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人物懼留孫簡介
懼留孫,元始天尊門下,為道教“十二金仙”之一,古代傳說中的神仙。也稱懼留真人。他的道場在夾龍山飛云洞。下面是上古人物懼留孫簡介。
懼留孫的主要弟子: 土行孫。法寶: 捆仙繩等。懼留孫懼留孫的捆仙繩很是厲害,還有,有一個(gè)挺厲害的徒弟土行孫不早些派下山,讓他偷跑下山給姜元帥帶來多大的麻煩啊,要不是可愛的 楊戩,差不點(diǎn)要了 武王的頭給 鄧嬋玉當(dāng)聘禮,單憑這一點(diǎn)懼留孫道兄就該紀(jì)律處分(他與 廣成子和 赤精子性質(zhì)不同),丟了捆仙繩不快算算找找,等楊戩一問驚惶失措才下山找徒弟,又被 姜子牙不依不饒的非要?dú)⑼列袑O不可,懼留孫費(fèi)了好大口舌才救了這不肖弟子,這種情況還有一次,就是土行孫私自去偷余元的 坐騎,懼留孫奉元始天尊的命去救差點(diǎn)被烤熟了的徒弟,姜子牙又大怒要砍了土兄的頭示眾,懼留孫又費(fèi)了番口水,后來二次收了余元。
佛名
懼留孫是燃燈道人之徒弟,后來入了釋成佛,即為彌勒菩薩(“大肚”彌勒佛),也稱懼留孫佛。
拘留孫佛(Krakucchanda),又作拘留孫佛、鳩樓孫佛、拘留秦、迦羅鳩餐陀等。姓迦葉,出生于婆羅門家庭。一日于利沙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過去七佛的第四位。壽命十四小劫(八十小劫為一大劫,一大劫為13億4千萬年)。
中國古代小說封神演義中稱其為道人俱留孫,為土行孫之師。
佛名號(hào),出自《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卷中稱佛名號(hào)品第九:...又于過去有佛出世,號(hào)拘留孫佛。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志心瞻禮或復(fù)贊嘆,是人于賢劫千佛會(huì)中,為大梵王,得授上記。...
據(jù)《長阿含經(jīng)》卷一記載,在賢劫中人壽四萬歲時(shí),拘留孫佛出現(xiàn)于世,為婆羅門種姓,姓為迦葉。父名為記得,母名為善枝,子名為上勝。時(shí)國王名為安和,王城名為安生城。
他在尸利沙樹下成道,曾有一會(huì)說法,度化弟子四萬。上首弟子有薩尼、毗樓等,執(zhí)事弟子名為善覺。
在《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十《念七佛品》中說:“拘留孫佛亦放光明住行者前,其佛身長二十五由旬,圓光三十二旬,通身光五十旬,相好具足如紫金山。見此佛者,常生凈國,不處胞胎,臨命終時(shí),諸佛世尊必來迎接。”
關(guān)于拘留孫佛的遺跡,據(jù)《高僧法顯傳》所載,舍衛(wèi)城東南十二旬的那毗伽邑為拘樓秦佛所生之處,父子相見處,也都立有佛塔。
相關(guān)人物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歷代神仙通鑒》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雖然高,但出現(xiàn)卻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無“元始天尊”的說法,《太平經(jīng)》《想爾注》等均無記載。其他文獻(xiàn)也無相關(guān)記載。
鄧嬋玉,《封神演義》中的人物,封神榜上有名,乃為“六合星君”之位。鄧嬋玉貌美如花,性格剛烈,武功一般,但是善使五色飛石,可惜此暗器也沒有什么威力。后被土行孫活捉,最初不堪土行孫苦苦追求,終于在姜子牙的撮合下,委身下嫁于土行孫,并勸其父鄧九公率軍歸周。最后在攻打澠池縣時(shí),被高蘭英殺死。
土行孫為《封神演義》中的人物。他的身材矮小,以棍子為武器,擅長地下行走之術(shù),為姜子牙統(tǒng)率的西岐大軍立下很多功勞。每到緊急時(shí)刻,土行孫總能出人意料地遁地而行,令人拍案叫絕。土行孫是懼留孫的徒弟,聽從申公豹的勸說,偷了懼留孫的仙丹和捆仙繩,下山幫助鄧九公對抗西歧,并喜歡上鄧九公的女兒鄧嬋玉。有次他欲以地行術(shù)潛入西歧行刺姬發(fā),被姜子牙算出。楊戩上夾龍山見懼留孫,懼留孫算出土行孫跟鄧嬋玉有姻緣,姜子牙派散宜生去說媒,最后土行孫不僅歸順西歧,也如愿娶了鄧嬋玉,鄧九公因舍不得女兒也投降西歧。土行孫身上的優(yōu)點(diǎn)并不多,但有一條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哪個(gè)方面行、哪個(gè)方面不行,他的心里都跟明鏡兒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