于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啟呱呱啼不及視,三過其門而不入室,務在救時,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廟銘存焉。”
《莊子·天下篇》:“昔者,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尚書》所述的,是禹娶涂山氏之女為妻,新婚僅三四天,便出發治水,兒子夏啟呱呱墮地,他沒有見過一面。孟子說,“禹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史記》中所載,是“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都表示出大禹在治水中表現的艱苦卓絕的作風,和間在外治水,無暇顧及家庭,顧及兒女私情。
看了“大禹人物歷史評價”還想看:
1.大禹是怎么出生的
2.夏朝皇帝大禹的簡介
3.夏朝歷史人物故事
4.大禹的經典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