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孫皓的歷史趣聞
為什么說孫皓是三國時最愛殺人的皇帝?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三國孫皓的歷史趣聞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三國孫皓的歷史趣聞:
三國末期,有一位皇帝十分荒淫無道,最后導致了國家的滅亡。他就是吳國的最后一位皇帝——孫皓。孫皓,是吳國一代明君孫權的孫子,在孫休死了之后,便由他當了國君。當孫休還是國君的時候,他將藩國賜給了孫皓,并且讓孫皓當了烏程侯。當時有一個西湖人士名叫景養,在給孫皓看了面相之后,便告訴孫皓,他十分有前途,今后大富大貴,不可估量。孫皓聽了他的話,非常開心,可是因為當時他還只是一個臣子,所以這番話如果被別人聽見,恐怕是要被殺頭的,所以孫皓也不敢聲張。
孫休死的時候,晉國剛剛將蜀國滅掉,朝中的左典軍萬跟孫皓的關系非常好,于是便在朝中重臣中多次聽到孫皓,并且大肆地贊揚孫皓才識淵博,明事理。吳國當時的丞相和左兩個人商量了一下,認為如今蜀國已經滅亡,國家正面臨著許多的危機,而且太子年幼,恐怕很難決斷國家大事,保衛吳國,所以他們便商量立孫皓為吳國的君王,兩人一拍即合,于是便來到了皇后的面前,勸皇后將孫皓認作是自己的孩子,皇后只是一個弱女子,也沒有主意,于是便同意了。在孫皓二十三歲的時候,當上了吳國的國君,眾人將孫皓迎回吳國的都城,并且將他立為吳主。一開始,孫皓還是十分賢明的,他下令開放國家的糧倉,用來接濟貧困的人,并且將宮中豢養的所有動物都放歸與自然,所以當時所有的大臣都認為孫皓是一位明君。可是令眾人沒有想到的是,沒過多久,孫皓內心的本性便都展露了出來。
本來,孫皓是要將孫休的皇后立為太后的,而且眾位大臣也都已經準備將太后的璽綬送到宮中。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孫皓竟然將朱皇后貶為了景皇后,并且立他的父親為文皇帝。并且將他的母親封為了吳國的太后,還將那個原本應該當吳國的國君的太子趕出了京城,將他貶到了藩國,讓他當了個豫章王,并且還冊立了皇后。這些事情,已經是讓朝中的大臣頗有微詞,可是孫皓并沒有收斂他的本性,反而是變本加厲,完完全全地將他的本性暴露了出來。孫皓每天不理朝政,日日笙歌,每日都喝得大醉,朝中的大臣都對孫皓徹底失望了,當時力推孫皓為國君的那些人,也看不下去了,于是在私下里也說了許多后悔將孫皓立為國君的話,被孫浩知道了以后,便不念舊情,直接殺了他們。
不僅如此,孫皓還殺害了原先的朱皇后,并且將她的葬禮安排在了一個十分破舊的小屋中,孫皓對外說朱皇后是生病死的,可是大臣們都知道,朱皇后并不是因為生病去世的,心中十分悲痛。不僅如此,孫皓還將吳國的故主孫休的幾個孩子送出了京城,但是在卻暗中派出了軍隊,殺死了年長的兩個孩子。而且孫皓還叫州郡的太守選出有些姿色的女子,送到宮中,供他行樂。朝中大臣的女兒也是一樣,到了十五六歲的年紀,必須讓他親自看過,他所立的皇后,在后宮中也是毫無威信可言。
幾個受孫皓寵愛的妃子,指使下人在街上搶東西。陳聲作為絲十中郎將,自然是負責處理這類事情的,他以前沒得到過孫皓的寵信,所以便將那些下人都抓了起來,按照吳國的法律將他們依法處置了。于是那些妃子都像孫皓告狀,孫皓絲毫不念及舊情,將陳聲抓了起來,然后用燒的通紅的鋸子將他的頭鋸了下來,并且將他的尸體扔到了四望臺的下面。
