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人物伏羲簡介
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是目前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上古人物介紹伏羲,歡迎大家閱讀:
上古人物伏羲簡介
伏羲生平經歷
神秘出生
上古時代,華胥國有個叫“華胥氏”的姑娘,到一個叫雷澤的地方去游玩,偶爾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腳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懷孕十二年后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有蛇的身體人的腦袋,取名為伏羲。 伏羲生日為農歷三月十八日。中原地區有在農歷三月十八日祭祀伏羲的風俗。
注:伏羲女媧最早出現于先秦文獻,華胥氏是后世文獻才出現的,因此伏羲女媧是否是華胥氏兒女目前學術界尚存爭議,一般認為華胥氏兒女的“伏羲女媧”人屬性高于神屬性,而楚帛書中伏羲女媧為創世神,是最早誕生的生靈,與華胥氏和雷神毫無關系。
人文始祖
伏羲有神圣之德,團結統一了華夏各個部落,定都在陳地,封禪泰
山。伏羲取蟒蛇的身,鱷魚的頭,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腿,蒼鷹的爪,白鯊的尾,長須鯨的須,創立了中華民族的圖騰龍,龍的傳人由此而來。
伏羲仰觀天上的云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閃,看地上會刮大風、起大霧又觀察飛鳥走獸,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造了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制成網,用于捕魚打獵。他還創造了文字替代在繩子上打結的記事方法。
伏羲制定了人類的嫁娶制度,實行男女對偶制,用鹿皮為聘禮。并以所養動物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職為姓,以防止亂婚和近親結婚,使中華姓氏自此起源,綿延至今。
伏羲主要成就
從歷代典籍的記載看,伏羲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立八卦,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蘊含的“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原點。
二、教民作網用于漁獵,提高了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
三、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
四、始造文字,用于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形式。
五、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
六、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后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鑒。
七、根據《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的記載可以伏羲女媧之時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蕪,于是伏羲娶女媧,生子四,命名萬物。
伏羲人物評價
“三皇五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即已確立。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蹲髠鳌?、《管子》、《周易》、《莊子》、《國語》等先秦典籍都有關于伏羲的記述,在正史中,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歷史地位。近一個世紀以來,隨著考古和對遠古各部族研究的進展,學界對中華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認識。一般認為,中華民族早期血脈來自于華夏、東夷、苗蠻三大族群,到秦漢之際形成為中華民族的主體血脈。炎帝和黃帝是華夏族的代表,伏羲是各族共同尊奉的先祖。在當代社會,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仍然保留著伏羲創世神話和祭祀伏羲的習俗。伏羲作為“有大智”的思考者和發明創造者,作為各民族團結協作、尋求生存與發展的歷史象征,對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伏羲社會地位
自古以來三皇五帝就受到歷代帝王的尊敬與祭祀,作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是有大智的思考者和發明創造者,作為各民族團結協作、尋求生存與發展的歷史象征,對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直到今天,伏羲女媧以及炎黃二帝依舊是國家正經提出要祭祀的人文始祖,他們是華夏兒女共同的父親母親,2008年太昊陵也以單日82萬的游客記錄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全球第一廟會。而每年國家都會派遣官員與兩岸三地華夏兒女共同參加祭祖大會(公祭先祖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