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陽的歷史評價
王重陽的修行思想以道教為主,但同時容納儒、佛兩教。他在對待三教的關系上持開放寬容的態度,認為三教有互相交融兼攝之處。1170年,王重陽病逝,葬在西安鄠邑區祖庵鎮。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王重陽的歷史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王重陽的歷史評價
商挺《題甘河遇仙宮》:“重陽起全真,高視乃闊步,矯矯英雄姿,乘時或割據。”
《全真教祖碑》:“山間樵蘇者歡呼作禮,遠近服其神變。”
《少室山房筆叢正集》:“王害風王重陽蹤跡詭異若病風者人以名之。”
《峴泉集》:“所謂南北二振;其全真所宗金王重陽氏,南振財張紫陽氏。張之書多文而隱,王之書皆直而約?張氏之傳必內外合而后成,王氏則修內而已矣。然其授受之奧,必學者力究焉,有非書之可盡也。”
《體真山人真訣語錄》:“工夫真要到瘋之地步,方是大成了當。故有古來仙家裝瘋之王重陽稱為王害瘋之類。師曰:要做到地上打得滾,爬起來就吃飯,終日不知不識,混混沌沌,就到了家也。無事只學呆子,做靜功,即把神放在外邊,不著色身,即有益處也。”
《六研齋筆記》:“重陽未化前十日謂馬丹陽曰學道無他在養氣而已心液下降腎氣上騰至于脾元氤氳不散則丹聚矣若肝與肺徃來之路也習靜至久當自知之竹懶曰余讀數百卷丹經要語不越于此 。”
《甘水仙源錄》:“幸鍾呂而下降及近代全真之教興,有王重陽者出,化馬、譚、丘、劉於海上,相從往返束西二都,仙跡顯著,而后遠近。”
《弇州續稿》:“自我教主東華帝君得統于太上而傳之鍾離正陽正陽傳之呂純陽純陽傳之劉海蟾凡三真人而后為我王重陽重陽真人之有全真也。”
《天樂集》:“又,王重陽系鐘呂二祖嫡傳,為北真之首,著《全真集》,以“活死人”三字為引,作詩數百首,吾抄十首,足下可細細參悟。”
王重陽的成名絕技
在第一次華山論劍時,王重陽力敵南帝北丐和東邪西毒,奪得了引發江湖紛爭的《九陰真經》,并將《九陰真經》的內容完全領悟,與自身武功融會貫通,王重陽的武學造詣更進一層。
王重陽舊病復發后,擔心自己死后無人克制西毒歐陽鋒,就與南帝段智興交流切磋,將段氏祖傳的一陽指與王重陽的先天功融為一體,使一陽指效力倍增。隨后王重陽詐死,歐陽鋒前來搶奪《九陰真經》,王重陽趁機以一陽指廢除了歐陽鋒的蛤蟆功,王重陽因此聲名大噪,所以王重陽的成名絕技是一陽指。
王重陽的徒弟
王重陽是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的創立者,后被尊為道教的重陽開化輔極帝君與北五祖之一。他有七位著名的弟子,在道教歷史上稱為北七真。真七子為道教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的七位嫡傳弟子。即馬鈺(丹陽子)、丘處機(長春子)、譚處端(長真子)、王處一(玉陽子)、郝大通(廣寧子)、劉處玄(長生子)和馬鈺之妻孫不二(清靜散人)。
王重陽怎么死的
后來王重陽假裝病死,引來歐陽鋒前來搶奪《九陰真經》,王重陽突然從棺材躍出,以一陽指破掉了歐陽鋒的蛤蟆功,使得歐陽鋒退回西域。王重陽也在此之后逝去。
金大定十年(1170年),王重陽病逝于還鄉途中,葬于西安鄠邑區祖庵鎮。
看了“王重陽的歷史評價”還想看:
1.關于黃帝的評價
2.中國茶道歷史介紹
3.歷史名人李商隱簡介
4.茶道發展歷史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