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時期名將賀婁子干簡介
編者按:隋開皇四年(584年),吐谷渾再次騷擾隋邊,西部邊鎮(zhèn)深受其害。隋文帝命賀婁子干出兵反擊。四月,賀婁子干率河西5州(涼、甘、瓜、鄯、廓)兵深入吐谷渾境內(nèi)反擊,殺其男女萬余口,二旬而還。
隋朝時期名將賀婁子干簡介
賀婁子干(534—593年8月16日),字萬壽,本是代(今河北蔚縣)人,后南遷,世居關(guān)右(今甘肅潼關(guān)),隋朝名將。賀婁子干的祖父賀婁道成曾任北魏侍中、太子太傅,父賀婁景賢官至右衛(wèi)大。賀婁子干少以驍武知名。北周武帝時,累遷小司水,因勤勞封為思安縣子,不久授使持節(jié)、儀同大。大象初年,領(lǐng)軍器監(jiān),不久任秦州刺史,進爵為伯。
賀婁子干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北周宣帝宇文贊病死。周靜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楊堅專政。六月,相州(今河北省臨漳西南鄴鎮(zhèn))總管尉遲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恐楊堅專權(quán)對北周不利,公開起兵反對楊堅。賀婁子干與宇文司錄跟隨上柱國韋孝寬奉旨前去討伐。七月末,韋孝寬率大軍自洛陽進駐河陽(今河南孟縣南)。尉遲迥軍正圍攻懷州(治野王,今河南沁陽),賀婁子干和宇文述等將其擊破,遂率軍東進至永橋鎮(zhèn)東南。楊堅聞訊大悅,親筆手書:“逆賊尉迥,敢遣蟻眾,作寇懷州。公受命誅討,應(yīng)機蕩滌,聞以嗟贊,不易可言。丈夫富貴之秋,正在今日,善建功名,以副朝望也”(《隋書·賀婁子干列傳》)。此后,賀婁子干每戰(zhàn)必身先士卒。攻鄴城(今河南安陽)時,賀婁子干與崔弘度率部首先登城,破城而入,尉遲迥被迫自殺。平叛結(jié)束后,賀婁子干進位上開府,封武川縣公,食邑三千戶,又封其子賀婁皎為思安縣伯。
隋開皇四年(584年),吐谷渾再次騷擾隋邊,西部邊鎮(zhèn)深受其害。隋文帝命賀婁子干出兵反擊。四月,賀婁子干率河西5州(涼、甘、瓜、鄯、廓)兵深入吐谷渾境內(nèi)反擊,殺其男女萬余口,二旬而還。
隋文帝見隴西屢受外族寇掠,甚患之。西部邊塞的居民沒有依村而居的習(xí)慣,隋文帝令賀婁子干將居民集中到一塊兒,建立村塢,作為防御的堡壘,開墾荒地種植農(nóng)作物,以備不測。賀婁子干認(rèn)為不妥,上書說:“比者兇寇侵?jǐn)_,蕩滅之期,匪朝伊夕。伏愿圣慮,勿以為懷。今臣在此,觀機而作,不得準(zhǔn)詔行事。且隴西、河右,土?xí)缑裣。吘澄磳帲豢蓮V為田種。比見屯田之所,獲少費多,虛役人功,卒逢踐暴。屯田疏遠者,請皆廢省。但隴右之民以畜牧為事,若更屯聚,彌不獲安。只可嚴(yán)謹(jǐn)斥候,豈容集人聚畜。請要路之所,加其防守。但使鎮(zhèn)戍連接,烽候相望,民雖散居,必謂無慮”(《隋書·賀婁子干列傳》)。隋文帝納其言。不久,敵軍再次入境搔擾,賀婁子干率兵抵御,敵軍聞后倉惶逃遁。
隋文帝知道賀婁子干熟知邊塞戰(zhàn)事,在同月授他榆關(guān)總管十鎮(zhèn)的軍務(wù),年底,又封為方州刺史,甚為敵軍所憚。數(shù)年后,突厥雍虞派使節(jié)前來請降,并獻上大批的羊馬以示誠心。隋文帝以賀婁子干為行軍總管,出西北道前去接應(yīng)。事畢,賀婁子干拜云州總管,隋文帝還將突厥所獻的馬百匹、羊千口賜給賀婁子干,并下書說:“自公守北門,風(fēng)塵不警。突厥所獻,還以賜公”(《隋書·賀婁子干列傳》)。
不久,賀婁子干的母親去逝,他因故離職,但隋文帝以榆關(guān)(今河北秦皇島市)重鎮(zhèn),非他不可,不久便重新起用賀婁子干。
隋開皇十三年七月十四(公元593年8月16日,《隋書·賀婁子干列傳》記載為開皇十四年,而《隋書·高祖紀(jì)》記載為開皇十三年七月十四,而《北史》、《資治通鑒》均無記載,這里以《高祖紀(jì)》為準(zhǔn)),賀婁子干因病卒于任上,時年六十歲。隋文帝為此傷心良久,賻縑千匹,米麥千斛,贈懷、魏等四州刺史,謚曰懷。其子賀婁善柱嗣,后官至黔安太守。
人物評價:
賀婁子干西涉青海,北臨玄塞,胡夷懾憚,烽候無警,堪稱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