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后梁的歷史
后梁(907~923年)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907年,梁王朱全忠(朱溫)篡唐稱帝,國號“大梁”,建都開封,史稱后梁,唐朝正式宣告滅亡,中國歷史進入紛亂的五代十國時期。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五代十國后梁的歷史。
五代十國后梁的歷史:梁朝開國
朱全忠原為唐僖宗在位時代爆發的黃巢之亂將領,原名朱溫。降唐后賜名全忠,任宣武軍節度使,據汴州(今河南開封),漸漸成為唐末最強大的藩鎮,并受封為梁王。天祐元年(904年)閏四月,自西京長安劫持唐昭宗李曄至東都洛陽,又于八月加害,并另立年僅13歲的李祝為帝,即唐哀帝。
唐天祐四年四月十八日(907年6月1日),朱全忠改號大梁,建元開平,史稱朱梁,是為梁太祖。梁朝疆土是中原五個王朝中最小的一個,轄地僅今河南、山東兩省,陜西、湖北大部,河北、寧夏、山西、江蘇、安徽等省的一部。
朱溫篡唐后,很多原唐朝的藩鎮均不承認梁朝,仍用唐朝年號。同年(907年),蜀王王建也稱帝,建立了蜀國。當時有些割據勢力表示歸順梁,朱溫遂晉封割據湖南的馬殷為楚王,占據兩浙的錢镠為吳越王,據有廣東一帶的劉隱為大彭王,占有福建的王審知為閩王。并封河北三鎮的鎮州王镕為趙王,定州王處直為北平王,909年又封幽州的劉守光為燕王,后劉守光稱帝,史稱桀燕。加上淮南的吳國,鳳翔的岐國,河東的晉國,連同后梁,十多個割據勢力并存。
五代十國后梁的歷史:梁晉爭霸
由于在唐末以來梁王朱溫便與晉王李克用有恩怨,所以自建國起,梁與晉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持續戰斗,直至亡國。梁朝建立后發兵8萬,打算收復被李克用占據的潞州,但圍攻半年不下。次年(908年)初李克用病死,李存勖繼為晉王,親率晉軍為潞州解圍,大獲全勝。
梁太祖疑功臣,迫使鎮州(今河北正定)的趙王王镕和定州(今屬河北)北平王王處直,于開平四年(910年)起兵反梁,與晉國結盟,并向晉王求援。乾化元年(911年)初,李存勖率晉軍以及鎮、定聯軍擊梁軍于柏鄉(今屬河北),經過一日激戰后,梁軍大敗。晉軍追擊150余里,直至邢州(今河北邢臺),又連克澶州(今河南濮陽)、新鄉(今屬河南)等地。梁太祖亦親自率軍前往洛陽設防。柏鄉之戰梁軍主力受損,梁處于劣勢。
次年(912年),梁太祖趁晉攻燕,帶病親率軍北上,號稱50萬大軍。晝夜兼行,至下博(今河北深州),率軍5萬轉攻蓨縣(今景縣)。其時晉軍主力北攻幽州,南方空虛,晉在趙州(今河北趙縣)的駐守軍以小部隊騷擾梁軍,又派數百騎兵偽裝梁軍,趁夜襲了梁太祖營寨,外加被晉軍釋放的梁軍士兵,歸來后傳言晉王李存勖親率大軍來攻,梁太祖驚惶失措,遂燒營夜遁。
五代十國后梁的歷史:梁朝內亂
乾化二年(912年)五月,梁太祖退至洛陽,病入膏肓,同年六月,為第三子朱友圭所殺。次年,朱友圭又為禁軍所殺,梁太祖四子朱友貞遂繼位,是為梁末帝。后梁內亂相繼,只有大將楊師厚率軍與晉、趙周旋于河北。
貞明元年(915年)春,楊師厚死,梁朝廷密謀把楊師厚的領地一分為二,魏州(今河北大名縣東北)軍士叛降于晉,晉王李存勖乃親征出兵太行黃澤嶺(今山西左權東南),又襲德州(今屬山東)、澶州,梁軍連戰皆敗。次年春,梁末帝命王檀率軍3萬北上,直奔太原,企圖襲取晉軍基地,但為守城軍擊敗。
貞明四年(918年)八月,晉王李存勖舉兵魏州南下,想要滅梁,與梁軍相持于濮州一帶。十二月下旬,晉軍至胡柳陂(今濮陽西南),賀瑰率梁軍跟蹤而至,兩軍激戰,梁軍騎軍王彥章敗,西逃時沖散了晉軍的西線部隊,晉名將周德威戰死。晉將李嗣昭、王建及率騎兵沖擊梁步兵,梁軍慘敗,傷亡近3萬。但晉軍也因此戰元氣大傷,梁晉戰爭沉寂了一段時期。
龍德元年(921年)春,晉王李存勖正擬稱帝之際,鎮州王镕為部下張文禮所殺。張文禮勾結后梁與契丹。晉軍進圍鎮州時,梁軍襲擊晉軍,卻反為晉軍所敗,死傷2萬多人。
五代十國后梁的歷史:大梁滅亡
龍德三年(923年),晉王李存勖稱帝,國號大唐,是為莊宗,史稱后唐。后梁龍德三年、后唐同光元年(923年)閏四月末,后唐乘后梁西攻澤州(今山西晉城),派大將李嗣源率騎5000襲鄆州(今山東東平),次日清晨占之。后梁啟用王彥章為帥,段凝為副帥,調集精兵10萬北討后唐。唐莊宗親自率軍與梁軍苦戰于楊劉(今東阿)。后王彥章兵敗中都縣(今山東汶上)被俘斬。923年11月19日唐軍達開封城下,開封隨即降唐,梁亡。梁末帝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