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周昭王姬瑕
編者按:周昭王為維護周王朝作為天下共主的權威和周王朝既定的政治秩序,先后兩次發動對楚國的征伐。
西周周昭王姬瑕
周昭王姬瑕簡介,西周第四代國王。周康王之子?!妒酚洝贩Q他為昭王,西周青銅器銘文多稱他為卲王。昭王欲繼承成康事業,繼續擴大周的疆域,從昭王十六年開始,親率大軍南征荊楚,經由唐(今湖北隨州西北)、厲(今湖北隨州北)、曾(今湖北隨州)、夔(今湖北秭歸東),直至江漢地區,大獲財寶,鑄器銘功。昭王十九年,他親自統帥六師軍隊南攻楚國,全軍覆沒,昭王死于漢水之濱。南征的失敗,不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也是楚國強大到足以與周王朝抗衡的一個標志。
人物簡介
姬瑕(公元前?-公元前977年),即周昭王,中國周朝第四代王。漢族,鎬京(今陜西長安縣境)人。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昭王欲繼承成康事業,繼續擴大周的疆域,從昭王十六年開始,親率大軍南征荊楚,經由唐(今湖北隨州西北)、厲(今湖北隨州北)、曾(今湖北隨州)、夔(今湖北秭歸東),直至江漢地區,大獲財寶,鑄器銘功。昭王十九年,他親自統帥六師軍隊南攻楚國,全軍覆沒,昭王死于漢水之濱。南征的失敗,不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也是楚國強大到足以與周王朝抗衡的一個標志,后來楚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雄踞南方,問鼎周疆。
南征楚國
楚國是周朝的諸侯國,楚國的先祖鬻熊侍奉周文王,并參加滅商戰爭。周成王舉行“岐陽之搜”時,楚君熊繹也前來參加。在西周早期,周、楚的關系還比較融洽。不過當時楚國實力不足,還沒有資格參加諸侯的正式會議,只能與鮮卑等蠻夷一起看守“燎祭”的火堆。在周朝建立的政治體系中,楚國只相當于一個子男之國,地位很低。但此后,楚國在南方迅速發展,很快發展成為一個很有影響力的諸侯國,楚國對周王朝的號令開始不認真遵守,周昭王為維護周王朝作為天下共主的權威和周王朝既定的政治秩序,先后兩次發動對楚國的征伐。
第一次南征發生在周昭王十六年,周昭王親自率領大軍渡過漢水,繳獲大批戰利品,但是并沒有徹底壓服楚國。
第二次南征發生在周昭王十九年,第二次南征卻使周人遭到重大損失,特別是周昭王在北還的途中,淹死在漢水中,但后來的種種跡象表明,此次南征,周王朝還是達到壓服楚國,穩定周王朝南部局勢的目的。因為在周穆王即位后,沒有對楚國進行報復性的征伐。周穆王一生對東方、東南方、西方、西北方都發動大規模戰爭,唯獨沒有向楚國進攻,顯然不是由于楚國力量過于強大使得周穆王不敢南征,而應是周王朝對南方的拓展,已由周昭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