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為什么會滅亡
后蜀是五代十國中的一個政權,934年后蜀建立,965年孟昶向宋朝投降,后蜀滅亡,前后僅二帝。那么我們不僅探究后蜀為什么會滅亡呢?誰又該為它的滅亡負責?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后蜀為什么會滅亡,歡迎大家閱讀。
后蜀為什么滅亡
孟昶與前蜀王衍不同,并不是宋人所說的昏庸之主。他幼年即位,不能親政,將相大臣多為孟知祥的故人,驕橫不法,奪人田宅,窮奢極欲,視孟昶如無物。孟昶要想整頓政治,必須首先鏟除這些元老勛臣。經過激烈的斗爭,孟昶終于如愿以償,鏟除了這些舊臣,開始了親政。
后晉末年,契丹攻入汴梁,四處燒殺搶掠,引起了中原人民的反抗,中原陷入一片混亂。此時南唐由于在伐閩戰(zhàn)爭中實力受到極大削弱,無力北伐,而后蜀雖然實力未損,卻絲毫也沒有奪取中原的雄心,只能貪圖眼前一些小利。
后蜀廣政十七年(947年)十月,原后晉晉昌節(jié)度使趙匡贊向后蜀請降,并請求出兵終南山以接應。后蜀根本沒有進圖關中的思想準備,所以沒有及時反應。兩個月后,形勢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后蜀才有所行動,派兵接應長安方向的趙匡贊。這時劉知遠已經稱帝,建立了后漢王朝,豈能允許關中落入他人之手。在后漢軍隊的打擊下,后蜀軍隊敗退大散關,損兵折將,而未獲尺寸土地。此后,后漢鎮(zhèn)守關中的大將李守貞、趙思綰相繼叛亂,并請求歸降后蜀,由于蜀將畏縮不前,喪失戰(zhàn)機,這些叛亂相繼被平定,后蜀一事無成,仍舊龜縮于兩川之地。待到北宋建立之后,全國統一的形勢更加成熟,后蜀的滅亡遂不可避免了。
后蜀廣政二十八年(965年),北宋大將王全斌率大軍攻入蜀中,孟昶率眾投降。宋軍從出兵到滅亡后蜀,前后不過六十六天時間,可見后蜀是如何的不堪一擊。
后蜀從公元925年孟知祥任西川節(jié)度使算起,至此滅亡,共歷二主,四十年時間,如從其稱帝算起,則三十年時間。
后蜀滅亡誰的責任
在中國古代,一個朝代或者一個割據政權的滅亡,總得有一個擔責者,不公平的是,承擔責任的往往是政權之外的女性,例如商朝的妲己。不過,也有女性勇敢地站出來,面對帝王,為自己辯護。后蜀國主孟昶的貴妃花蕊夫人徐氏(一說是費氏)就是這么一位女性。
公元965年,后蜀政權被宋朝所滅,花蕊夫人被送到開封,宋太祖聽說她有文采,就命她做詩。花蕊夫人沒有搖尾乞憐,而是理直氣壯地挑明后蜀亡國的責任:當成都城頭向宋兵樹起降旗時,我作為一介婦人,沒有任何軍事指揮權和行政權,身處深宮又哪里可以得知呢?十四萬人的武裝部隊,沒有一個人進行抵抗,他們哪里是什么保家衛(wèi)國的男兒漢。
花蕊夫人過去擅長香艷的宮詞,但面臨亡國的慘痛現實,文風也跟著變得犀利蒼勁,連宋太祖都不得不服。
文學是跟著時代氛圍走的。亡國的慘痛,更令文學升華,稍后的李煜更能說明這一點。
看了“后蜀為什么會滅亡”還想看:
1.五代十國后蜀歷史
2.腹背受敵開頭的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