孫皓十分喜愛殺人,稍有看不順眼的,便將他們抓起來,百般折磨。當時孫皓聽信了一個從蜀地回來的人的話,認為只有北上,才能一統天下。所以孫皓立即將自己的母親,妻子以及孩子,還有后宮幾千人,離開京城,趕往洛陽。但是半路上遇到了一場大雪,道路都被損壞了,不能夠通行,因為寒冷而死去的人數不勝數。士兵紛紛抱怨起來,孫皓這才放棄了要去洛陽的想法。
吳國許多的忠臣都被殺了,奸臣當道,所以朝政一片腐敗。孫皓喜歡喝酒,于是便叫眾大臣一起喝,如果有誰不想喝,或者是酒力不行倒下了,就要被殺頭。孫皓還在國內大興土木,建造了許多許多豪華的宮殿,并且還讓士兵來干那些重活。
孫皓最后殺人上癮,他把宮外的水引到宮中供自己殺人之用,那些后妃、還有宮女、甚至是內侍一旦有他不合心意的就立刻殺了扔進水里漂走,或者剝去面皮,挖鑿眼睛成窟窿。
孫皓的昏庸無道,讓許多將領都感到十分的不安,所以很多人都投降了晉國。后來,晉國出兵攻打吳國,吳國很快就滅亡了,于是孫皓便只能出城投降,后來晉武帝將他封為了歸命侯。
孫皓簡介:
孫皓,公元二六四年至二八0年任吳國皇帝。字元宗,又名彭祖,孫權的孫子,孫和的兒子。在位期間,專橫殘暴,奢侈荒淫無道,不得民心。公元二八○年司馬炎出兵六路攻打吳國,王浚水師到建業時,仿照劉禪的前例,投降稱臣,司馬炎封他為歸命侯,令他在洛陽居住。當了16年皇帝的孫皓于283年在洛陽病死。
雖然前任皇帝孫休已經有兒子,但當時蜀漢剛滅亡,再加上交阯發生叛亂,東吳國內大為震驚,想立一個較年長的君主,在左典軍萬彧向丞相濮陽興、左張布推薦孫皓下,濮陽興和張布說服朱太后讓孫皓繼位,于是作為廢太子孫和的長子孫皓在八月初三被擁立為位帝。孫皓即位后,追謚父親為文皇帝,尊其母何氏為太后。
據《三國志》記載,孫皓初立時,下令撫恤人民,又開倉振貧、減省宮女和放生宮內多余的珍禽異獸,一時被譽為令主。但很快他便變得粗暴驕盈、暴虐治國,又好酒色,從而民心喪盡。另外,他也把擁立自己的家臣殺掉(據說他們后悔擁立孫皓,被他知道而被殺) ,又曾遷都至武昌(今鄂州,非武漢),大興土木。
孫皓即位的次年,曹魏的曹奐“禪讓”,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司馬炎本來打算立刻攻伐東吳,但國內贊成及反對征吳的兩派發生紛爭,使吳國在這段時期得以茍延殘喘。
另據《唐書·五行志》記載:孫皓寶鼎元年,丹陽宣騫的母親年已八十。有一天她在家洗澡,洗著洗著,突然變成了一只黿。她的兒子們趕緊把門窗關上來保護它,又在廳堂里挖個大坑灌上水。黿爬入坑中玩了兩天,就伸著脖子往外望,一看門有個小縫,就跳躍著跑走了。跳進遠處的一個水潭中,再也沒有回來。這與漢靈帝時,黃氏的母親所變化的一樣,是吳國滅亡的前兆。
晉武帝沒有殺孫皓,賜他為歸命侯并閑養到死。《三國志》記載了吳亡后,晉侍中庾峻還特意問起吳國侍中李仁孫皓喜歡割人面、刖人足的事。
據《世說新語·排調》說:“有一次晉武帝在宴會上問孫皓:‘聽說南邊人好作《爾汝歌》,你能作一首么?’孫皓正在飲酒,舉起酒杯對帝說:‘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沒有心肝到這個地步,專制與奴性實際是一件事物的兩面。